遼寧省作協舉辦“網絡文學與新大眾文藝”座談交流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遼寧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10月26日,遼寧省作協舉辦“網絡文學與新大眾文藝”座談交流活動。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監事長、遼寧省作協副主席、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賀紹俊,中華文學基金會監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研究院研究員馬季,山東大學文學院和文化傳播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山東省作協主席黃發有,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河北省網絡作協副主席桫欏,遼寧作協網絡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文學院院長張祖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委員、遼寧省作協副主席、遼寧省網絡作家協會會長月關,以及吳金梅、張維陽、王婉波、驍騎校、清揚婉兮、張永杰、江左辰等評論家、網絡作家、平臺代表、第五屆“金桅桿”獎獲獎作家和媒體記者等30余人參加座談交流。遼寧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人選張恒軍主持活動。
在主題發言環節,何弘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到要“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當前,網文、網劇、網游等文化“新三樣”不僅深受國內大眾的喜愛,也點燃了海外受眾的熱情,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成為互聯網時代一道亮麗的世界文化景觀。“新三樣”中,網絡文學處于基礎地位,它的文本是動態的,賦予新大眾文藝新的內涵,具有大眾互動、共讀的特點,這種新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帶來的。網絡文學是新大眾文藝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為網劇、網游提供了大量IP,構建了其共同的敘事邏輯。網絡文學塑造了文學新的可能、新的形態,是中國文學為世界文學提供的一種中國方案。
賀紹俊認為,網絡文學具有革命性。傳統文學是文字語言靜態式的欣賞,是典型的閱讀,而網絡文學是瀏覽,是動態式的欣賞。時代性是新大眾文藝之新的核心內涵。這個“新”有兩重含義:一方面指新大眾,強調我們要面對新一代的閱讀者、接受者,他們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與網絡文學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擁有全新審美趣味、消費習慣和參與感。另一面指新的大眾文藝,強調高科技對大眾文藝的影響。中國的網絡文學從誕生起就是以大眾文藝的形態出現的,它是新大眾文藝的先鋒部隊,也是其最廣闊的“試驗田”。網絡文學所形成的爽感美學和敘事語法造就了新大眾的審美情趣,網絡文學催生的玄幻、穿越、仙俠等精細化的類型也造就了新大眾以特定需求而組成特定的趣味情景,它是新大眾文藝的龍頭。
在馬季看來,新大眾文藝不是單一門類的單打獨斗,而是種類豐富、形式多樣的系統作戰,主要應該從四個特點上去解讀:一是融合跨界,文學與游戲、動漫等產生關聯,打破了門類界限,網絡文學IP覆蓋多種藝術門類,形成IP聯動;二是大眾主體,區別于創作者主導的傳統文學形式,大眾具有充分選擇權,同一部作品可以選擇不同藝術形式進行閱讀,且IP深度交流,多渠道傳播,更接地氣,形成創作者與大眾共創的邏輯;三是精品化探索,從數量繁榮到質量提升,在大眾喜聞樂見基礎上跳出淺層表達;四是新大眾文藝的價值不能簡單歸納到通俗文學范疇,以網絡文學為代表的新大眾文藝更接近大眾、形式更加靈活,并在傳播上實現了跨媒體、跨國界的重大飛躍。
黃發有認為,新大眾文藝主要包含網絡文藝和素人寫作。網絡文學是復雜的生態系統,是創作者與讀者共創的一種形態,從平臺、算法、用戶、作者的四維框架來考察網絡文學的生產模式,如平臺用推薦機制來影響作者的平臺選擇和敘事方式,讀者通過月票、打賞、評論等方式來參與作者的創作過程,甚至影響作品情節后續發展,使得創作具有多方聯動、協同創作的特征。創作者重視作品的可改編性和多維度價值,兼顧文學、影視、動漫等藝術形式的融合,進一步強化了網絡文學創作多端協同的特性。互動性增強使網絡文學注入了新力量,也拓展了新大眾文藝的發展空間。
在桫欏看來,網絡文學革新了網絡時代的大眾文藝,啟發了新大眾文藝這個概念。網絡文學最先吸引大批網絡原住民在網絡空間開始自己的文學生活,網絡是構成新大眾文藝的基礎條件。網絡文學具備新大眾文藝應有的典型特質,擁有超大規模的讀者基礎、海量的作品生產、持續的市場活力形成的新的生產機制。在這一場景中,傳統文學中的讀者問題被置換成了文藝當中的審美性和大眾性問題。網絡文學具有動態性、大眾寫作、讀者與作者身份融合的特征,動態性的存在使網絡文學形成了活態化的文學場域,蘊含著對文學本體性的追求。
張祖立認為,新大眾文藝盡管誕生發展于網絡,但它具有很強的承繼性、開放性,鏈接著通俗文學、古典文學、大眾文藝、外國現代文學文藝、嚴肅或精英文學,作為新大眾文藝的生力軍,網絡文學不應簡單被視為通俗類文藝,網絡作家要進一步增強主體意識,牽動網絡文藝整體提升水平,擔負更多社會使命。遼寧乃至全國現有的許多主流作家大多熟悉鄉土敘事,在城市書寫方面積累不夠,網絡作家應該以最初的勇猛的原創精神,積極探索和表現這一領域。遼寧新時代“六地”內涵具有極強的現代性和城市性、工業性,這方面書寫遼寧網絡作家應該有所作為。一些網絡作家積極寫現實,這是好事,但所用的表現方法或者呈現的文本特點,接近和相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寫作,這需要總結和反思。
在交流發言環節,與會人員圍繞網絡文學創作要避免主題先行、創新寫作手法、對新大眾文藝內容更加包容、探索扶持政策、網絡文學IP轉化以及與短劇間的關系等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張恒軍在會議總結中指出,本次座談交流氣氛熱烈,效果頗豐,與會專家學者深入探討了網絡文學與新大眾文藝的內在聯系、新大眾文藝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等內容,不僅為遼寧網絡文學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更為新時代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學理支撐。遼寧省作協將引領全省網絡作家創作出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學精品,推動作品轉化為豐富的藝術形式,共同推動新大眾文藝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