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穩長篇小說《青云梯》閱讀分享會在云南建水舉辦
10月25日上午,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作家范穩長篇小說《青云梯》閱讀分享會在百年名園——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朱家花園舉行。活動由中共紅河州委宣傳部、云南人民出版社聯合主辦。中共紅河州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應亥宗,云南人民出版社黨委委員、副社長尚語,新疆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亮程,作者范穩與會。活動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青云梯》責任編輯吳磊主持。分享會旨在通過深度對話,探討《青云梯》背后的創作理念與歷史底蘊,挖掘其文學價值與時代精神,推動文學創作在重大題材與地域文化表達上的創新發展。

分享會現場
《青云梯》是作家范穩的最新長篇小說力作,于2025年9月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與云南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該書歷時三年完成,是范穩繼《水乳大地》后的又一作品,首發于《人民文學》雜志2025年第2、3期連載,入選2023年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扶持項目與“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小說以云南高原百年交通發展史為主線,串聯四代云南人修筑鐵路的歷程,包含百年鐵路史、家族興衰史、地方文化史、邊地革命史四條線索。20世紀初法國殖民者修建的滇越鐵路米軌成為殖民印記,滇南民眾自主修建中國西部首條民營寸軌鐵路彰顯民族精神,21世紀高鐵貫通天塹,新時代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云南鐵路延伸為國際通道。全書45萬字,結構仿若中國太極,通過吳廉膺與陳云鶴兩位同榜舉子的競爭與砥礪,結合“青云梯”與“纏枝蓮”的核心意象,展現地域發展軌跡與家國同構理念。書名也隱喻了云南鐵路如通向未來的天梯及民族精神,通過鐵路變遷呈現“鑿山開路、連通世界”的奮斗主題。
應亥宗在致辭中表示,云南紅河州是多元文化的交匯地,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給養。《青云梯》這部以紅河百年交通發展史為背景的恢宏巨作,既是云南文學的重要收獲,也為紅河文化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穩深耕紅河大地、潛心創作,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優秀作家,希望更多讀者能夠通過這部作品認識紅河、走進紅河。
尚語在致辭中介紹了范穩卓越的文學成就與《青云梯》的出版價值。他表示,這部作品以個碧石鐵路和朱氏家族為線索,用文字搭建起一座跨越世紀的“天梯”,生動詮釋了鐵路作為通往美好希望的深刻寓意。云南人民出版社將以《青云梯》的出版為新起點,繼續推出精品力作,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出版力量。

劉亮程談《青云梯》
特邀嘉賓劉亮程從文學與歷史的關系角度對《青云梯》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范穩的作品能夠將讀者帶入歷史現場。《青云梯》如同一條“通天的梯子”,更似一棵枝葉繁茂的“百年老樹”,其根脈深植于紅河大地,將鐵路史、家族史、地方文化史與紅色革命史巧妙編織,用文學的筆觸為歷史骨架賦予了血肉與經脈,讓一段塵封的歷史重新“活”了過來。

作者范穩進行創作分享
范穩在創作分享中深情回顧了與個碧石鐵路結緣的創作歷程。他談到,十余年前在碧色寨車站的采訪觸動了他,決心用文學再現這條由民族資本修建的鐵路及其背后的人物命運,展現特定歷史時期民族的尊嚴與奮斗。他分享了自己在創作中“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即在尊重歷史大勢的基礎上,通過藝術虛構賦予人物血肉與靈魂,使歷史畫卷更加豐滿動人。
在對話與讀者互動環節,嘉賓們就小說的多線敘事、史實與虛構的平衡、邊地風情描繪、小說散文化與散文小說化等展開了深入探討。范穩、劉亮程、尚語等與現場讀者分享了各自的見解,認為《青云梯》成功地將宏大的歷史敘事與細膩的人物刻畫相結合,是近年來歷史題材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獲。《青云梯》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更是一把理解紅河、讀懂云南歷史文化的鑰匙,其出版與研討,必將進一步激發公眾對云南地域文化、中國鐵路建設史的關注與探討。
讀者們也踴躍提問,就作品細節、創作靈感等與作者進行了熱烈交流。活動在簽名留念中圓滿落幕。

會后合影
(攝影:施俊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