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深耕,上海童話節累計舉辦2800項活動,吸引2000萬人次參與 在夢幻童話中,閱讀有童心的上海
在上海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過程中,“兒童友好”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關鍵詞。從“空間友好”到“服務友好”,再到最終實現“全域友好”,童心、童趣和童育在上海得到有機結合,這座城市的“兒童友好”正在不斷生發新的內涵。
過去四個月,以“閱·無界”為主題,400余項“可聽、可感、可交互”閱讀活動在全市漸次展開,織就一張五彩繽紛的少兒閱讀網,吸引200萬人次參與,為愛閱之城留下一道道柔軟、溫馨的風景。如今,2025(第十三屆)上海童話節雖落下帷幕,但閱讀的腳步從未停歇。
在上海社科院文學所副所長、研究員鄭崇選看來,上海童話節已經成為極具辨識度的重要文化品牌。從豐富城市文化內涵的角度,它培育、涵養了國際文化大都市無處不在的詩意和美好,充分彰顯了人民城市的價值追求。從高質量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角度,它以少兒閱讀為工作抓手,創新理念、拓展視野、跨界融合,優化和完善全市層面的兒童文化服務網絡,真正實現優質文化服務直達基層,打造了具有引領意義的“上海樣本”。
以“閱讀+”助成長、潤童心
在上海,與童話相遇,與閱讀相知,是常態。創辦13年的上海童話節,已成為上海規模最大、參與面最廣的少兒文化品牌活動之一。它由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發起,上海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各區公共圖書館協辦、遍布家門口的兒童友好城市閱讀新空間共同參與,營造濃厚的城市閱讀氛圍。
上海童話節設置主題活動、少兒講座、故事會、展覽展示、美育課堂、志愿活動等多元板塊,開展特色閱讀活動,打造專屬于少年兒童的閱讀節日。親子朗讀聲音檔案大征集、秀童話·中外童話故事會、名家名團進少圖、“飛翔吧想象力”創作比賽、“圖話上海”城市行走閱讀等,融合文化、教育、藝術、科技等元素,結合表演、寫作、繪畫等形式,通過多維度、多層次、立體化的童話演繹,吸引孩子們在閱讀中感受童話之力,實現從想象力到創造力的成長。據統計,13年來,上海童話節累計舉辦2800項活動,吸引2000萬人次參與。
2025(第十三屆)上海童話節用書本搭建一座聯結現實與想象、傳統與創新、個體與世界的橋梁,開啟一場以童心為原點、以閱讀為載體的無界漫游。比如,特邀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開幕演出繪本劇《100只兔子想唱歌》,用生動的舞臺藝術演繹繪本魅力;與上海旅游節聯動,全市地鐵、公交、樓宇可見“樂游上海 滿城童話”身影,為海派風光注入童真活力;組織親子朗讀訓練營,用愛的聲音擁抱溫暖文字;舉辦第二屆童話速寫比賽,提升少兒信息素養、鼓勵孩子描繪出屬于自己的童話王國。在閱讀中,每一個孩子都能閃閃發光。還有無障礙資源進校園、無障礙童書上線蜜寶云書房、“童心向陽”(普特融合)等多形式的活動、更深入的體驗,讓社會公眾更加理解和接納特殊兒童,傳遞溫暖與力量。
“每年都很期待上海童話節,活動形式、數量一年比一年豐厚。我們都是守著時間報名,在閱讀和童話世界中成長的孩子感覺特別幸福。”參與活動的家長如是評價。13年深耕,上海童話節正在不斷發展升級,打造愈發“孩子氣”、充滿活力的平臺,助力數千萬孩子的成長和這座城市的文化建設。
優化全域少兒文化服務網絡
從兒童視角出發,以兒童需求為導向,上海童話節不僅是孩子們的閱讀嘉年華,也是凝聚上海少兒閱讀全域服務體系的關鍵引擎。作為全市性大型少兒閱讀推廣活動,上海童話節構建起以市級館為核心、區級館為樞紐、街鎮館為基礎的少兒閱讀全域服務體系,形成“市區聯動、全域覆蓋”的工作格局,實現少兒閱讀服務在全市范圍內的深度滲透與廣泛覆蓋,也促進了區域間少兒閱讀服務的均衡發展。
2025年,活動首次覆蓋全市兒童友好城市閱讀新空間,進一步織密了“家門口”的閱讀服務矩陣。在這張立體化少兒閱讀服務網絡的共同協作下,上海童話節活動總量首次突破400項,實現了服務能級的顯著提升,讓書香傳遍申城的每一個角落。最近獲得國際圖書館學會聯合會(IFLA)“年度公共圖書館獎”第二名的上海和平書院(虹口圖書館和平分館)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它于童話節期間舉辦多場童書發布會、親子奇妙魔法課等,受到親子家庭的歡迎。
“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活動結束后流連忘返的身影,是支持上海童話節持續舉辦的最大精神動力。”主辦方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表示,市、區、街鎮公共圖書館及兒童友好閱讀城市新空間串聯成一張覆蓋申城的‘閱讀地圖’,通過上海童話節的平臺,以少兒為核心構建雙向良性互動的閱讀環境,讓閱讀資源均衡流動,讓服務體系高效運轉。我們希望更多的孩子在上海童話節的陪伴下,閱見未來,幸福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