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25年第5期目錄、卷首語

主編手記
4 最壞的天氣也可能是最好的天氣/范曉波
新名家
5 從昆明坐動車到西昌(組詩)/汪 峰
原漿散文
8 亡夏/李 波
16 無盡懺悔/刁 手
24 欣欣此生意/陳 年
32 制高點/王志遠
44 影子/羅張琴
51 婚姻/萬有文
驛站故事
58 一起提燈的人/簡小娟
67 像星星一樣發光/陳淑蓉
74 蘆溪之春/饒夢穎
79 我是文學背包客/劉三明
魅力小說
83 黑匣伊人(中篇小說)/李 下
104 鄉屋寧(短篇小說)/ 顏德良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特選作品
113 熱血(短篇小說)/崔 立
第一聲
121 海娜的夏天(短篇小說)/段 瑜
蟬的地下時光
129 點亮一盞燈(新人說)/ 段 瑜
香樟詩會/131
呼松濤 黃挺松 劉忠偉 魯 西
桑 地 馬 拉 硯小魚 方匯澤
喻鳳鳴 聶熒屏 韋興宗 趙長在
董 劍 厲運波 天 巖 周 凱
黃鶴權 柴 薪 張凡修 楊志海
倪宏偉 簡 敏 納 蘭 林水文
白子文 李樹俠 唐旺盛 槭 木
墨 痕 王西平 鐘 洋 雪瑞彬
方 正 李佩文 楊德茂 黃 敏
文學圈
150 含辛只為守此心/馮云龍
發現家園
155 上堡梯田/高華龍
讀者說/159
曲非煙 熊 二 李麗葭 汪亞萍 想 想 小張張
主編手記
最壞的天氣也可能是最好的天氣
范曉波
對于戶外活動來講,雨是難題,也是機會。
如按常規思維組織采風,雨天當然是壞天氣,因為缺少可以席地而坐的率性,缺少不打傘不穿雨衣的自由,缺少無需隨機修改的活動方案,更缺讓心情明媚起來的陽光。
如果把雨帶來的濕潤、朦朧以及雨滴敲打綠葉的靜謐之音視作一種低飽和度的意境之美,雨就是創造全新文藝氛圍的契機。
2025年5月中旬,我們決定去安福縣甘洛鄉三千畝梔子花海采風創作時,天氣預報顯示,我們選定的那個周末每天都有中到大雨,降水概率為80%。無奈梔子花花期短,只有這個周末可選。
在驛長村、火炬村、文學背包客等幾個骨干群發起報名接龍時,報名人數只有二十多人,創下AA制采風報名人數最低紀錄。
事后復盤,大家解釋說主要是編輯部給的報名時間太短,白天發起,當晚就截止,有點反應不過來。我想,沒有說出的原因是,大家對梔子花的習以為常和對壞天氣的擔憂。江西幾乎每個縣都有梔子花,冒著大雨不遠數百公里去看熟悉的梔子花得需要多大的熱情啊。
當地驛站也擔心雨天辦活動的效果,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初夏的雨不會無休無止,只要在梔子花邊搭好防雨的天幕,再備些透明的雨傘、營造氛圍的馬燈,就能進退自如了。
17號是星期六,大家上午從省內外趕往安福,下午在花海集合,晚上舉辦“花海里的詩與歌”活動。
天氣似乎蓄意給我們布置一次大考。整個上午都沒下一滴雨,我們到達口塘村梔子花基地時,積雨云越堆越厚重。我笑著對安福驛驛長說:“全縣的雨都等在半空伏擊我們呢。”
三張天幕剛剛支好,攢了半天的雨水像湖塘潰堤一樣傾瀉而下。大家冒著大雨陸續來到天幕下報到,準備等雨停再出去活動。但雨從下午兩點一直下到五點都沒有打一個逗號,還不時丟個悶雷把天空炸出一個閃亮的豁口。
我們一邊擺放茶席、馬扎,布置燈光音響,一邊欣賞雨霧在一望無際的花海上變幻移動,也有不少年輕人撐著透明雨傘去雨中漫步拍照。
大家去鎮上晚餐時,我在天幕下留守,拍攝各種雨中花海的畫面,也利用這個時間四處打探熟悉了一下天幕周邊的地形。
等他們陸續回來時,雨停了二十來分鐘。這時正好是夜色涌起、天光又未完全退場的時刻,雨后的花海一派神秘靜謐的景象。我抓住這個時機,升起小飛蟹,讓十多位穿著白色《星火》文化衫的年輕人每人手提一盞馬燈,列隊順著通往山坳和山頂的小路走了一個來回。這條路上方是星星點點的梔子花,下方也是,橘黃的光的長龍在綠底白點的色彩中蜿蜒游走,宛如夢中景象。
晚上繼續下了三小時的雨,我們聞著三千畝花香,喝著梔子花茶,聽著雨聲討論“我們該如何贊頌花朵”。
第二天上午雨停,文青們牽著氣球在花海中或騎車或奔跑,以各種姿勢與梔子花對話。這時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這片迷人的花海不再像昨天一樣只屬于我們這群人。
這次活動,我剪了三個短視頻做了三種角度的記錄,每個視頻的獲贊數和播放量都很可觀,其中花海夜行那個,播放量超過20萬,成為《星火》所有活動視頻里傳播面最廣的一個。“波爾的小飛蟹”后臺收到全國各地觀眾的大量留言,大家紛紛打聽兩件事:一是怎么到達安福梔子花海,二是怎么加入我們這個團隊。
這時我終于可以對每位活動參與者說:對于一個有激情有準備有創造力的團隊來說,最壞的天氣也可能成為最好的天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