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秋圓:一封溫柔而堅定的“海洋來信”——讀西西《護海少年唐小鯨》
讀西西的《護海少年唐小鯨》,像是突然被邀請潛入一片深藍色的海底世界,耳畔開始慢慢響起潮汐的節拍,跟隨文字一起奔騰跳躍。
近日,西西歷時十年創作的《護海少年唐小鯨》系列前三部——《拯救龍宮》《鮫人國的秘密》《海澤國的幽靈》由青島出版社出版。這部系列作品構建了一個邏輯嚴密、細節豐沛的海洋奇幻宇宙。從《拯救龍宮》中海底文明的危機,《鮫人國的秘密》里洋流帶來的生態災難,到《海澤國的幽靈》中生態失衡引發的連鎖反應,這部作品不僅是單純的冒險故事,更是寫給少兒讀者的“海洋來信”。
在信息奔流、娛樂至上的時代,將“海洋污染”這樣一個現實議題呈現在兒童面前,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直白的警示與枯燥的說教并不適合少兒讀者閱讀,而西西的文字始終透著一股溫潤且不乏靈動的氣質,她擅于把宏大的價值觀融入豐富的敘事里,用文學的舟楫,載著孩子們駛向一片扎根于現實,遨游于天際的奇幻世界。
《護海少年唐小鯨》的創作緣起,并非來自空想,而是源于西西在香港島嶼目睹環境被嚴重污染后的心靈震顫與深刻反思。孩子們是大海的未來守護者,可他們不懂什么是“碳排放”“洋流塑料帶”,他們的世界需要具體的形象、可感可知的溫度。西西決定把海洋危機化作一個個生動故事,讓孩子們在冒險和奇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保護海洋的意義。帶著對海洋的敬畏與責任,西西用跳脫的筆觸勾勒深海奇遇,用龍宮里的決戰、鮫人國的淚珠與淚燭、海澤國的病毒危機等隱喻,折射現實的海洋困境,啟發孩子們在閱讀中逐漸樹立保護海洋的意識。
西西認為,幻想與現實從來不是割裂的。《護海少年唐小鯨》三部曲中描繪的海洋困境,絕非憑空想象的奇幻設定,而是對現實海洋危機的深刻映照。而“保護海洋”這個宏大的價值觀落到了具體的故事、具象的生物乃至一個個亟待解決的“小問題”上。在《拯救龍宮》中,龍宮的海妖危機映照著現實中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鮫人國的秘密》里,鮫人因魚群消失、生活環境變差而陷入生存危機的情節,對應現實中塑料垃圾不斷涌入海洋,導致諸多海洋物種受到威脅;而《海澤國的幽靈》中因生態失衡產生的幽靈蝦,則隱喻著海水酸化等污染問題。
西西沒有讓幻想脫離現實,龍宮、海妖、鮫人國、幽靈蝦是想象的產物,但它們所面臨的危機,無一不是現實海洋困境的鏡像。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文學隱喻,她讓遙遠的海洋危機變得可感可知。當小讀者為海底生物的命運扼腕揪心時,他們實際上已經在情感層面與真實的海洋困境建立了連接。這種虛實相生的筆法,既洋溢著童話色彩,又賦予了作品深沉的現實分量。
友情,是支撐起整個故事最堅實、最動人的支點。作為兒童文學作家,西西深諳兒童心理,她深知對于年幼的讀者而言,守護一個“抽象”的地球,遠不如守護一個具體的朋友來得真實可感。于是我們看到在《拯救龍宮》中,唐小鯨、楊朵兒、米小星等人毅然前往龍宮決戰,最直接的動力是要救回被擄走的好友安琪;在《鮫人國的秘密》里,推動他冒險潛入危險重重的“鮫人國”的,是尋找失蹤伙伴龍一嘉的迫切心情。洋流帶來的生態災難,具象化為朋友正在遭受的困境;《海澤國的幽靈》中消滅幽靈蝦、醫治希希,更是一次次源于對身邊伙伴的疼惜。唐小鯨每一次潛入深海的勇氣,每一次直面危機的抉擇,最純粹的動機幾乎都來自于對伙伴的承諾與牽掛。保護海洋的宏大命題,就這樣被巧妙地轉化為對友情的珍視與承諾。這種由“小愛”通“大愛”的敘事路徑,讓少兒讀者發自內心地意識到生態維護與個體生命體驗的深刻鏈接。
即便是兒童文學,西西還是刻意保留了現實的維度,她并不像一些童話故事去塑造非黑即白的人物,而是通過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有善有惡的鮮活角色,讓孩子們能夠學會突破善與惡的邊界,重新審視這個世界與周圍的人。在《鮫人國的秘密》中,鮫人并不像傳說中那般天生邪惡,隨著故事展開,孩子們讀到的是魚群日漸稀少,海藻變得苦澀,家園被人類丟棄的垃圾包圍。鮫人們的敵對行為,背后是生存資源被剝奪后的無奈與掙扎。他們的“惡”,更像是環境壓迫下的一種求生本能。而龍宮中的龍王也打破了傳統神話里全知全能的權威形象,他也會因信息不全而判斷失誤,讓孩子看到權威背后的局限。
人性如同深海,既有有跡可循的溫暖,也有不著邊際的陰影。西西不是在教孩子們如何簡單地分辨好人與壞人,而是在引導他們去探究行為背后的“為什么”,比如為什么鮫人要搶奪資源?為什么龍王會做出錯誤決定?幽靈蝦為什么會出現?西西選擇以這樣的角度去塑造角色,實際上是對小讀者認知能力的一種信任,她相信孩子們能夠理解現實中存在的矛盾。
《護海少年唐小鯨》從構思到出版,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歷程。西西曾說,這部作品在出版前曾經歷了二十多次退稿,但她始終沒有放棄,這才有了這三部曲的問世,而這也是西西對待文學的態度。從認識以來,她就好像匠人在雕琢璞玉,一直低頭不語,精心打磨,于是我們看到了今天的西西,和她匠心創作的一部部文學佳作。
西西的文字或許不是震耳欲聾的,但它擁有一種柔潤的力量,她讓孩子們穿過現實與幻想的邊界,既看見海底廢墟的傷痕,也能懷抱珊瑚叢生的希望。《護海少年唐小鯨》最終打動人的,并不是它寫出了多少危機,而是它在危機中,依然執著地描繪了那些值得守護的美好,比如真誠的友誼,比如復雜的善意,比如不同生物之間的情感鏈接……讀完最后一個故事,那片蔚藍卻不會從心底退潮。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當唐小鯨的讀者們長大成人,他們將會以更純粹、更深沉、更一往無前的積極能量,回答這個世界的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