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凌云新作《云江鰲水》:在宏大敘事中完成對時代圖景的描繪
近日,溫州作家曹凌云“走讀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云江鰲水》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37萬字,該書對飛云江、鰲江流域的歷史和現狀進行綿密生動的描寫,對兩江流域的生存環境、生態文明和文化基因進行深邃的探尋,對兩江流域百余年來的曲折流變與艱難發展、尤其是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和兩條江流的波瀾壯闊進行了生動的刻畫。此前已出版的《走讀甌江》系統記錄甌江流域的人文地理,《海上溫州》講述歷代溫州人與海洋的真實故事,再加上剛剛出版的《云江鰲水》,將三部長篇紀實散文連綴起來,展示的是近現代溫州的時代變遷、社會發展等多方面的宏闊歷史。

《云江鰲水》書影
干流長193公里、流域面積3778平方公里的飛云江,干流長90公里、流域面積1522平方公里的鰲江,分別是浙江省第四大河和第八大河,溫州市第二、第三大河。飛云江和鰲江是浙南大地上的“姐妹河”,浩浩蕩蕩的飛云江和鰲江滋潤兩岸的土地,哺育兩岸的眾生,孕育了精彩壯美的故事。《云江鰲水》著重抒寫三個歷史階段的兩岸人民的苦難史、奮斗史和創業史。一是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領導浙南人民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奮斗詩篇。二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之初,飛云江、鰲江兩岸的兒女在艱難中前行,在探索中前進。三是從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當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的十多年間,飛云江、鰲江兩岸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征程的故事。作家曹凌云滿懷熱情,再次沉入生活深處,在從飛云江、鰲江的源頭走向入海口的過程中,與村民一同生活、一同勞動,促膝談心,共謀發展,對飛云江和鰲江流域進行全方位的深入調查與走訪,腳下沾泥、筆下用情,創作出這部有時代溫度、有感染力度、真切鮮活的精品力作,勾勒出江源河段的別樣魅力。

作者(左一)在走讀途中。
春風文藝出版社首席編輯姚宏越認為:文學創作是一項神圣的事業,需要創作者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曹凌云走讀江河,更是一種沉浸式的寫作,需要作家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新的環境里,深入生活,洞察世界。十年前曹凌云開始走讀八百里甌江,而后又穿越過茫茫東海,而這三年,他懷著一顆堅定的心,執著地行走在飛云江和鰲江流域,記錄日常、記錄真實,進行與時代共鳴的敘事,把內心情感和思想轉化為可讀的文字。《溫州日報》高級編輯潘虹談到:《云江鰲水》展示了飛云江、鰲江與兩岸人民一同走向新生的恢弘歷史,為波瀾壯闊的農村、城鎮變遷畫像立傳。曹凌云筆下的文字有趣味、有生命,令讀者感同身受,沉浸其中。讀者細讀《云江鰲水》,從而可以了解到關于飛云江、鰲江流域的那些壯美的故事和故事背后的藝術哲思與人文情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陸春祥談到:江河是解碼文明的密鑰,曹凌云的《云江鰲水》,以水文為經,以歷史為緯,織就出了甌越文明的鮮麗錦緞。當紀實筆觸遇見水文滄桑,曹凌云的文字便化作時光的濾網,既濾出農耕文明的琥珀標本,又映照出現代轉型的粼粼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