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童心對話 ——評“孫悟空遇上小屁孩”系列連環漫畫書
孫悟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人格魅力的“超級英雄”,以勇敢桀驁的性格與神通廣大的本領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孫悟空遇上小屁孩”系列連環漫畫書以全新的角度為孫悟空的故事開辟了另一條“賽道”——讓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與形形色色的孩童相遇相識,在傳統敘事的土壤上打造起一座童趣盎然的花園。
這套由錢勇創作、宓風光繪圖的漫畫用十個相互串聯的小故事構建出新的西游之旅。在漫畫中,我們所熟悉的取經故事依舊循序發生,但作者卻將主要視角轉移到出現在故事里的孩子們身上,讓他們與孫悟空攜手走過這取經路上的十萬八千里:哪吒不再是天庭的叛逆戰神,而是與孫悟空惺惺相惜的孤獨少年;紅孩兒噴吐的三昧真火背后,隱藏著對父母關注的渴望;通天河邊的一秤金和陳關保姐弟,展現出了令人動容的勇氣和孝悌之心……這些孩子們有的執拗,有的聰慧,有的和孫悟空不打不相識,有的和孫悟空一見如故。他們的出現使得取經路上出現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也引發了讀者更深的思考與感悟。
錢勇對取經故事進行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改寫和再創作。精細鬼與伶俐蟲本是蓮花洞里的兩個小妖,奉命捉拿孫悟空卻反被其所折服,變成孫悟空脖子上的兩根毫毛與其作伴。紅孩兒因父母疏于關心而變得頑劣,孫悟空得知后便請南海觀音來收他做學生。烏雞國太子為了救父親,循著紅絲帶的指引跳入深潭,讓孫悟空對他刮目相看。這些情節既延續了原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又注入了濃郁的日常生活氣息,用現代兒童視角對經典神話故事投以溫柔的凝視和細膩的叩問,讓流傳至今的中國神話在讀者眼中煥發出新的光彩。宓風光的繪畫為故事增添了獨特的魅力。書中畫面兼具硬筆彩繪的寫意與現代漫畫的靈動,展現出極佳的視覺表現力:孫悟空與哪吒隔海相望時月光將二人籠罩,顯得靜謐而安寧;紅孩兒噴出三昧真火后火焰如蓮瓣般舒展,具有動態的美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人物神情的刻畫,孫悟空的機智勇敢、豬八戒的憨態可掬、觀音的平和慈愛,都在寥寥幾筆間躍然紙上。
美國作家約瑟夫·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中說:“神話是眾人的夢,夢是私人的神話。”這句話恰好能夠揭示作品的深層魅力。孫悟空的英雄之旅不僅是代代相傳的神話傳說,更是渴望著成為英雄的孩子們的愿景。了解孫悟空故事的孩子似乎都有過成為孫悟空的幻想,抑或想與孫悟空一同經歷取經路上的危險與成長。而這套漫畫中正好出現了這么一群孩子,他們和孫悟空或是朋友或是師徒,一路上既有打鬧又有互相鼓勵,孫悟空在與書中孩子對話的同時,也在與書外的小讀者進行對話,并成為這些孩子們的成長伙伴,帶領他們踏上英雄之旅。漫畫最珍貴的一點在于,它通過一種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與他們探討成長的永恒命題。每個孩子都可能是孫悟空,每個妖怪都可能是未被眾人所理解的孩子,他們擁有正直、勇敢、善良、孝順等美德,但也有過迷茫和困惑。于是漫畫借觀音之口質問牛魔王夫婦,直指家庭教育的核心;借孩子們的遭遇,探討了外貌焦慮與自我認同的議題。這些深刻的主題蘊藏在這場與孫悟空共行的英雄之旅中,在守護小讀者們童心的同時,也引導著他們成長。
有關孫悟空的神話故事已如山般巍峨,而孫悟空與小屁孩之間的這場對話則像山間的溪流一般,將神話的養分注入童年的土壤,培育孩子們正確的審美觀與價值觀。“孫悟空遇上小屁孩”系列連環漫畫讓孩子能夠用屬于自己的方式去閱讀經典,由此我們相信,齊天大圣的金箍棒不僅能降妖除魔,還能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幻想的天空,帶領他們走向屬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作者系青年評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