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落戶重慶大足

10月13日上午,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授牌活動在重慶市大足區舉行。大足獲批成為中國作協在重慶設立的第二個、渝西地區首個實踐點,也是“重慶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標志著大足文學事業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邱華棟出席活動,并為實踐點授牌。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黃國輝、副主任王婉,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廣電局局長嚴兵,重慶市作協主席張者,大足區委書記徐曉勇,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毛大春,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鄧茂強,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樺,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印國建,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蔣思維參加活動。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主持授牌式。

會上,中國作協、重慶市作協與大足區三方共同簽署了《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合作協議》,《人民文學》雜志社與重慶市作協也簽訂了《鼓勵和扶持青年作家創作合作協議》。此外,徐則臣、李洱、王干、張清華、張陵、江子、鐘法權、饒翔、潘靈、張者等10名全國知名作家,正式受聘為“大足石刻守護人”,將為大足文化傳播與文學創作注入強勁動力。
邱華棟在講話中指出,建立新時代文學實踐點,是中國作協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深化文學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重慶“承巴渝文化之源,載紅巖精神之重,山水雄奇,故事深厚”,是作家汲取素材、凝練精神的天然沃土,而大足更是其中一個十分獨特的文化符號。他希望大足圍繞文學做文章,努力發揮點位優勢,持續提升文學稟賦,在文學作品創作、作家隊伍培養、文學氛圍營造三方面同步發力,讓實踐點成為作家“腳步真正抵達之地”,持續為培育文學人才用心用力,全力成為面向廣大群眾無私敞開的文學窗口,為大足建設書香之城、打造文化高地筑牢基礎。同時,中國作協將與重慶作協、大足區加強日常聯絡和工作協同,在共建共管機制下推動實踐點“點上開花”,釋放更大文學價值。
江西省作協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江子作為作家代表發言。他表示,新時代文學實踐點的建立,既是優秀文學作品“直達基層一線”的重要通道,也為當代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搭建了汲取豐厚文學滋養的關鍵平臺。我們將充分依托并運用好新時代文學實踐點這一載體,堅定沿著實踐點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創作出更多“受人民群眾喜愛、契合時代發展需求、讓自己深感滿意”的精品力作,以文學之力呼應時代呼喚。
嚴兵在致辭中肯定了大足在文學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為。他說,作為區域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足高度重視文學事業發展進步,扎實推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主題實踐活動,讓文學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出獨特價值和重要作用。他希望大足區進一步夯實文學創作基礎,活躍文學創作氛圍,強化文學創作保障,吸引更多作家走進大足、走向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一線,以筆為媒寫好重慶文章、講好重慶故事,為全市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貢獻文學力量。
徐曉勇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新時代文學實踐點落戶大足,既是中國作協、市委宣傳部、市作協對大足文化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賦予大足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期許。大足區將以此次授牌為契機,全力推進新時代文學實踐主題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積極邀請全國名家來足采風創作,并盡心竭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營造良好創作環境,切實將實踐點打造成為廣大文學創作者的“生活體驗地、靈感來源地、創作首選地”。
12日至13日,作家團一行還前往龍水湖、重慶紅巖重型汽車博物館、重慶鄧氏廚具制造有限公司、大足石刻政德教育基地、拾萬鎮長虹村隆平五彩田園采風,深度感受千年棠城魅力,對話世界文化遺產?;顒悠陂g,作家們還與當地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進行了交流。
大足區有關部門、各鎮街負責人,作家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