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討網絡文學類型融合
10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戰略”網絡文學與大眾傳媒新興和交叉學科、文學研究所網絡文學研究室在京舉辦“網絡文學類型融合與媒介突圍——以《十日終焉》為例”研討會。文學研究相關學者、網絡文學作者和業界代表參加會議。

與會人員合影 本網記者 朱高磊/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饒望京表示,以《十日終焉》為代表的類型融合作品,打破了傳統網絡文學單一類型的局限,突破了傳統網絡文學類型邊界,為讀者呈現出一個更加多元、復雜且充滿魅力的文學世界,讓網絡文學在題材和表現形式上有了更多可能性。下一步,網絡文學應在兩方面持續用力。一是在內容創新上,要更加注重題材的多元化和深度化,關注社會現實,反映時代精神,以高質量的作品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在傳播方式上,要勇于面對科技進步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創新傳播形式,拓展傳播渠道,實現更加廣泛的傳播和更廣泛的影響。
與會學者認為,在當今網絡文學的發展進程中,類型融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顯著趨勢。從讀者需求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讀者的閱讀口味愈發多元化,不再滿足于單一類型作品的局限。年輕讀者群體尤其熱衷于在網絡文學中尋求多元的情感體驗和新奇的故事設定,這就促使作者不斷嘗試新的類型融合。從作者創作的層面來看,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網絡文學市場中脫穎而出,作者們積極求新求變,通過類型融合來突破傳統創作模式的束縛,展現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才華。這種創新不僅為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和想象力,使得越來越多融合多種類型元素的作品得以涌現。這些類型融合的作品為網絡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網絡文學的發展空間。它們打破了傳統類型之間的界限,創造出全新的文學景觀,滿足了讀者日益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吸引了更廣泛的讀者群體,進一步推動了網絡文學的繁榮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張重崗在總結會議時表示,伴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態不斷崛起,已成為當代文學領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對于網絡文學的研究與評論要關注其共生性、現實性等特征,探討其新大眾文藝的本質,積極推動網絡文學“走出去”,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增添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