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攀昆侖山 筆繪新時代”——兵地文學人才交流暨文學名家走進喀什地區活動啟幕
10月11日,“同攀昆侖山 筆繪新時代”——兵地文學人才交流暨文學名家走進喀什地區活動在喀什市啟動。此次活動由兵團文聯、新疆文聯指導,兵團文學藝術院、喀什地區文聯、草湖項目區黨委宣傳文化部聯合主辦,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率黨中央代表團出席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文化潤疆,加強兵地文學交流,提升兵地基層作家創作水平。

新疆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一級巡視員熊紅久,兵團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孟祥寧出席活動開班式并講話。喀什地區文聯黨組副書記、主席于智軍參加開班式并致辭,草湖項目區黨委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張寶玉參加活動,喀什地區文聯副主席甘靈輝主持開班式。
熊紅久指出,本次活動是兵地文聯攜手開展文學人才潤疆工程的生動實踐,更是全疆文聯系統協同創新、共建共享的有益探索。近年來,兵地融合發展機制持續完善、工作深入推進,連續十余年共同組建毛澤東文學院、魯迅文學院新疆班,兵地作家同學習、共生活、互幫助,既提升了文學創作水平,也結下了深厚情誼。此次活動構建了兵地文聯交流新機制,拓展了兵地文藝融合新路徑;實現了資源互通與優勢互補,推動文藝創作要素高效整合;搭建了兵地文藝工作者共同成長、共同創作的平臺,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認同與情感共鳴。希望兵地各級文聯組織積極借鑒兵團文學藝術院與喀什地區、草湖項目區的成功實踐,主動探索兵地文藝交融新機制,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引領性、示范性的文藝活動,讓文化融合之花綻放在天山南北。
孟祥寧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目標,文學的作用不可替代。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文學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次活動旨在建立培養長效機制,發現扶植兵地文學新人,使兵地文學可持續發展有人才保障,能夠推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兵地作家,創作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的精品力作,全面提升兵地文學影響力、傳播力。希望各位名家、名編老師多關注兵地文學發展、關愛兵地文學人才成長、關心兵地文學作品傳播;希望學員們珍惜機會,認真向各位名家、名編老師們學習,潛心磨礪、深入生活,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努力推出更多反映兵團精神和邊疆風貌的精品佳作。
于智軍表示,兵地融合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戰略全局、順應發展態勢的必然選擇,對于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具有重大意義。希望兵地雙方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形成文學互助合作長效機制,為加快兵地文學融合發展、促進兵地交流合作共同貢獻智慧與力量。
學員代表王九洋在發言中表示,會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潛心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扎根人民、扎根基層、扎根生活,創作出更多反映兵地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共圓中國夢的精品力作。
據了解,此次活動為期5天,其間,許春樵、李寂蕩、陳宏偉、郭曉力、田小爽等全國文學名家將通過文學講座和一對一改稿,進一步提升來自喀什地區、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及草湖項目區學員的文學素養和創作水平。同時,文學名家還將深入喀什市、莎車縣基層一線開展主題采風和調研活動。
兵團文學藝術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