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學》2025年第10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時有文友這么說,世上已有的經(jīng)典小說足夠讀一輩子了,何必再去讀當下小說呢?此話對了一半。讀經(jīng)典作品當然可以規(guī)避閱讀失望的風險,那些經(jīng)過時間淘洗下來的經(jīng)典作品總能滋養(yǎng)你的人生和心靈,且能讓你咀嚼一輩子,但是如果你拒絕或錯過了當下小說——那些未經(jīng)典化實則出色的作品——那么你便拒絕或錯過了小說的當代性價值,那種攜帶著當下生活氣息和充滿活力的精神場域。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波德萊爾說,一切藝術問題都是由永恒性和當代性兩部分構成。今天作家中有追求的寫作無一不暗含著對當下生活和當代問題的發(fā)言,即使他寫的是遠離當下生活的歷史題材或是科幻題材,作品的價值觀和精神取向仍然指向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生活。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經(jīng)典作品為寫作者制造了一座座閉合的高峰,它是偶像性的,是有限的;而當下的寫作是敞開式的,是未知的,有無限可能。這也構成了寫作的生生不息和寫作的無窮魅力,一代一代作家因此樂此不疲,永不言敗。比如我們讀村田沙耶香的《人間便利店》、黛西?約翰遜的《沼澤》、薩曼莎?哈維的《軌道》等這些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認可的當下小說,寫的都是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都是我們面對的嶄新的精神問題,而且都有著強大的文學性和創(chuàng)造力。故而,要讀經(jīng)典,也要當下。
本期“重點推介”刊發(fā)福建小說家李迎春的紅色歷史題材的中篇小說《我的兄弟王福建》,小說在歷史(爺爺和奶奶的革命故事)和當下(爺爺在廣西的另一個孫子回到故鄉(xiāng))兩個時空之間展開,象征著“離開和歸來”的主題,敘事流暢,讓我們回到那個風起云涌的革命年代,感受革命年代里人物命運的飄搖感和革命者的堅定信念。對于散文,我們一直倡導寫人和寫人物命運的作品,本期散文王劍冰《五岳聲名此獨尊》、陳元武《西行散記》、王業(yè)芬《大金》等無不在人物的敘事上花大筆墨和大精力,散文因此好看耐讀。詩歌“頭題”刊發(fā)著名詩人宋琳新作《歡迎回到南方》,耐人琢磨。
目 錄
小 說
重點推介
李迎春 我的兄弟王福建(中篇)
李迎春 永懷悲憫之心——《我的兄弟王福建》創(chuàng)作談
短 篇
林清秀 師者
程迎兵 到壽州去
趙曉嫻 水手結
高 寒 沒有梅樹的梅村
文 英 琵琶行
詩 歌
頭 題
宋 琳 歡迎回到南方
現(xiàn) 場
羅逢春 為進入中年而俯首鞠躬
伊 路 金色星系
盤妙彬 鳥兒的天亮時分
吳 撇 發(fā)生(組詩)
朱谷忠 秋豐望夫石
王 族 風中的眼睛
林一木 歡樂與美也會使我悄悄流淚
散 文
實 力
王劍冰 五岳聲名此獨尊
八方文采
陳元武 西行散記
吳合眾 傷別離
王業(yè)芬 大金
劉河山 那本身(四章)
陳加偉 亦師亦友與教學相長——孫紹振老師及其學生
活 石 日出東方
陳海濤 我在加拿大帶孫女
鄧文靜 踩著春天奔跑
吳 曦 雙獅鎮(zhèn)的五行八作
文藝探索
夏可君 現(xiàn)代漢詩對“余項”的發(fā)現(xiàn)——從魯迅《秋夜》開篇語句出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