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秋色
秋日,回大別山
是的,我答應過大別山的風,也答應過大別山的雨,秋日我會回大別山看看。
也許是深愛著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也許是深愛這里的山這里的水,也許是深愛著這里的風這里的雨。總之,我會在秋日的金黃中,回到這有山有水、有風有雨的土地。
這不,秋日的山金燦燦地黃了,除了一樹樹黃葉掩映的柿子、板栗、核桃,還有溪水兩岸一層層梯田里泛黃的稻谷,峽谷溝澗山坡上亮燦燦的玉米;還有絕壁懸崖上采藥的身影,果林里忙著采摘的歡歌笑語;以及歲月在盤山公路留下奔騰的車轍、夜色蒼茫里一盞盞燈火燭照的希望與憧憬……
當然,秋日回大別山,不只是回來看看秋日大別山豐收的圖景,我更想看看那些用汗水與智慧日日夜夜描繪秋色的父老鄉親,與他們拉一拉家常:回憶當年烽火煙云里的紅色,說說今日漫山遍野的黃色,暢想一下明天輝煌的五顏六色!
風,穿過秋天的風
一場秋雨過后,起風了。
這從季節深處吹來的風,徐徐緩緩,不緊不慢,一路吹來,不僅將天空吹得曠闊湛藍,也把空氣吹得純凈清新,又將山澗的溪水吹得透明晶亮,就連山上的石頭也被吹得酥酥發軟……
風,穿過秋天,還在吹著。
風,穿過秋天的風,鼓蕩色彩與聲音的喧嘩。
這不,先前村前屋后吵得人躁動不安的蟬聲被吹滅了,田頭地壟貯滿期待的豆莢被風吹開了,垂掛枝頭、欲與風喃喃細語訴說離情別意的柿子笑了,而剛才還漫步山下河岸的黑山羊,這會兒也追著風,撿拾季節的歡樂……
風,還在吹著。它知道該怎樣把大別山的秋天吹得絢麗多彩。
但我還是有點擔心,這風,會不會將那灑落一地歡慶豐收的笑聲、那鋪滿山路有意無意丈量歲月的腳印,以及村村寨寨的有滋有味日子升起的炊煙,一一吹遠……
大別山秋色
遠來的秋風匆匆趕來,掠過大別山,像是打翻了天地的調色盤。秋風仿佛在輕輕地涂抹。
風掠過柿林,柿子紅了,宛如一盞盞小燈籠,掛滿了枝丫。這風里,輕輕搖晃的小小燈籠,是不是秋日在給人間報告甜蜜而熾熱的喜訊?葡萄紫了,顆顆飽滿圓潤,藏在翠綠的葉間,似被遺落的紫水晶,在風的吹拂下,閃爍迷人的光澤。板栗最是耐不住寂寞,不等風輕輕一吻,就“啪”的一聲裂開,露出棕褐油亮的果實,仿佛向人們炫耀它的結實與豐滿。
溪畔的稻子黃了,一大片金黃追著一大片金黃隨風翻涌,那金色的海浪該是大地最慷慨的饋贈;而低垂的稻穗彌漫的清香,似在向土地訴說著汗水的哺育。離溪畔不遠的山坡上,茯苓白了,羞澀地躺在松軟的泥土中,似是沉睡的精靈,等待著人們去驚醒它們的迷夢。
秋風匆匆拂過山林,輕輕涂抹著樹葉;有的樹葉涂紅了,有的樹葉抹黃了,有的樹葉涂紫了……山間的溪流潺潺,倒映著這五彩斑斕的秋色,清澈而靈動。偶有幾只鳥兒掠過,留下清脆的鳴叫,為這靜謐的秋色增添了幾分生機。
大別山的秋,是色彩的盛宴,是豐收的歡歌,更是一幅渾然天成的絕美畫卷,讓人沉醉,美不勝收。
桃花沖紅葉節
桃花沖的秋天,色彩是明快的、澄凈的。特別是霜降之后,那些楓樹、烏桕、柿子樹、黃櫨樹的葉子,仿佛銜著對春的懷念、對夏的眷戀,從鵝黃而嫩綠,從蒼翠到火紅,留在秋的遒勁的枝頭。
一時間,一片又一片的紅葉,以萬山紅遍的意象,紅了自己,也美了秋天。
是啊,一樹樹紅葉,凌風而舞,身披紅色霓裳,粲然而笑。瞧她美滋滋的樣子,不知是凝聚最后的精力追逐陽光的夢想,還是讓熱血充盈每一絲葉脈,孕育火紅的希望?
是啊,一樹樹紅葉,色彩斑斕,烙印歲月滄桑,默默無語。瞧她無怨無悔的情態,不知是以她特有的赤誠縈繞歲月的過往,還是以色澤分明袒露生命的質樸與厚重?
秋意濃濃紅葉情。一樹樹紅葉,一樹樹色澤分明、色彩斑斕的紅葉,閃爍著熱情的光芒,宛如季節的請柬,聲情并茂,誠邀天下游人。
此刻,我正漫步在桃花沖。
紅色,成為桃花沖這個季節的主旋律,剎那間染透了桃花沖的山谷與溝澗。是啊,誰的骨子里不懷有一種對自然的虔敬心情呢?當胸中的激情被漫山遍野的紅葉點燃時,我迫不及待地停下步來,站在一片火紅間,將漫山遍野的紅葉慢慢品讀,慢慢翻閱,慢慢讀懂它的唯美;然后隨手采摘一片紅葉,夾在我隨身帶來的一部詩集里,藏在無邊的記憶深處。
只因,漫山遍野的紅葉,點燃我詩的眼睛。
秋日,在稻田
遠來的風,徐徐緩緩吹拂一望無際的稻田,一株挨著一株的稻穗在風里輕輕飄搖,漾起一層一層金色的稻浪,讓人感覺秋日稻田一種樸實素雅的美。
我就站在這片以“袁夫”命名的稻田里,站在漾起的稻浪之間,聽風輕輕拂過一株株飽滿的稻穗,不知悄悄說著什么……
風沒有告訴我,稻穗也沒有告訴我,只好任由我猜——
是說這片原本寂寂無名的稻田為何有了自己的名字,還是說那位名校高才生、公司高管,因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感到疲憊不堪而毅然離開喧囂的城市,回到故土當了一名鄉野農夫?是說這位鄉野農夫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農夫,而是新一代的新農夫,還是說他決意摒棄傳統的耕作思維,甄選國家一級稻種、推行稻鴨共養模式、引進生物滅蟲技術、改良耕作方式,要種就種天然健康的大米?是說他不滿足僅有一個田園夢,還是說他將一片農田打造成四季變換的風景,構成鄉間另一種美學,讓遠來的人們欣賞?
是的,我就是特意遠來觀賞這稻田秋景的。這不,當我站在稻田里,不僅僅是用眼睛欣賞這鄉村的另一種美學,更是在用腳步丈量稻田秋日豐收的喜悅!
落果
我來時,大別山正是秋天。
秋日,大別山一隅的山坡上,長滿一棵棵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板栗樹。
走進板栗樹林,只見滿地落葉里,藏著幾顆落下的板栗果,像是瞪著眼睛望著我。
別看這幾個刺球現在藏在落葉里,可它們曾經驕傲地綴滿枝頭,綴滿驕傲與自豪。
暮春開花,夏日結果,這些綴滿枝頭的刺球啊,到了秋天,那深藏不露的喜悅,讓包裹的板栗止不住笑裂了嘴。
板栗無言地笑,讓秋日也默默地笑了。
就在秋日默默的笑聲里,這幾個刺球是不是告別了孤獨與失望,默默選擇從枝頭離開,落在落葉的寂寞里……
望著落葉里藏著的幾顆落下的板栗果,我想:跌落,是一種回歸,難道不也是一種開始嗎?
緘默的柿子
秋日的柿子是樸實的,它一直默默懸掛在枝頭,像一盞盞紅燈籠,在風里輕輕搖晃。它知道,懸掛也是一種生存的姿勢——不爭不搶,不喧不嚷,只以沉甸甸的沉默,回應季節的詢問。正是這種枝頭的懸掛,才引來陽光的青睞和風雨的愛撫,才讓它臉色紅潤、身姿豐滿,有一種無須雕飾的、樸素而深沉的美。
至于思念與欲望,統統在季節的嬗變中悄悄裹進歲月的等待里。它不似春花那般張揚,也不似夏果那般急切,只是靜靜地,讓時間在體內醞釀甘甜,最終以甜蜜的汁液呈現。它兀自在枝頭懸掛,不言不語,與早醒的霞光交換晨露,與晚落的星星對望長夜。它的紅,是沉淀后的熱烈;它的甜,是寂寞后的饋贈。
縱然帶一點野性,那也完全是山野賦予的——風霜磨礪過它的皮,雨水浸潤過它的心,故而用不著撒野或故意賣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圓滿。
啊,你問它的心愿?其實和它誘人的笑容一樣簡單——只想有一雙期待的手,輕輕地將它從枝頭摘下,讓它積蓄一生的甜蜜,在唇齒間融化,成為某個深秋里,最溫柔的滋味。
走進羅家畈
從一個時空到另一個時空,從一個村落到另一個村落,我恍恍然,如一朵隨意的云飄落在羅家畈村。
這是個天晴日朗的秋日,落山風追著我的腳步,拂過村頭的楓葉,脆生生地笑著,溫軟地驅走羅家畈村的岑寂。我抬頭一望,不想說楓葉紅了,不想說柿子熟了,也不想說板栗也開口笑了;就想說說這羅家畈村里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忙著張羅迎接或送走四面八方的游客。
是啊,我看見一批游客剛走,大袋小包裝得鼓鼓囊囊,好像還要帶走九資河流水的潺潺詩情、楓葉漫山紅遍的款款畫意,以及羅家畈縷縷炊煙的淡泊與溫馨。
可像我這樣剛來的游客,一下車就打開行囊,恨不得將旅途疲憊與煩惱抖落得干干凈凈,好拾起一枚枚游走的記憶,打包一袋袋豐碩的收獲。
我來到這里,原始的渴望催促我去挑選這里的名優特產。于是,從觸摸一顆茯苓開始,我觸摸到羅家畈的成熟;從觸摸一顆天麻開始,我觸摸到羅家畈的道地;從觸摸一粒黃精開始,我觸摸到羅家畈的精心;從觸摸一塊白及開始,我觸摸到羅家畈的喜悅……
而這一切都散發著難以抵擋的熱情與吸引力。這不,當我在羅家畈道地藥材交易市場和許多游客一樣,在游走、品嘗、交易中,目不暇接,興奮異常。
于是,我鑒賞、我選擇、我收藏……
金秋,熟透的葡萄
這是一個遲到的秋天,一路的惆悵被風吹散了。我興致勃勃地徜徉在這片葡萄園里,走在一排排葡萄架下,只見那錯落有致的根系,那蒼勁曲折的藤蔓,那從葉子縫隙垂下來的、綠得像翡翠、紫得似瑪瑙的一串串葡萄,撐起一個香甜且多汁的秋天。而這熟透的香甜與多汁,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汗水的凝重、泥土的質樸、陽光雨露的青睞啊!
這時,葡萄園主告訴我:金風來臨的時候,枝頭有些酸澀的果粒便將自己的秘密藏在心里,然后在秋日炯炯的目光和我的仰視中慢慢低垂著頭,低成晶瑩剔透、紫中透亮的一顆顆紫紅的珍珠。說著,他從葡萄架上摘下一串紫葡萄遞給我。
我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只從葡萄串里選擇了一顆又大又亮的紫葡萄。看著這顆珍珠樣透亮的紫葡萄,我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品嘗它;而是在想這顆透亮的紫葡萄是如何經歷了發芽、開花、孕育,然后結果的,它要經歷多少白天和黑夜的愛撫,經歷多少風吹雨打和朝陽夕照的親吻?。?/p>
現在,我將這顆透亮的葡萄拿在手里,貪婪的目光照耀著這顆葡萄,可內心的思緒卻早已深入它果肉的內部。于是,我輕輕剝開那層薄薄的皮,然后將葡萄放進嘴里,這才調動了我所有的生活經驗,細細品嘗這顆葡萄香甜之外的味道……
太白湖白鷺
這不是長在《詩經》里的蒹葭,而是長在太白湖岸的蘆葦。只見這一襲素衣的蘆葦,長長的衣袂舞起滿袖清風,似有了遙遠的夢意。
就在我的矚望與凝視中,一只白鷺飛了過來,垂下翅膀,落在一襲素衣的蘆葦里。
像淡去的夕照里飄來的一縷流云,或閃爍的波光迸出的一裊水影;遠來的白鷺垂下翅膀,站在如詩如夢的蘆葦里,引頸而立,又若有所思,輕輕梳理自己的羽毛。
這時,夕光悄悄避開了風的追蹤,躡行于水上。湖水綠得更為深沉,默默無言,夕光亮得更加迷離,靜靜無語,獨見湖光夕照里那一片毛羽的潔白,這不同于霜或雪顏色的潔白羽毛、這一種純凈柔和的白的羽毛,在碧水泱泱、蒹葭蒼茫處白得格外亮麗,將太白湖的寂寞刻畫得更加耀眼、醒目。
對于時間來說,我與這只白鷺或許是偶然而短暫的相遇,但對于眼前碧水泱泱、蒹葭蒼茫的太白湖來說,白鷺可不只是白鷺啊,而是一處風景。
福白菊茶
在我的味覺里,這福白菊茶其實就是一種敬意。
不是嗎,在這個被風吹得越來越瘦的秋天,當我將這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黃的福白菊泡進杯子的水里,白色的水似也在靜靜地開放,開成一片山野。
豈止如此啊,甘醇的清香自白色的水底驟然升起,穿過塵世物質的喧囂,將它蘊藏心底的心思說與我聽……
斟滿茶杯。
端在手中,看在眼里,真有點不忍心飲之。
不只是福白菊呈現的花容之嫵媚,亮灼我的眼,也不只是福白菊守望季節的承諾,搖曳我的心,只因福白菊水里復蘇的生命所散發出的芳馨,那芳馨所散發出的質樸而繽紛、雋永而靈動的款款深情,讓我不敢貿然觸動。
頷首微笑,我捧起茶杯,細斟慢品。
細斟慢品,其實就是一個過程。說白了,無論喝或者品,無非就是讓茶水從一個容器流入另一個容器的過程;但對于福白菊這種藥膳佳肴、飲中極品來說,恐怕就不僅僅是從一個容器流入另一個容器的簡單過程。
其實,品茶的這個過程,品的是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喝的是福白菊雋永而靈動的款款深情。
護林者
又一個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薄霧,灑在這片蔥郁的樹林上。
迎著第一縷陽光,他肩扛一把陳舊卻又充滿傳奇色彩的獵槍,大步走進這片充滿希望的綠色世界。露水打濕了他的褲腳,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前行的腳步。他沉穩地走著,傾聽著樹林中鳥兒的歌吟,感受著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在他明凈而執著的眼睛里,這里每一棵樹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用自己的方式與它們交流。當他輕輕撫摸著樹干,就像撫摸著自己的孩子,感受著它們成長的力量。
是的,這片蔥郁的樹林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這片土地記得,斧刃曾割裂月光,鋸末雪掩埋過鳥鳴。
后來,封山育林。父親忙在他曾經伐木的地方,在樹樁與樹樁之間播撒懺悔的種子,并囑咐他好好守護這片新生的樹林。如今,他沿著父親踉蹌的足跡,將年輪的密碼重新編織成一片樹林;當曙光漫過新抽的枝丫,他終于讀懂父親臨終前在樹皮上刻下的符號——那不是伐木的標記,而是重生的圖騰。
由此,他將自己當成一棵樹,站在樹林里,一任黑色的衣襟包裹忠誠與責任;未經梳理的頭發蓬松著壓住季節的額角;寬厚的嘴唇上,濃眉下,洞開的槍口始終警惕著,不僅細心捕捉每一絲野火的氣息,更要洞悉攔截每一雙伸向樹枝的手,守護著這片來之不易的綠色希望!
是的。他是伐木者的后裔,也是狩獵者的后裔。曾經,祖父扛著獵槍穿梭于山林之間,那獵槍,曾是狩獵的利器,奪走多少野獸的生命。父親也曾揮舞著斧頭,在山林中砍伐,讓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變得滿目瘡痍。
然而,時光流轉,如今的他,卻用祖父狩獵的獵槍,守護著父親砍伐后又重新栽上的充滿活力的樹林。那獵槍,已不再是殺戮的工具,而是成了守護山林的象征。
坐在綠皮火車上
列車在山間穿行著,緩緩地穿行著。
坐在行進列車打開的窗口下,我朝窗外遠遠望去——
路旁的樹追著列車在跑,樹下盛開的野花以及落在花蕊上的蜜蜂追著列車在跑,不遠處盤山公路上,甲殼蟲似的汽車追著列車在跑,盤山公路邊的村莊追著列車在跑,村莊上空的太陽也追著列車在跑。
驟然,列車穿過一座隧道,又奔馳在一座大橋上。一時間,隧道外嶙峋峭壁和奔流在橋下一往無前的水也急忙追著列車在跑。
到站了。列車緩緩停了下來,我看見那個坐在車窗旁喜不自禁眺望窗外風景的人,這會兒正背著沉重的背囊,悄然下車,消失在那些挑著擔子背著背簍出站的人流中……
綠皮火車,作為某種象征與背景,早已以其緩慢的節奏渲染一個時代的謝幕。然而作為高鐵時代的一個另類,它依然以公益的形式開行在大別山區,以方便沿線群眾出行。所以沿線群眾說,這綠皮火車是方便車,更是扶貧車。
(作者:謝克強,系湖北省作協原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