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文版“介紹”到中文版“圖畫通識”—— ?這套“思想膠囊”為何做了十年
康德、笛卡爾、凱恩斯、霍金……其人其作能為大眾讀者所接受嗎?倫理學、心理學、邏輯學、語言學……這些學科能進入非專業人士的常識范疇嗎?經驗主義、現代主義、女性主義……這些抽象理論能讓青少年看明白嗎?圖畫通識叢書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從2016年首批3種圖書上市至今,該叢書已推出50種,涵蓋哲學、政治、科學和藝術等領域,成為讀者了解相關領域的優秀入門讀物。
老編輯帶新手,老項目練新人
2014年5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簡稱“三聯”)編輯樊燕華提出圖畫通識叢書選題。除了常規的字數、開本、印量、定價等信息之外,內容簡介中提到:這套書引進自英國標志書局的“介紹”叢書(Introducing Series),分觀念、人物和學科三大類。
選題通過論證后,便是購買版權、簽訂合同、翻譯、審稿發稿、排版校對等出版流程。2016年初,《心理學》《倫理學》《啟蒙運動》如期上市,在豆瓣等讀書網站受到熱評,讀者普遍反映“運用大量配圖,盡量做到了學術兼顧生動”“內容精煉,適合入門,即便有些地方看不懂,也能引起對某個領域的興趣”……但樊燕華顧不上多看這些,叢書后續待出品種有一堆事正等著,她一個人忙不過來了。
首批新書上市前,樊燕華就讓有西方哲學專業背景的李靜韜參與進來,為《邏輯學》尋找合適的譯者。“我先后聯絡了四五位譯者做試譯,進行評估,直到最終確定譯者?!崩铎o韜說,這套書的作者均為某一專門領域的學者,每種體量雖不大(譯稿8萬字左右、成書180頁左右),但翻譯起來有難度,對譯者的要求較高,一要有良好的中文功底,二要有優秀的英文閱讀和理解能力,三要有一定的專業背景。
也在這一年,26歲的周玖齡進入三聯,年底開始協助樊燕華處理《柏拉圖》譯稿中的一些問題。“《柏拉圖》是我入行后編的第一本書,印象深刻,可以說是我做書的起點。”周玖齡說。
2018年5月,樊燕華辦理了退休手續。同一年,周玖齡和資深編輯黃新萍正式加入圖畫通識叢書編輯隊伍,一直持續到項目收尾。2023年7月,張亞囡入職三聯,隨后接下了《羅蘭·巴特》一書的全流程編輯工作。“新人接老項目,有點惶恐,但也感榮幸。有幸在這套叢書第五輯加入,成為‘終點站’的守門人之一。”張亞囡說。
按照最初的出版規劃,叢書以每10種為一輯持續推進。李靜韜在第一輯即參與,是《卡夫卡》《時間》《喬伊斯》等書的責任編輯;此后加入的黃新萍編輯了《維特根斯坦》《語言學》《霍金》等,周玖齡編輯了《德里達》《文化研究》等。
從紙面到網絡,他們的交流跨越時空
周玖齡對圖畫通識叢書有很特別的感情,從引領他入行的《柏拉圖》,到自己第一次全流程跟進的《博弈論》,再到后來越來越多的品種,“這套書算是見證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一位老朋友,讓我獲益良多。”他說,“印象最深的是《博弈論》,作者將涉及復雜數學計算的博弈論,用‘圖畫+文字’的方式簡明扼要地向讀者普及,且基本不涉及復雜公式。我此前一直對博弈論感到好奇,通過編這本書,算是摸清了這個學科的基本理念和思路?!?/p>
在李靜韜眼里,叢書的每一本都是開卷有益的小冊子,讓她感覺最有收獲的是和自己專業跨度最大的《時間》。“它匯集了哲學、天文學、物理學、量子力學和藝術理論等學科的知識,編輯的過程非常有挑戰性,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第一次粗略了解了空間的高緯度、相對論中涉及時間的一些假說以及量子物理學中有關的最新知識。”李靜韜說。
《羅蘭·巴特》的編輯過程讓張亞囡“非常難忘”?!鞍吞氐乃枷胍曰逎酮毺刂Q,但本書通過‘符號學+生活化’插圖的破壁式解讀,將抽象理論轉化為摔跤表演、時尚符號等生動場景。這種舉重若輕的幽默感,也正是叢書的靈魂。”張亞囡說,“我與譯者鞏可欣反復推敲術語,希望找到學術嚴謹性和閱讀通俗性之間的平衡?!?/p>
叢書不僅見證了編輯的成長,也記錄了譯者的變化。《邏輯學》最后確定的譯者是當時在復旦大學科學哲學專業讀研的陳仕偉,又請當時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的鄭偉平擔任校譯,如今兩位譯者已是分析哲學、科學哲學方面的學術中堅?!稌r間》的譯者周曉青接下翻譯任務時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光電子物理博士,現在西湖大學從事研究工作……精心選擇的譯者,讓原書的特征得以精準呈現,實現了“既可入門,也可進階;比教科書好玩,比一般通識硬核”。
書在持續出,讀者也在一批批更新并積極提供反饋。今年5月,豆瓣書友“清新草木灰”評價《心理學》是“非常優秀的一本心理學科普讀物,完全可以作為心理學入門的必讀和首推”,并詳細說明理由:書中內容雖為專業知識點,但絲毫沒有專業壁壘和語言障礙。此外,對已被妖魔化的心理學現象、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案例,還是經典條件作用(巴普洛夫的狗)、操作性條件作用(斯金納的獎懲)、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的社會變量),作者都用科學話語解釋得清晰明了。
叢書搭起中外交流的“知識橋梁”
今年6月,《卡夫卡》《喬伊斯》上市,意味著“圖畫通識叢書”50種出齊,項目收官。“其實,這只是英文原版‘介紹’叢書的少一半。”李靜韜告訴記者,英國標志書局創辦于1991年,“介紹”叢書是該社主打產品,目前品種數已超過100種,三聯精選了其中50種翻譯出版,并以“思想膠囊”為名推出了大小兩種套盒裝。“兩顆‘膠囊’都非常有內涵,濃縮了人類偉大的思想、文化、藝術和科學成果。我們對它的需求量很小,但不可或缺。”
三聯發行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50個品種的總銷量約為33萬冊,銷售碼洋為1100余萬元,銷售前五名的是《心理學》《邏輯學》《凱恩斯》《啟蒙運動》《倫理學》,單品銷量在1萬冊以上的有8種,幾乎全品種都加印了至少一次,多的加印了四五次。
“與投入的時間和費用相比,這個市場成績目前算不上亮眼,但圖畫通識叢書的出版價值首先在于它系統性降低了西方人文社科經典思想的理解門檻,構建起完整的入門知識體系,屬于一種‘知識基礎設施’建設?!鄙睢ぷx書·新知三聯書店執行董事宋志軍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有90多年歷史的出版老字號,三聯一直在進行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規模性的中外文化交流出版實踐,促進文明間的對話和理解,有做了20年的“開放的藝術史”叢書,已出版圖書24種(其中引進19種);還有幾代編輯做了40多年的“新知文庫”,已出版170多種?!拔覀兏鶕陨砦幕ㄎ缓蛢瀯萦羞x擇性地引進,組織專業而穩定的編輯團隊持續推進,保證圖書產品質量。希望通過這些叢書培養一代代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的讀者,為中國知識界的研究和公眾的深層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彼沃拒娬f。

從一個個書稿案卷到一本本書,需要若干名編輯花費幾年、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