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文學之筆描繪生態新畫卷

9月23日,以“幾字彎畔話生態黃河文脈譜新篇”為主題的生態文學活動在寧夏銀川啟動,匯聚來自甘肅、內蒙古、陜西、山西、寧夏五省(區)的50余位作家、評論家及媒體記者,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文學表達,推動生態文學創作與實踐深度融合。
中國作協會創聯部綜合處處長、評論家趙興紅在致辭中談到:“銀川這片土地承載著獨特的生態密碼與文化基因。生態為文學提供養分,文學也讓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她回顧了張賢亮等作家筆下的西部自然書寫,指出生態文學應深入自然現場,洞察變遷,呼喚和諧。
“黃河‘幾’字彎區域擁有獨特的生態稟賦和文化底蘊,當前我們正用文學記錄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寧夏作協副主席閆宏偉說,寧夏文學界一直高度重視生態文學創作,積極組織文學活動,帶領作家深入生態建設一線,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防沙治沙、濕地保護等主題采風創作,用筆墨記錄寧夏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創作了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生態文學作品。
據了解,2023年,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支持下,銀川市榮獲“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稱號,2024年,首屆“美麗寧夏”全國生態散文創作大賽成功舉辦,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全方位展現了寧夏生態建設的顯著成效。
作為全國首個由中國作協與社會文學團體共同授牌的“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銀川近年來在生態文學領域持續發力。本次活動在2024年首屆“美麗寧夏”全國生態散文創作大賽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內容維度,設置文學大講堂、創作分享、實地采風等多重環節。魯迅文學獎得主穆濤主講的《二十四節氣里的中國智慧》為現場創作者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學盛宴。馬步升、呂新、楊瑛等作家則圍繞“生態寫作的實踐與作為”展開交流。?
活動期間,銀川市文聯還與西夏陵、賀蘭山巖畫管理處、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寧夏志輝源石葡萄酒莊有限公司四家單位簽約,合作建立“全國生態文學創作基地實踐點”,為作家提供更多創作支撐。9月24日至25日,作家們分赴白芨灘、閩寧鎮、賀蘭山巖畫、覽山公園等地開展采風,實地感受防沙治沙、生態產業、鄉村振興等實踐成果。?
下一步,銀川市將持續深化與黃河“幾“字彎地區省市的文學合作,挖掘地方生態與文化資源,培育本土創作力量,助力生態文學成為傳遞“美麗寧夏”形象的重要載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