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作家協會舉辦作品改稿會 兩部長篇新作接受專家“集中問診”
9月23日上午,四川省作家協會八樓會議室舉行了一場針對“我眼中的新時代”采風創作項目的研討改稿會。兩位作家羅四維、莫然分別攜長篇小說《重彩》與《裂變》亮相,接受六位專業作家的“集中問診”。此次研討改稿會是四川省“我眼中的新時代”采風創作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遴選了一批優質選題項目予以支持。該活動將從選題策劃、創作扶持等多方面完善系列措施,形成全系統全鏈條為文藝精品創作生產保駕護航的體制機制。

莫然(右)、羅四維在改稿會上
兩部作品書寫核工業與川劇
在改稿會上,詩人、巴金文學院負責人干海兵認為,《重彩》是一部敘述兩代川劇人在時代變革中跌宕離奇命運的作品,作者以懸疑手法設置小說架構,多線條呈現社會轉型期人們的生活形態。《四川文學》編輯、駿馬獎獲得者羌人六評價《重彩》是“一部以川劇傳承與人性掙扎為背景的懸疑犯罪小說”,展現兩代女性命運交織的悲劇。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賈煜肯定了小說的獨特價值,認為它“以川劇藝術為敘事核心,采用雙線敘事,通過一樁刑事案件牽出復雜的人性圖景和時代傷痕”,懸疑線與情感線交織緊密。
干海兵指出,莫然的《裂變》雖是一部尚未完成的作品,但僅就上半部分來說,已經展示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和獨特的文本價值。作品圍繞我國核潛艇從無到有走過的艱難歷程,生動詮釋了三代核工業人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采用多視角交替出現的敘事方式,讓整部作品有層次感、代入性和煙火氣。賈煜指出這部作品的亮點在于“將核工業者的奮斗史以文學形式呈現,具有史料性與文學性的雙重價值”,并采用了第一人稱自述與第三人稱旁白交替的敘事方式,增強了代入感。
專家建議:從文本細節到創作邏輯
對于《重彩》,羌人六提出了五點具體修改建議:糾正文字錯誤、調整情節邏輯、優化章節結構、增加細節描述、深化川劇元素。賈煜則建議調整小說開篇結構,認為“若采用倒敘手法開篇,可更快抓住讀者注意力”,同時注意平衡四川方言的使用。關于《裂變》,干海兵建議,作者對作品主人公的角色把握再精準細致一點,作品還會更加出彩:比如文中大老粗鄭師長的自述過于書面化了,和他的身份性格不太相符,還有就是一些歷史場景的邏輯性有待推敲。賈煜建議作者“適當壓縮背景介紹,加快敘事節奏”,尤其是前期人物引入的部分。同時需要注意科技術語與文學描寫的平衡,以及女性角色的豐富性。
這類研討活動不僅為作家提供了打磨作品的平臺,也為四川文學事業的持續繁榮提供了動力。通過專家與作家的直接交流,作品的藝術質量和思想深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