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我選擇出生2.0》:“殘健融合”探討生命抉擇
一部未來寓言話劇,讓五個“胎兒”決定是否降臨人世,在舞臺上綻放出生命最真實的勇氣與光芒。2025年第七屆星空藝術節的舞臺上,樂意劇團在鼓樓西劇場上演的《我選擇出生2.0》不僅是一場戲劇演出,更是一次關于生命價值與社會包容的深度對話。
由高原編劇的《我選擇出生》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已掌握通過腦波技術與胎兒交流的方式,法律要求父母須在胎兒8個月大時如實介紹家庭情況和個人健康狀況,并回答孩子所有問題,最終由胎兒自主決定是否降生到這個世界。和之前演出的版本不同,此次《我選擇出生2.0》作為升級版,從四個胎兒擴展到五個胎兒的敘事結構,拓寬了敘事廣度和深度。五組家庭、五種命運、五段截然不同的對話,展現了更為豐富的人生課題和生命體驗。
當患有先天聽障的胎兒馬可聽到聾人父母“這樣的人生依然值得過”的告白時,觀眾被這份對生命的熱愛深深觸動;得知自己遺傳基因有嚴重缺陷的胎兒囡囡,則要和她坐在輪椅上的單身媽媽一起面臨人生艱難的選擇……這些故事,不僅是劇中情節,也與臺上演員們真實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受息息相關。整個作品延續了劇團“殘健融合”的核心理念,舞臺很簡單,但充滿詩意和力量,以科幻為殼、人性為核,將觀眾帶入關于生命自主權與存在價值的終極思辨。
升級版《我選擇出生》由導演彭遠江執導,在呈現上更鮮活,也更犀利,原本平行推進的家庭敘事,被編織成相互映照的多棱鏡,呈現出更為復雜多元的人性。形體指導楊帆首度嘗試“殘健融合”的舞蹈編排,以每位演員獨一無二的身體為媒介,舞臺上每個個體都有更強的生命張力。視障唱作人趙晨創作的原創音樂與演出交相融合,由殘障人士和健全人共同組成的樂隊現場演唱演奏,都讓整個演出更具心靈沖擊力,也讓觀眾的情感和思考層層發酵。
樂意劇團是由“泛障別”戲劇愛好者共同創建的劇團,其作品由聽障演員、視障演員、肢體殘障演員和身體健全的演員同臺演出,通過手語、口語、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傳遞情感,現場通過屏幕上的中英文字幕及手語工作人員輔助,為臺上演員提供表演支持,也為臺下觀眾理解劇情提供便利。這種通過藝術實踐超越身體桎梏,共創包容、多元、融合環境的態度,給予不同群體平等參與戲劇創作和表演、快樂且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機會。
《我選擇出生》最大的成功不僅在于劇場里的掌聲、歡笑和淚水,更在于在每個觀眾心中種下包容與理解的種子。同時,在星空藝術節和樂意劇團的努力下,殘障演員也能自信地站在聚光燈下,享受舞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