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選刊》2025年第10期卷首語、目錄

卷 首 語
本期的“新面孔”依然引人矚目。在李浩然的《雄性動物》中,主人公沈特帥的習武史同時也是一個男青年的成長史,他通過對武術神話的解構,以及對武術精神的理解,從對抗到平和,從出走到歸來,最終完成精神上的成人禮。張彤的《折疊篾刀》在時空交錯的敘述中,慢慢揭開一個家庭經久不愈的創傷,曾經的傷痛綿延兩代人,在兩個女兒身上久久回響。小說以一個家庭的微觀史,呈現個體與家庭、個體與時代的復雜關系,同時叩問女性的整體命運和情感困境。《鳳凰木》則以女性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女人在下定“出走的決心”時的艱難和牽絆。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新面孔”拓展選稿視野,首次從網絡平臺上遴選念扎邊桑的《關于海的回憶錄》,小說以個性化的意象完成自我精神書寫,展示出年輕作者的才華。
《拜月記》和《燈火》兩個中篇都很厚重,在足夠長的時間跨度中,勾勒出命運的輪廓和軌跡。《拜月記》講述戲曲世家的如煙往事,然而王松并沒有止于講述一段梨園傳奇,而是以兩個不同的故事版本,設置關于歷史真相的“羅生門”,在對歷史真相的追問中,探討歷史記憶的可靠性、真實與虛構的關系。周瑄璞的《燈火》以朱家三姐妹三十年的命運浮沉,展現了女性頑強生長的韌性和生命力,記錄了普通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奮斗,成為一個時代的生動見證。
《給袁陀螺開車》與《轅門斬子》則充滿市井煙火氣,張翎的《給袁陀螺開車》通過詮釋普通人的生存之道,折射社會生活,深具現實主義力度。《轅門斬子》則塑造了一個生動的父親形象,小說對于現實生活呈現出深刻的洞察力,父權壓迫與父愛深情,理想追求與現實妥協,都在尋常生活中最終找到和解與平衡。
金秋十月,我們將迎來《小說選刊》創刊45周年。45年來,《小說選刊》與中國文學風雨同行,見證了一篇篇文學佳作的誕生,也見證了一代代優秀作家的成長。從新時期文學的復蘇探索,到新世紀創作的多元綻放,再到新時代文學的自信構建,《小說選刊》既是見證者,也是推動者。
《小說選刊》自誕生起便以遴選優秀文學作品為己任。面對生機勃勃的文學現場,面對海量的小說文本,“選”是我們主要的工作,也是“艱巨而有魅力的事業”。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對小說本質及其藝術規律的追問。什么才是好小說?時代和人民需要什么樣的文學作品?選擇的過程同時也是評論和引導的過程,是同歷史和時代對話的過程,我們希望通過精心遴選,努力推動當代文學的經典化,深度參與中國文學的歷史進程。同時,每一次選擇都是對時代生活的一次畫像。我們盡可能地準確、全面、誠實、敏銳,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遴選出足以代表時代的優秀作品。我們希望選出來的作品具有一種典型性,能夠記錄下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每個堅實的足跡,每個動人的聲音,共同組成時代生活的精神史。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文學。我們有幸與這個偉大的時代同行,將會時刻提醒自己,以對讀者負責、對時代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去踐行這莊嚴的使命:把好作品選出來,留下去!
——李墨波
目錄
新面孔
雄性動物 李浩然
選自《小說月報·原創版》2025年第9期
折疊篾刀 張 彤
選自《長城》(雙月刊)2025年第5期
鳳凰木 崔鳳敏
選自《青年文學》2025年第8期
關于海的回憶錄 念扎邊桑(藏族)
選自2025年2月21日《中國作家網》
評論 面目各異的敘述者 劉大先
中篇小說
拜月記 王 松
選自《當代》(雙月刊)2025年第5期
創作談 “掰”出的故事
燈火 周瑄璞
選自《清明》(雙月刊)2025年第4期
土人人 夢 野
選自《中國作家》2025年第9期
黑匣子 王威廉
選自《芙蓉》(雙月刊)2025年第5期
短篇小說
給袁陀螺開車 張 翎
選自《百花洲》(雙月刊)2025年第5期
創作談 互為鏡面的小世界
轅門斬子 南飛雁
選自《北京文學》2025年第9期
巖畫中的羊群 舒 潔
選自《上海文學》2025年第9期
情詩與哀歌 黃丹丹
選自《湖南文學》2025年第9期
大海河流溪 顧 湘
選自《小說界》(雙月刊)2025年第4期
微小說
蒲公英 李海燕
唱戲 安曉斯
荷花塘奇事 黃三暢
正骨 龍 都
一匹跑到麥地里的馬 李德霞
“釣王”封竿 海 華
篇名書法:張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