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我與地壇”北京書市舉辦—— 展呈百年書香 添彩城市文化

2025“我與地壇”北京書市在地壇公園舉辦。光明圖片
當北方暑氣漸歇時,一年一度的地壇書市如約而至——9月12日至9月22日,2025“我與地壇”北京書市在地壇公園舉辦。本屆書市以“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為主題,匯聚全國350余家出版發行與文旅單位,展銷近50萬種出版物和文化產品。書市還舉辦了100余場閱讀文化活動,延續京城書香,為城市文化添彩。
匯集精品書籍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書市專門布置了相關展臺。記者見到,展臺上不僅有作家王樹增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抗日戰爭》等長期暢銷書籍,也有近年來出版的《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無問西東》《車橋 車橋》等新書。
“這本《人民畫報》九三閱兵專輯非?;鸨?。雜志里全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的高清大圖,非常值得收藏?!闭古_工作人員說。
在名社精品專區,中國出版集團旗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等出版社,以及北京出版集團、中信出版集團等多家單位,為讀者帶來了各種精品書籍。北京磨鐵文化集團、中南博集天卷公司、讀客文化等出版機構也悉數亮相,帶來各類特色書籍。
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展臺,不僅有《我們仨(二十周年紀念本)》等易讀的名家散文作品,也有“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等多部大部頭的學術著作展出。
本次書市首設少年兒童外文版名著展銷專區,展出1800余種原版童書,總量超過萬冊,涵蓋低幼、兒童、青少年多個年齡層的讀物。
延續以書會友
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天文、算學、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碩果累累,留下了相應的典籍。本次書市專設“中國古代科技典籍展”,展出了《考工記》《九章算術》《齊民要術》《夢溪筆談》《營造法式》《天工開物》《本草綱目》等50部古籍。
記者見到,玻璃展柜里陳列著明萬歷年間吳興閔氏朱墨套印本《考工記》、清乾隆年間靈巖山館刻本《墨經》等古籍。其中,《考工記》上黑墨印刷的是古代器物制作設計和工藝規范,而朱墨呈現的則是句讀、書的遞藏者對書的評價等信息,一本書在數百年間如何流轉,清晰可見。正如藏家所言,此類古籍“乃天地間一種不可磨滅文字”。
書市的“舊書新知”專區今年繼續擴容,設有“京津冀魯晉古舊書聯合展銷”,由中國書店、孔夫子舊書網、天津市古籍書店等共同參與,集中推出古籍、舊書等超過10萬種。
中國書店副總經理劉易臣介紹,為了配合本次書市,中國書店出版社專門出版了《舊書是美麗的——姜德明書話選》作為配套讀物,助力讀者全方位了解舊書文化。
主辦方希望“舊書新知”專區通過典籍展覽、文化活動和新書出版,延續以書會友的傳統,推動文化記憶的傳承與更新。
突出歷史文化
“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1990年1月,作家史鐵生將《我與地壇》寫定。
“地壇書市不僅延續了史鐵生《我與地壇》的人文精神,更以‘傳承、創新、共享、擔當’為內核,成為推廣優秀作品、培育青年作家、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何向陽如此評價。
書市開幕式上,北京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趙彤介紹并發布了《我與地壇》(2025典藏版)書籍。他說,地壇是史鐵生的精神故鄉,也是一處深刻的文學地標。地壇公園不僅承載著歷史的沉淀,更傳遞著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不僅如此,書市還呈現了多個與地壇、與史鐵生相關的文化產品——北京出版集團和北京發行集團聯合推出的《我與地壇》圖像小說以圖片的形式呈現散文所描寫的精神世界;王府井書店設計的可以固定在肩膀上的毛絨“地壇鴿”讓鴿子成為伴讀的伙伴;各地書店設計的地壇文創地圖、地壇絲巾等讓地壇作為一種文化要素融入生活。北京書市正以多元姿態吸引著年輕人,古舊書市場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