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綠道最美,不接受反駁
2024年2月至7月,我在大灣區(qū)的南沙灣小住。這期間,或早或晚,或晴天或陰天,我在廣東的萬里碧道上騎行過多次。這萬里碧道其實是由分布在廣東各地的不同綠道組成的。我騎行過的綠道有:南沙灣綠道、明珠灣綠道、深圳灣綠道、香洲灣綠道、拱北灣綠道、大鵬灣綠道、松山湖綠道和蕉門河綠道。
每次騎行時我都會瞬間想起我們的東湖綠道,并把這些綠道和東湖綠道比較一番,然后對同行者說:“還是東湖綠道最美,不接受反駁。”
當然,我不是說這些綠道不美。這些綠道也很美,比如南沙灣的慧谷堤綠道、深圳的大鵬灣綠道,還有東莞的松山湖綠道,都很美。尤其深圳灣綠道,可以說美不勝收,騎行體驗相當好。但跟東湖綠道比起來,我總覺得還是差那么一點(也許不止一點)。可以說,我們在騎行中所期待的美,東湖綠道都有。甚至可以說,它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各種不同需求,是所有騎行者、跑步者和徒步者的天堂。
退休后的頭兩年,因為突然多出許多需要打發(fā)的時間,我?guī)缀醢褨|湖綠道的每個角落都騎行了不止一遍。最開始是湖山道,從一棵樹騎到千梅引:當我愛我的生活時,我要從一棵樹騎到千梅引。當我埋怨我的生活時,我也從一棵樹騎到千梅引。然后是磨山道、湖中道和湖林道。最后是彩葉道、白馬道和郊野道。還有森林道及馬鞍山公園里的各條小綠道,我都騎行過。迄今為止,我尚未騎行過的只有聽濤道和書香道。聽濤道是因為曾經(jīng)徒步多次,而書香道是因為開放時間不長,我還沒來得及去騎行。
我至今記得我第一次騎行到鷹嘴湖灣和清河橋的情景。從植物園旁的小村道穿過去,經(jīng)過一片茂密的綠竹林,一大片開闊的湖面突然展現(xiàn)在眼前,就跟看到海一樣。所以我在《磨山以東》這首詩里寫道:“我能叫它東湖海嗎?我就叫它東湖海吧。”那種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太治愈了。然后向左過碧波橋,過湖上棧道,再過磨山東門,就到了清河橋。站在橋上向西看,是磨山以及與磨山隔湖相望的落雁島。向東看,是森林公園的太漁山和吹笛山。不管向西看還是向東看,湖水永遠浩蕩,山巒永遠沉靜。湖山對望,仿佛湖不再是湖,山也不再是山,而是萬物相愛的大禾場。有一次站在橋上我甚至妄想:“我若有足夠的信心,是不是就可以徒步東湖海,從鷹嘴灣直達彩云棲居的太漁山呢?”
第一次在森林公園騎行的時候是初夏,綠道兩邊的山坡上開滿大片大片的小飛蓬。后來寫《東湖初夏》時想起這個場景,就寫下了這句:“小飛蓬再度舉起她們的花,像舉著一場雪。”
東湖綠道的美當然遠不止于此。跟廣東的萬里碧道比起來,我覺得它起碼還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肯定和贊美。
首先是沿途有山有水。除了知名的山,如珞珈山、磨山,還有默默無聞的山,如風箏山、斧頭山。有大湖泊也有小池塘。沿著郊野道騎行,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小池塘,每個小池塘都標上了編號。有一段時間我常常一個人騎行。每次從團山路出發(fā),過磨山,再經(jīng)湖濱濕地,騎到T16號池塘就回轉。池塘邊默默佇立著一棵高大的老梧桐樹,初夏時它一樹蔥翠,暮秋時它一身金黃。每次騎到那里,我都要停下來,舉起手機,拍幾張它的照片,仿佛在以我(一個人)的孤獨,回應它(一棵樹)的孤獨。
有日出有日落,有朝霞有晚霞。除了書香道上著名的凌波門日出,磨山道上的鷹嘴灣日出和清河橋日出,也是非常壯觀和壯美的。
有春花有秋葉。在春天,沿途盛開的櫻花和桃花,有如彩云飄落。在夏天,湖邊的淺水及沿途的池塘里,開滿各種品種和顏色的荷花。而秋天則是滿目彩葉:水杉、池杉、落羽杉,烏桕、梧桐、無患子,都黃了,或是紅了。所以我在一首詩里問:“東湖的暮秋像一片黃葉。葉子這么美,你還要去看花嗎?”
有直路有彎道,有上坡有下坡。若你在磨山南麓騎行過,你就知道,東湖綠道的彎道會帶給你怎樣的驚喜和驚訝。若你在郊野道騎行過,你就知道下坡的時候有多輕快和爽快。我有個朋友每次下坡時都要高喊一聲:“加速度。”然后猛踩幾下踏板,再輕捏剎車,風一般地滑下去。
還有風格各異的橋。比如湖中道上的雁歸橋。天氣好時站在橋上往南看,可以依次看見珞珈山、楓多山、南望山和磨山。郊野道上的鵲橋(位于落雁景區(qū)入口處),據(jù)說是全國最大的鵲橋。我每次騎行經(jīng)過那里,都要轉過頭去深深地看它一眼。聽濤景區(qū)有歷史悠久的落羽橋、荷風橋,桃花島和白馬道上有落成不久的儷人橋、星光橋和銀河橋。沿著落雁路騎行到葉家灣的時候,我就喜歡站在銀河橋上俯拍那一大片荷葉、荷花,和湖面上那一閃而過的夕陽。而春天騎行到太漁橋,我一定會站在橋上,遠遠地拍那大片金黃的油菜花。
有城市有村落。我騎行時常常經(jīng)過的村莊有:東頭村、梨花村、湖光村、大李村、李家大灣、葉家灣,還有些不知其名的小村莊。有一次騎到李家大灣時突然好奇心大發(fā),于是就從綠道拐進村子,沿村中小道一路騎下去,就看到了那所在武漢存在多年而我從不知曉的以西藏命名的中學:武漢西藏中學。而從落雁路綠道進入湖光村,村子北面的大魚塘,作為規(guī)劃中的東湖綠心,水質清澈,水面遼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有大島,比如湖中道上的湖心島和郊野道上的落雁島;也有小島,比如在白馬道騎行必須經(jīng)過的桃花島和璀璨島。有濕地還有花海。春天有油菜花海,秋天有向日葵花海。我曾經(jīng)一個人反復從吹笛景區(qū)的油菜花海騎過:“此時春水蕩漾,油菜花開滿東湖東岸,就像黃金在人間舞蹈,就像恩典臨到了吹笛山和我們的暮年,這金色的傍晚值得我以少女的心情活著,并且活得像一只東湖的鷺。”
而郊野道沿途,既有修剪整齊的草坪和灌木,也有自然生長的雜草和藤蔓。有花圃也有菜地。我曾多次在綠道或綠道旁的菜地里,購買菜農(nóng)剛從地里拔出的蘿卜、帶著露水的青菜和掛著白霜的紅菜薹。
有自然景觀,有人文景觀;有植物園、水生生物館,還有動物博物館和濕地科普展示館,以及配套齊全的各種服務驛站。更重要的是,東湖綠道有四季,夏天有林海,冬天有雪原。無論如何,這是廣東的萬里碧道不可能具備的。
還有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騎行者。在我騎過的所有綠道里,我從沒見過那么多人同時騎行的壯景。我每次騎到湖中道時都要小心翼翼。尤其全景廣場那一段,永遠熙熙攘攘,比熱鬧的街頭還要熱鬧。
寫到這里,我忍不住要向東湖綠道的設計者、建設者和維護者們致敬。我騎行過的每一段綠道都非常干凈,即使是偏僻的地段。那是因為清潔工們在終日清掃。一個清潔工負責一段綠道,所以他們上班時是很孤單的,可能一整天都沒人跟他們說話,尤其在郊野道上。有時我看到年齡與我相仿的女工,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路邊休息,我就會停下來跟她說一會兒話。
數(shù)年來,我在朋友圈不厭其煩地發(fā)布東湖及我在東湖騎行的照片,我的數(shù)位外省朋友就是在看了我的朋友圈后,來東湖旅游并騎行的。
我在南沙灣小住的幾個月里,每次有人問我最想念武漢的什么?我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東湖。我想立刻回去騎行,騎到哪里是哪里。”
“東湖這么大,有沒有一枝花,是因為我的贊美而開的呢?晚霞這么紅,也不會有一片云,是因為我的贊美而紅的。可是我還是要贊美。因為贊美是我的需要,不是東湖和晚霞的需要。”
但是東湖的美是獨立存在的,東湖綠道的美也是,它并不依賴于我們的贊美或騎行而存在。我們贊美或不贊美,我們騎行或不騎行,它都在那里,一年四季,周而復始。
【華姿:湖北作家,主要著作有《花滿朝圣路》《自潔的洗濯》《兩代人的熱愛》《一個人的田野》《在愛中學會愛》《在愛中行走》等。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長江文藝散文獎、屈原文藝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