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與大地之間的詩心跋涉——評《秋山芒絮》
又一個寂靜的夜晚,微風輕撫,當我再次翻閱韋其麟的詩歌,仿佛隨著他的文字穿越時空,置身那片充滿詩意的天地。每每讀到《百鳥衣》,仿佛看到一對有情人化身為銜著彩虹的鳳凰,在紙頁間振翅,羽翼抖落星光,點亮浩瀚蒼穹。翻閱《尋找太陽的母親》,又仿佛聽見紅水河的波濤在詩句間奔涌,將壯民族古老的傳說鍛造成鏗鏘的韻律。讀《童心集》,又似一泓清澈泉水,流淌著純真與善良,洗滌塵世的浮躁與喧囂。在韋其麟的詩歌世界里,既有山川的壯麗與雄渾,也有溪流的靈動與溫婉,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自然之美,讓讀者的心靈在靜謐中得到滋養。
作為一位從事70余年“業余寫作”(韋其麟語)的壯族詩人,韋其麟的文學貢獻在于對民族民間資源的轉化和對中國傳統詩歌美學的繼承,為當代詩歌提供了具有極高辨識度的詩歌文本。長詩《百鳥衣》大量使用賦比興手法,將壯族民間故事中的浪漫元素與詩歌賦比興傳統完美融合,使故事在生動敘述中展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綠綠山坡下/清清溪水旁/長棵大榕樹/像把大羅傘。”詩中以比興開篇,給古卡生長的環境涂上一層美麗的色彩。這種對傳統詩歌手法的嫻熟運用,不僅傳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精髓,更賦予民間故事新的生命力。古卡與依娌早已超越民間故事原型,化作反抗壓迫的自由符號——當古卡射穿土司的牢籠,箭鏃上閃爍的不僅是愛情和勇氣,更是整個族群對尊嚴的千年渴求。《鳳凰歌》中的達鳳,在革命的熊熊火焰里化成翩飛四方的鳳凰,更是壯鄉在革命烈焰中涅槃新生的隱喻。那些被神化的動物意象,比如會說話的烏鴉、流淚的蟒蛇等,都是壯民族萬物有靈觀的現代轉譯。
韋其麟的詩以對民族命運的深刻思考和鮮明的理性思維呈現出一種哲理風格,在對人生的各種遭遇,社會人間的善與惡、悲與喜的書寫中,體現出深沉的國家認同意識。他的詩歌創作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與思想深度,超越地域與民族的界限,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為中國民族文學乃至中國當代詩歌的發展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韋其麟始終葆有一顆純粹的童心,這讓其詩歌始終綻放出獨特光芒。步入晚年以后,韋其麟的詩歌創作進入更為成熟和深邃的境界,有著既矛盾又和諧的特質。歲月的積淀并未消磨他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詩行里既有歷經滄桑后的睿智哲思,也不乏孩童般對萬物的欣喜與驚嘆,以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探索人性的幽微和生活的復雜。這些采擷自生活深處的詩歌,猶如夜空中閃爍的辰星,既有成熟的光輝,又透著未經世事雕琢的純真。2021年,我在編撰《韋其麟年譜》時,他整理并復印給我一本寫于1995年之后的詩作集子。2024年的某天,我去拜訪他,閑聊中他談到想把這本詩集出版的想法。經過多方聯系和努力,與廣西民族出版社達成意向,于是便有了這部詩集《秋山芒絮》的問世。“我常跋涉在夢的荒原/背上馱著小小的行囊/遍野的荊叢布滿亂石/蹣跚的腳步踉踉蹌蹌。”(《行囊》)韋其麟將歲月沉淀的智慧與熾熱的赤子之心凝結在詩集中,仿佛一幅跨越時空、情韻悠長的畫卷,引領我一同在蒼穹與大地之間進行一場詩心的跋涉。
“空寂的秋山不僅僅是安靜/也有藤蔓欣欣前行的足音”,“滿坡的芒絮欣欣飛揚/何等純樸美好的景象”,一首《秋山》,一首《芒絮》,從童年故鄉秋天的山上飄來的芒絮,直飄到詩人人生之秋的嫻靜歲月里。韋其麟在《后記》中稱這些詩歌為“習作”,只是“以詩的形式記述所思所感的文字”,毋寧說它們都是韋其麟內心的獨白,其中有傾心的喜悅、艱澀的訴說,也有樸素的祈愿和幻想,是對生活、自然、人性的深刻洞察與深情禮贊,猶如一顆顆散落在時光長河里暗自發光的珍珠。
如果說《百鳥衣》《尋找太陽的母親》《莫弋之死》《普洛陀,昂起你的頭!》等詩是蒼穹中神性光輝的閃爍,那么《秋山芒絮》就是大地上人性情思的展現,從中亦可窺見作者在其人生之秋進行詩歌創作的心路歷程。透過《秋山芒絮》中的詩,能真切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眷戀,即便生活中充滿風雨與挑戰,依然能從平凡的日常中發現美好與希望。“奔奔波波又過了一天/莫感慨人情的冷淡/如果給了別人一點愉悅/便增添了世間的溫暖”(《日子》),從這首詩里可以看出詩人對生活有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和豁達的胸懷。他不被日常的奔波所累,也不抱怨人情的冷暖,而是以一種奉獻精神去看待生活,認為只要能給他人帶來愉悅,就是為世間增添溫暖,這種價值觀體現了他內心的善良和對社會美好的期許,體現出詩人超越平凡瑣碎生活,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擁抱世界、關懷他人的高尚情懷。
《高山》《一棵枯樹》《小溪》《野草》《蜻蜓》等詩表達了韋其麟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山川河流、花鳥蟲魚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景觀和生命,而是與人類心靈相通的存在。這些詩也體現了詩人對人性的關懷,他用詩歌去溫暖那些孤獨的靈魂,去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與良知。“縱然永遠沒有芳草的美名/也為來春禿山播一片春光”(《芒絮》),在這一首首詩中,我看到詩人的責任與擔當,他以樸素的姿態詮釋生命的意義,用文字為我們構建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精神家園。
“孑然挺立荒漠的曠野/是大地一道優美的風景。”(《孤獨的樹》)致敬韋其麟,亦致敬所有在詩歌道路上執著前行、心懷熱愛的人們,愿讀者在翻開這些詩頁時,能夠看到韋其麟在蒼穹與大地之間跋涉的詩心,能夠在這詩的世界里尋得心靈的慰藉與力量。
(作者系南寧師范大學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