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來源:人民日報 | 楊慶祥  2025年09月01日08:21

    在我的故鄉皖西南一帶,七夕節應該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傳統節日了。春節盛大無比,是一年之中的重中之重,元宵節是春節的終幕,吃了元宵,鬧了花燈,燒了草龍——故鄉一帶正月有各種游龍的隊伍,走街串巷舞龍收取彩頭,龍有紙質、布質。又有不甘寂寞的小孩七八人或十余人,用稻草扎成草龍,跟著起哄,故鄉的老輩稱之為“草龍”,以為最接近龍的真身,往往禮遇更高。一年之計在于春,如此新一年的勞作就要開始了。然后是清明節,杏花春雨,祭奠祖先,吃蒿子粑粑,為即將到來的盛夏蓄積地氣。五月是端午節,采艾草,游龍舟——只有在經濟特別好的時候才有余力造龍舟游龍舟——大部分的時候,也就是吃一頓較為豐盛的午餐而已。再往后是中秋節,吃月餅,獻月亮,每個孩子把一塊大大的圓月餅用紅繩串好,掛在脖子上,等一輪滿月升起時,大家一起逐月奔跑,將月餅舉起,重復高喊:“月亮家婆,你吃大邊,我吃小邊。”往往要鬧到下半夜才不情不愿地回家,當然,那大大的月餅也就自己獨享了。如今想起來,這是故鄉最質樸的獻祭,彼此都沒有要求。除此之外,中元節敬鬼,重陽節尊老,也都各有程式。唯獨七夕節,就在歲月的流轉中不聲不響地過去了,沒有獨特的食物,沒有約定的儀式,甚至都不會被人提起。

    我最早對七夕節的了解,來自夏夜觀星。在炎熱的晚上,我故鄉的習慣,是無論男女老少都一人一張竹床,在湖灘上次序擺開,湖水微瀾,湖風輕拂,抬眼滿目星河,璀璨光芒。有一天晚上,父親一時興起,遙指星空,教我識別星座,心宿二,天津四……天上的銀河和地上的大湖交相輝映。其中最醒目的,當然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我記得父親興致盎然地說,你看那牛郎星左右都有兩顆小星,那就是牛郎和織女的兩個孩子,牛郎正挑著他們拼命追趕織女呢。那一刻我并沒有覺得悲傷,而是覺得有趣,織女星在我眼中幻化為扭頭張望的女性,我甚至覺得她的長相應該跟姑姑們差不多,牛郎星則幻化為叔叔或者舅舅的模樣,他挑著擔子,正全力以赴地飛奔……這兩顆大星伴我度過了童年的很多個夏夜,我的仲夏夜之夢,就這樣在湖水和星光中漸漸遠去了。

    如此說來,七夕恐怕是與星象最密切的一個節日了。在流行的說法中,中國人是農耕民族,面朝黃土背朝天,見土地時多,看星空時少。哲學家康德所謂的“心中的律令和頭頂的星空”似乎成了西方人的標配。這一認識其實大謬!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腳踏實地、遙望星空的民族,無論是農耕還是漁獵,通過對天象的觀察來獲得啟示并掌握自然的規律,這一直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在這一智慧的指引下,中國的先民們積累了豐富的天文知識和觀象能力。中國經典哲學著作《易》,某種意義上就是這一觀象的成果結晶。只不過在王權時代,“天授以時”,觀星不是一種審美行為,更是一種政治預測,因此,它們被嚴格地限制在宮廷和官方。但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擋民間對天空和星象的好奇和熱情,并用種種方式將它表達出來。在我看來,牛郎織女的傳說以及與之相關的七夕節,就是星象崇拜與中國普通民眾生活實踐最生動的結合。

    據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有十幾個版本,其演進也有漫長的歷史,這些考據學的功夫可以交給專治民間文學或者人類學的學者去研究。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更感興趣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所內含的敘事模式。弗萊在《批評的剖析》里將文類和季節聯系起來,夏天是傳奇,秋天是悲劇……這背后折射著環境、族群和文學之間的復雜互文。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時空中經久不滅,它也一定隱藏著一套文化的符碼,且與中國人的心靈相契。

    這個故事應該先從牛郎和織女之間的婚姻講起。在人類社會的結構中,無論是古典時代的家族還是現代社會的家庭,婚姻都是其核心構件,它構成了倫理關系的基石。牛郎和織女的婚姻有不同的版本,其中有兩個版本值得注意,一個版本是牛郎和織女本來都是天庭中的一員,只是因為犯了錯誤遭到懲罰才變為凡人,也就是說,他們的婚姻是“前定”的。在這個前定中,世俗生活不過是一場試驗,在獲得原諒之后,他們將重返天庭并恢復以前的身份。這種“前定”的另一個更高階的故事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和賈寶玉,賈寶玉是神瑛侍者,用水澆灌了絳珠仙草,所以絳珠仙草化身林黛玉,要用一生的眼淚來回報賈寶玉。“前定”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原始思維,在先民的理解和想象中,一切都是神意的安排。在另外一個版本中,牛郎僅僅是一個凡人,他因為受苦、善良和勤勞而必將獲得道德上的嘉獎,這種嘉獎最高的形式莫過于他能夠獲得一段在凡塵根本無法獲得的婚姻,織女由此成了被預定的“禮物”。這兩個版本的故事都要求一種“回歸”,也就是重返那個前定的神意時刻。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主體的能動性開始發揮其作用,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話來說,生本能在這里轉化為一種對世俗生活的熱愛——李商隱也許是最早窺見了這一秘密的詩人,他寫下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名句,與熱烈的世俗生活比較,超越的、升華了的生活是多么的乏味啊!當牛郎和織女男耕女織,全身心投入當下的日常生活時,他們就在開始擺脫前定的神格而在向具有主體性的人格轉化。但問題在于,天帝和王母不能允許這樣的主體性無限地膨脹,于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來臨。這一沖突的發生和解決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現代性試驗,這里既有神意和人性,又有自由和枷鎖,古典就如此通向了現代,民間也因此可以作為廟堂。

    毋庸置疑,牛郎身邊的那頭老水牛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一個中介,它既能夠傳達神意,又能預知即將到來的危險,當然,它極富犧牲精神——死后牛皮依然在為牛郎織女提供幫助。我們的先民不吝將最多的期待交付給身邊這一最溫馴耐勞的動物,這幾乎變成了一種心理定式,在每一個中國的鄉村,都有關于老牛和人之間的深情傳說。但我更感興趣的是老牛的通靈性,它為何如此知曉神意?這也許來自一個漫長的建構,文化學者們提供了一個視角,在先民的祭祀中,水牛的額頭花紋因為與星象有相似性,被認定是最有通靈功能的動物。在中國文化中極其重要的“建鼓”,據說必須用水牛皮制成。但無論如何,老牛的能力和努力都不能撼動大的命運走向,它獻出了全部,不過是完成了一個半團圓的故事。

    中國傳統戲曲和民間故事中的大團圓結局,現代以來常常遭到批評。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大團圓是深度契合中國普通民眾的故事模式,在大團圓的結局中,普通民眾得到了極大的精神安慰。我更贊同后一種觀點,我的爺爺、奶奶,我身邊的更多的親人,他們從牛郎織女、天仙配等團圓故事中,獲得了無窮的韌性。

    這是多年后我接受了系統的教育后才明白的道理。有生命力的故事,往往深植于普通人的欲望悲歡,無論是前定還是僭越,民眾在牛郎織女的故事里,看到了生命的趣味和可能。雖然沒有大團圓,但是一年有一次相會,還有喜鵲為此搭橋,這也就足夠寬慰那些善良的心靈了。

    說起來很快就要到七夕節了,真想回到故鄉的湖邊,躺在竹床上,仰望星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牛郎織女和我們共有的鄉愁啊……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麻豆|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精品|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99er热精品视频|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13p|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