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2025年第3期 ?縱覽萬卷書香 深探文明肌理
在文明的長河中,書籍是承載智慧的舟楫,既映照著時代的波瀾,也沉淀著歷史的深邃。翻開一本本好書,如同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于字里行間感受文化的溫度、思想的厚度與精神的高度。夏入尾聲,秋風漸起,正是沉潛閱讀、對話心靈的好時節。本期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精選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科技經管、少兒教育五大類共 29 種佳作,以多元視角、多維知識,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期待,邀您共赴一場深度的知識盛宴。
洞察時代脈搏 深掘文明根脈
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總能在書籍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本期多種好書緊扣時代命題,以理論深度與實踐維度,解析中國發展的內在邏輯。《當代中國政治(增訂版)》從歷史與現實出發,系統闡釋中國政治的本質,總結作為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促進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該書是理解當代中國政治的重要參考。《大河奔流: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故事》則跨越百年時空長河,以 49 個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坐標串聯起從偉大建黨精神到脫貧攻堅精神等的傳承脈絡,通過革命先輩的壯舉與當代奮斗者的身影,讓抽象的精神變得可觸可感。《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研究》圍繞八大維度構建戰略解析體系,深入剖析全面從嚴治黨的價值觀基礎與運行邏輯,為理解這一重大戰略提供了多維度視角。
人文社科類圖書則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洞察歷史、解讀文明的大門。《康震詩詞課:蘇東坡 12 講》以近 20 萬字的篇幅,立體還原蘇軾的傳奇人生——從少年成名到烏臺詩案,從赤壁絕唱到儋州煙火,在詩詞與書畫的解讀中,展現這位文化全才的曠達與卓越。《中國記事(1912—1928)》從西方視角打量近代中國,記錄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重大事件,以及留學生尋路、社會主義思想傳播等歷史細節,為理解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提供了獨特參照。
歷史的回響在古跡與典籍中尤為清晰。《故宮掌門人 1925—1949》聚焦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的轉型之路,講述李煜瀛、馬衡等7位掌門人在動蕩年代守護文物的智慧與勇氣,百余幅珍稀歷史圖片更讓這段歷史變得立體可感。《洛陽:天下之中》則以十章內容解碼洛陽的“天下之中”地位,從河圖洛書的史前文明到隋唐的東都繁華,從佛教道教的傳播到與世界的文明對話,勾勒出這座十三朝古都承載的華夏文明基因。
此外,《科學史源流:經典與人物》串聯起《周髀算經》《幾何原本》等科學經典與愛因斯坦、楊振寧等科學家的思想脈絡,為科學史愛好者提供了系統的知識圖譜。《成語探華夏》依托央視同名節目,通過“物華天寶”“金戈鐵馬”等主題,解析成語中的中國智慧,更附有 53 個二維碼,可直接跳轉至央視頻觀看相關內容,通過嵌入照片、視頻等,將視頻、圖書等內容表達形式聯動起來。
品味文藝精粹 展現精神溫度
文學藝術是心靈的鏡子,本期文學藝術類圖書以多元形式展現人類情感與審美追求。《紫山》(上下)聚焦20世紀90年代遼南鄉村,以三位主人公的情感糾葛為主線,描繪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的精神困境與超越,字里行間滿是鄉村的煙火氣與人性的光芒。
傳統技藝與藝術的傳承在書中尤為動人。《傳統的造琴法 傳統的造弦法》影印古琴家查阜西的經典著作,從歷代琴譜中鉤輯古琴與琴弦制造的珍貴資料,既是文獻的搶救,也為傳統技藝的傳承提供了依據。《中國書法全集80·近現代編·徐生翁張宗祥陸維釗沙孟海卷》收錄4位近現代書法大家的百余件精品,既展現他們對書法史的深刻影響,也為當代書法教育提供了珍貴范本。
藝術的跨時空對話同樣精彩。《最美西方風景畫 100 幅》精選 15 至 20 世紀的經典作品,從浪漫主義的理想憧憬到現代主義的現實探索,讓讀者在畫布上領略自然之美與人文思考。《遇見 吳冠英》則挖掘藝術家不為人知的一面,精選其 6 部連環畫代表作,在線條與故事中探尋藝術成長的軌跡,展現經典藝術的多元魅力。
此外,《不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依托俄羅斯國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館的珍貴檔案,以200余份私信、手稿揭開音樂巨匠的隱秘人生,為理解其作品提供了全新視角;《北小京看話劇》收錄2012至2023年的265篇劇評,從《驢得水》到《萬尼亞舅舅》,字里行間滿是對當代話劇的熱愛與深刻洞察,成為戲劇愛好者的必讀之作。
探索科技奧秘 守護少兒初心
科技與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基石,相關圖書為廣大讀者打開認知新窗口。科技經管類中,《燦爛與輝煌——解碼中國古代科技基因》系統梳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從科學探索到技術發明,從工程設計到現代啟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讓古代科技“活”起來,激發讀者的創新思考。《第三種存在:從通用智能到超級智能》則前瞻性探討人工智能的未來,提出“人工智能 + 人+環境”的復雜生態系統概念,跨學科解讀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藥品帝國:一部公共醫藥壟斷史》則揭開醫藥產業的爭議面紗,回溯從二戰至今醫藥壟斷的形成歷程,引發對醫學倫理與公共利益的思考。
少兒教育類圖書則以溫柔筆觸守護成長。《小故事大哲理——信語心言》精選 30 則成長故事,以“來信—回信”的書信形式,由余心言爺爺解答孩子的困惑,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哲理在故事中自然流淌。《樹的秘密生命》通過圖畫小說講述林務員與森林的故事,以萬物有靈的視角展現樹木的奧秘,在詩意中傳遞自然保護的理念,讓孩子在閱讀中愛上自然、尊重生命。
無論是解讀時代的厚重、品味藝術的璀璨,還是探索科技的未知、守護成長的純粹,一本本好書如同一扇扇窗,讓我們在閱讀中拓寬視野、豐富心靈。在快節奏的生活里,不妨靜下心來,與這些書籍相遇,于文字中汲取力量,讓知識成為照亮前路的星光。
主題出版
(3種)
《當代中國政治(增訂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該書旨在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出發來把握中國政治的本質,提出通過現代民主政治的建構和實踐來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格局。
《大河奔流: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故事》(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該書集結學者智慧、作家情懷,深掘中國共產黨精神的豐富礦脈。書中不僅記錄了精神的傳承,更通過革命先輩保家衛國、救國救民的壯舉,和平時期農林、經濟、科技、文藝等戰線奮斗者的身影等,將抽象的精神具象化,讓奔騰的精神長河浸潤中華
《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研究》(研究出版社)全書圍繞戰略目標、環境、指向、布局、重心、抓手、主體和保障等八大維度,精心構建了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價值觀基礎、總體框架、核心要素和邏輯體系,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深入、多維度的戰略解析。
人文社科
(12種)
《康震詩詞課:蘇東坡12講》(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以深厚學養和生動講述,解讀蘇軾生平細節與詩詞文章書畫,展現其卓越的文學成就、藝術成就和曠達的人生態度,讓讀者領略這位文化全才的獨特魅力。
《中國記事(1912—1928)》(人民文學出版社)該書從西方視角觀察1912~1928年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乃至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西方觀察家記載中國社會現實,讓西方世界聽到了中國人民的聲音。
《教育改變了什么?》(商務印書館)該書通過整合教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證據,從受教育者個體成長發展的角度,嘗試揭開教育能否改變人生以及如何改變人生的秘密。
《科學史源流:經典與人物》(商務印書館)這部有關科學發展脈絡的文集,題材涵蓋古代科學經典、科學發展鳥瞰,以及現代重要科學家評析。全書分為“科學經典與史論”與“科學家評析”兩輯。
《故宮掌門人1925—1949》(中華書局)從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溥儀出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到1949年間,風雨飄搖中的故宮見證了李煜瀛、莊蘊寬、趙爾巽、江瀚等7位掌門人的智慧與勇氣。他們和千千萬萬有識之士為保護故宮和中華珍貴文化遺產,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天下文明:紫禁城規劃思想與古代中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作者對紫禁城中的平面規劃與營建制度做了深刻的分析與闡釋,指出紫禁城雖然創建于古代中國的晚期,但它的建筑制度源出上古之天文與人文,直通農業文明的原點,其所承載的知識與思想體系,乃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
《斯人斯土:費孝通的一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這是呈現費孝通獨特一生的傳記。一輩子以“秀才”自居的費孝通,在為人為學為政上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其眼睛總是看著世界和中國,心里裝著學術、學生與百姓。
《道義與天下:中國知識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與當代塑造》(東方出版中心)這是一部系統梳理中國知識分子精神演變歷程并探討其當代意義的學術力作。全書對知識分子的歷史角色、精神品格和文化意義進行了細致梳理,展現了作者對知識分子作為思想引領者和道德擔當者的深刻理解。
《洛陽:天下之中》(華文出版社)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該書用十章內容講清楚了洛陽為什么是天下之中。
《紀連海品三國》(全4卷)(現代出版社)作者以三國人物作為切入點,用一個個人物命運展開那個風云際會的時代。全篇沒有臉譜化的忠奸好壞,設身處地深入到歷史情境中,使其從演義、小說的刻板印象中鮮活起來,變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
《中國時日:古人的月令禮儀與衣食娛樂》(現代出版社)該書全面而細膩地介紹了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歲時節令、別具一格的衣食住行以及深具地方特色的風土民俗等內容。這些傳統的生活方式既承載著人們對過往歲月的深情回憶,也凝聚著祖輩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成語探華夏》(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該書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語探華夏》節目編寫而成,分為物華天寶、金戈鐵馬等六期,每期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設置探本溯源等環節,通過消消樂、連連看等題目引出成語,由單霽翔、康震、蒙曼等嘉賓對成語進行精彩點評。
少兒教育
(2種)
《小故事大哲理——信語心言》(現代教育出版社)該書精編了30則關于兒童成長的溫馨小故事,采用書信這一獨特載體,巧妙融入道德智慧與人生哲理。書中的小故事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孩子們的真實家庭、校園、社會生活中取材。
《樹的秘密生命》(天天出版社)這部圖畫小說講述了有關地球自然世界的基礎知識,并通過萬物有靈的一種感人而愉快的沉浸式感受之旅,揭示了樹木世界的新視野。
文學藝術
(9種)
《紫山》(上下)(人民文學出版社)這部從人的道德難題和精神困境入手,探索人類精神超越如何發生的農村題材小說,細膩描繪時代波瀾中鄉村的煙火圖卷、濃郁的風俗傳統,人性與情感在束縛與掙脫中散發的光芒。
《傳統的造琴法 傳統的造弦法》(中華書局)該書是對現代著名古琴家查阜西《傳統的造琴法》和《傳統的造弦法》兩部著作的錄排和影印。兩書均完成于1957年,旨在為當時工人造琴、造弦提供理論上的數據參考,具有重要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
《最美西方風景畫100幅》(人民美術出版社)該書精選自15世紀至20世紀的藝術杰作,展現風景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魅力與發展脈絡。收錄作品不僅體現藝術家們對自然的獨特見解和情感表達,還反映風景畫作為文化交流媒介的重要性。
《遇見 吳冠英》(連環畫出版社)該套書精選吳冠英的連環畫代表作6部,集結在3冊書中,分別為《古都》《楊樹的眼睛》《兩尊雕像》《溫莎的風流娘們》《帶閣樓的房子》《邦斯舅舅》,書前設置藝術家介紹、評價文章。
《不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人民音樂出版社)該書俄文版首次披露俄羅斯國立柴科夫斯基故居博物館珍貴檔案,史料經資深專家嚴謹破譯與復原。200余份私信、手稿、照片、遺囑等原始文獻,揭開這位音樂巨匠的生存圖景、隱秘社交與情感世界。
《歲月滄桑(精裝)》(東方出版中心)為紀念首印10周年,“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之終卷推出特別精裝版。作者選擇沈從文、梁漱溟等作家、學者在1949年至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期的生命歷程進行回望,重現那個年月的社會風云、個人命運遭際以及精神的波瀾。
《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收藏中國陶瓷圖錄》(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系大維德爵士第一次將其所藏的宋、元、明、清歷朝宮廷瓷器展示于世界的圖冊,精選其所藏宋至清代瓷器240余件,精印彩色及黑白圖版180幅。
《中國書法全集80·近現代編·徐生翁張宗祥陸維釗沙孟海卷》(榮寶齋出版社) 《中國書法全集》系列叢書計劃出版100卷,目前已出版80余卷。本卷為近現代書法大家徐生翁、張宗祥、陸維釗、沙孟海卷,收錄了幾位書法家百余件書法精品。
《北小京看話劇》(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該書為戲劇評論自媒體“北小京看話劇”的文章結集,收錄2012年至2023年11年間北小京創作的主要戲劇評論著作。作者對10余年間在中國大陸上演的戲劇幾乎都有涉及,265篇劇評按時間排序。
科技經管
(3種)
《燦爛與輝煌——解碼中國古代科技基因》(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有限公司)該書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古代科技的起源、發展和轉型,以及在全球化時代下中國科技的傳承與創新,揭示中國古代科學的精神內核。
《第三種存在:從通用智能到超級智能》(中譯出版社)該書是一部全方位、多維度探討人工智能歷史演變、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專著,具有跨學科、講歷史、重實踐的特點。
《藥品帝國:一部公共醫藥壟斷史》(中譯出版社)該書講述了一個關于醫藥壟斷如何形成的故事,再現了人類歷史上極富爭議的斗爭之一:控制救命藥物生產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