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平遙話》在京發布 再現晉商百年風云
山西一位中學校長劉偉波創作的長篇小說《平遙話》新書首發儀式8月21日在北京舉行。
該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平遙古城為依托,以平遙方言為敘事特色,通過小人物的命運軌跡,串聯起近百年的歷史變遷,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晉商文化深處的大門。
作者劉偉波現為太原一中學校長。他在首發儀式上表示,自己生在平遙,長在平遙,自幼深受祖輩故事的熏陶,平遙不僅是一座世界文化遺產古城,更是一座故事寶庫,自己有責任將家鄉故事與文化傳承下去。
平遙古城是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平遙古城為“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
長篇小說《平遙話》新書首發儀式在京舉行。(受訪者供圖)
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在發布儀式上說,《平遙話》是一部生于斯、長于斯的文化小說,也是一部方言體運用成熟的小說。他說,作品成功為方言注入了文化意蘊,讀來倍感親切。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亞麗說,方言也是文化的載體,蘊含著民眾的思維方式和情感密碼,而文學正是方言最好的保鮮劑,希望這本書喚起社會對鄉土文化的關注。
《平遙話》的主人公劉元,是一位出身平凡的平遙孤兒。十五歲進城后,他從伙計起步,在商海中歷經沉浮,其人生軌跡橫跨民國初年、抗戰、新中國成立、政治運動及改革開放等重要歷史階段。
《平遙話》對方言深度運用,不僅章節名如《地兒》《祖爺》《圪撈》等均源自平遙話,敘事中穿插大量方言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