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作家劉同:二十年后 我終于寫完了“成長三部曲”
    來源:封面新聞 | 邊雪  2025年08月25日08:24

    在現實巨大的壓力洪流下,如何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25歲時我還在相信未知的世界,但到了44歲,我現在只相信自己。只是25歲時,我并不知道那個未知的世界就是自己。”這是青年作家劉同的答案。

    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前,劉同小心地拆開放在桌上的一個灰色套盒,綠、藍、黃三本書的封面,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這是《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組成的“成長三部曲”。

    “今天第一次看到這套書,是我最近最開心的事。”劉同摩挲著書脊,告訴封面新聞,“這套書對我有很特別的意義,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的劉同會輪番登場,在書頁間展開跨越時空的對話,很神奇。”曾在縣城仰望星空的勇敢少年,不會想到,照亮無數人的光芒,最初只是為自己點燃的,一團抵御寒夜的篝火。

    寫作最初的幾年里,已身為光線影業副總裁的劉同,常被問道:“你為什么要寫書?誰想看?”直到《誰的青春不迷茫》初版,并在此后的十三年間,被重印106次,他才確信堅持有意義:這些文字曾是他對抗世界的日記,如今成為無數讀者青春的行囊。

    光線影業副總裁、作家劉同。(受訪者供圖)

    迷茫:從縣城到北漂的孤獨之路

    回看劉同一路走來,迷茫始終貫穿其間。

    在小縣城的少年時代,他便借敏感的“觸角”,捕捉著周圍世界的細微變化。父母是醫生和護士,工作繁忙,留給他大片獨處的時光。“那些溫暖的故事和片段,我都寫在《向著光亮那方》里。很多人看哭了,我寫時每篇都哭。”劉同回憶道,“我把困惑和迷茫寫進文字,通過文字找答案。我就找朋友答疑解惑,他們也一定不懂。所以,《誰的青春不迷茫》是我找到自己的書,讓我不那么恐慌孤獨。”

    在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度過的大學時代,讓他第一次直面未來的焦慮。“從大一,我就想怎么找工作。同學們都差不多,為什么選我?于是選擇了寫作,每天寫點東西,把自己寫哭,就覺得真棒。”這份焦慮,不是停滯的借口,而是前行的動力。劉同強調:“很多人把迷茫當不出發的理由。我的迷茫是上路后,擔心有沒有盡頭。先出發,先讓自己上路再說,別考慮結果好壞。”

    初入職場,劉同嘗試銷售,卻視之為“人生噩夢”。“做銷售,所有事都對別人帶來希望,每天圍繞別人生活,沒有自我。崩潰了。”劉同告訴封面新聞:“人生分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只要控制好自己的,別對不可控的抱有希望。”這份覺悟,讓他回歸內容創作。“只要不做銷售,我干什么都行。遇到崩潰,就問自己‘想做銷售嗎’?一切都能解決。”

    北漂的日子,是一場漫長的獨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他描繪了北漂的多種孤獨:“孤獨是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名詞,是多種情緒的化身,是一個人必須要面對的很多事。正在經歷的孤獨,我們稱之為迷茫。經過的那些孤獨,我們稱之為成長。”

    這種孤獨,被劉同轉化成力量的源泉,而他筆下溫暖的文字,如一盞燈,照亮了無數讀者的暗夜。“很多人看這本書看哭,因為它是我成長的不同狀態,也是每個讀者成長會經歷的狀態:迷茫、孤獨、光亮。”

    “我覺得北京混不下去想回家鄉,結果三天就崩潰了。” 劉同告訴封面新聞,“在家鄉要應付人情世故,在北京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能領工資,還是在北京待著吧。”

    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以及對主體性的堅守,夢想的大門,也在劉同不懈努力下,逐漸敞開了。成為光線影業副總裁后,他也在影視行業堅持啟用新人。“流量演員成本高,需要賺更多才能回本。新人片酬低,把省下的錢投入制作和宣傳,只要作品好,性價比更高。”從《左耳》的陳都靈到《誰的青春不迷茫》的白敬亭,都在印證劉同的正確判斷。

    深陷情緒黑洞 寫作成為一種“救贖”

    “以前寫東西,都不是命題作文,我什么都寫,也沒有任何的格式,想寫啥寫啥,今天可以寫200字就寫200字,明天能寫2000字我就寫2000字,總之把我心里最想表達的東西和思考的東西,變成文字寫下來就行。”劉同直言,因為只有變成文字寫下來,它才能成為心里那個明確的答案,“我不寫下來好多東西,腦子一過就過了。所以我會記錄下每一天自己思考的問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看似不起眼的每日記錄,卻如磚塊堆砌,最終落成高樓。2012年,《誰的青春不迷茫》爆火,將劉同推上新的事業高峰。贊譽聲中,一個錯覺悄然滋生:“35歲后,我會被周圍人給我制造錯覺影響,去做完全不擅長的事。”劉同回憶道。“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做什么都能成,也該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這種自我掌控力,在劉同的37歲迎來考驗。當老板對他說“接下來靠你自己了”時,劉同在公司成立新廠牌獨立運作項目。“突然要為所有決定負責,那種感覺很特別。”他停頓片刻,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從那一刻開始。我意識到背后沒有人可‘靠’了,我得為自己所有做的決定負責。”

    試圖滿足外界期待。在為滿足外界期待而偏離軌道后,劉同在不擅長的事情中,崩潰了。

    失眠、耳鳴、斑禿接踵而至。深夜里,劉同向相伴二十多年的光線老板發出絕望信息:“我沒價值了,開除我吧。”那個曾堅信“努力就能被世界看見”的年輕人,深陷于自我否定的深淵。

    切斷朋友圈,遠離紛繁的人際關系,劉同在海南的小漁村里,買菜、寫作、看海,嘗試自我救贖。螢火蟲在夜幕亮起,流星劃過天際,緊繃多年的弦終于松弛。“突然發現,停下來不是墜落,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在這段無人相識“放逐”中,劉同再次找回自己,創作出《等一切風平浪靜》,字里行間流動著前所未有的平靜力量。

    對自我認知的探索,也貫穿劉同的創作。他將《成長三部曲》比喻為三種生命狀態:“《青茫》是‘在文字里找自己’,《孤獨》記錄北漂路上‘獨自前行的舒服’,《光亮》則收藏了生命中的溫暖碎片。”當出版社將三本書組成套裝時,劉同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些年我是在用寫作丈量自己的生命。”

    《誰的青春不迷茫》有個獨特設計:2012年出版時,30歲的劉同在20歲日記后添加批注;2024年再版時,44歲的他又與35歲的自己對話。“三個劉同跨越二十年對話,能清晰地看到人的變化。”他翻開書頁展示,“比如25歲時我堅信努力就有未來,現在明白未來就是我自己。”

    這種坦誠曾讓劉同猶豫是否出版日記。“害怕被人說矯情。”結果讀者反饋卻是:“原來你也這樣。”他由此頓悟:“真實比優秀更難得。”當被問及是否把真誠當武器時,他笑著告訴封面記者說:“真實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撒謊,就像吵架時別人翻舊賬,我能立刻判斷那是不是我說過的話。”

    如今劉同保持著獨屬于自己的創作節奏:每年花幾個月隱居海南漁村。“開車20分鐘才能到鎮上,沒有外賣。”他描述這種生活時眼神放松,“不認識任何人,每天就是工作、吃飯、運動。”

    快節奏的流量時代,在傳媒影視行業二十余年的劉同,保持著一種警惕。“我之前說過讓大家都放下手機,因為拿起手機,就把關注度放到別人身上,你的靈魂都被吸走了。”

    建議年輕人逃離社會評價體系:“如果你決定你的職業,那你就要給自己一個原則,就是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你都應該繼續有心氣,你都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重來一次,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的話,你可以100%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劉同告訴封面新聞,這幾個點很重要,“不要別人一罵你,你就覺得自己失去了信心,你一失敗就覺得自己不能再從頭來過,摔倒了從頭再來的人,更值得被尊重。”

    “我現在也很少對任何事情發表看法,因為每個人都在發表自己的看法。”劉同直言,好好地活著,活給那些相信你的人看更重要。“不需要通過去點評某件事情,獲得別人的認同,只要你還活著,每天很快樂,去分享那些有趣的生活的小的閃光的溫暖的東西,大家看了就會很開心。”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国产精品推荐天天看天天爽|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