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家》2025年第8期丨楊獻平:納溪記
這里是“南中”,或者“南中”與巴、蜀、滇、黔等地的交界之地,此外還有夜郎、滇濮、句町、夜郎、葉榆、桐師、巂唐侯等十多個古國。古代的西南地區,群山密林,河流遍布,煙嵐霧幛,鳥獸匿藏,其中也生活著諸多的人群和部落,司馬遷《史記》記載說,“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自巂(涼山州越西縣)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逼渲械墓i都,便是今天的納溪,其境內流水湯湯,曲折彎繞的永寧河,發源于昭通市威信縣交界處尖山子,不僅是長江上游段之川江支流,也是由巴蜀之地通往夜郎古國等“西南夷”的必經之地。
每一個地方的行政變遷,都和歷代王朝的政治版圖劃分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也是一種幸運,在漫長的農耕漁獵時代,分散性的生存繁衍之外,采取合作的方式,總是具有很多的優勢和益處。而三國時期諸葛武侯的到來,使得納溪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據《永樂大典·瀘州志》載:“納溪,古之有溪,上控永寧界首,下注瀘江,昔諸葛武侯平定云南,蠻夷納貢而出此溪,因名納溪,又曰云溪?!敝T葛亮對于蜀漢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治理和經營成效也是顯著的,《三國志》中說:“(諸葛亮)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可惜的是,諸葛亮不壽,蜀漢國祚也極短,使得一代能臣賢相,也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站在瀘州長江邊上,看無際江水平穩流動,泱泱大水之中,帆船宛如移動的島礁,長天之下,群山迭起,云煙蒼茫,諸多的歷史往事,在山岡溝谷之間隱現,其中不乏震懾人心的黃鐘大呂,更不乏令人安閑清凈的絲竹管弦,當然,也還有茹毛飲血與鼓角爭鳴。從現在的角度看,暗淡與光亮,消失和存在,依舊是自然界兩大永恒主題。大地的每一處,幾乎都有過諸多的文明痕跡,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是其中最為動人的情景。大地上的每一個人群,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比如流傳于納溪乃至云南、貴州等地的竹王降生而后帶領部落強大的故事,還有“夜郎自大”的典故等等,都使得當地的人們感覺到精神和文化上一種豐厚感,還有難以言說的自豪感與悠久意識。
大地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代推一代,一代覆蓋一代的,當然,正因為如此,人和萬物才會持續不斷,也才會代代新鮮,代代都有自己的苦難與幸福,創造與傳奇。對于納溪,我來了幾次,每次都住在瀘天化賓館。這個“瀘天化”,是在朱德元帥的關懷之下,率先建立起來的。
去護國戰爭紀念館參觀拜謁,這座紀念館,原為陶家大院。從其建筑規??矗浛隙橐淮l紳的居家之所。紀念館內,有蔡鍔將軍的塑像和相關展覽。這位蔡鍔將軍,當然也是一個血性與忠勇之人,他對孫中山及其三民主義的認同和始終跟隨,并不只是口號,而是身體力行,衷心擁護與保衛的。
蔡鍔是湖南邵陽人,師從梁啟超和譚嗣同,二者對他的思想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還在上海以及日本的東京和橫濱讀過書。當時的日本,也處在明治維新階段,新的思想和世界變化,他肯定看得清楚。武昌起義爆發,蔡鍔和劉云峰、劉存厚、唐繼堯、韓鳳樓、沈汪度、殷承瓛、雷飚、黃永社立即響應,并成功領導了“重九起義”,因此,威望日隆,但很快遭到了袁世凱猜忌,袁世凱將蔡鍔調到北京,嚴密監視。此時的蔡鍔,則與京城名妓小鳳仙有過一段“艷史”,但這樣做,不過是蔡鍔掩人耳目的無奈之舉罷了,隨后,蔡鍔將軍由天津轉道日本,回到云南,即刻與唐繼堯等人秘密磋商,醞釀起義。
袁世凱恢復帝制,顯然是開歷史倒車。從實而論,袁世凱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作為晚清最重要的一個臣僚,他似乎一直在變法圖強與因循守舊之間搖擺,而兩邊,他都靠攏,但也都不相信。戊戌變法,他出賣“戊戌六君子”,辛亥革命,他出賣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袁世凱的這種行為,從大的方面說,可以看作是封建帝制的回光返照,小的方面則是作為末代王朝重臣的個人野心的突然膨脹。而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等人起義,乃至以武力保衛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當然是順應歷史潮流的。
蔡鍔將軍的歷史功績早有定論,可惜天不假年,護國戰爭之后,蔡鍔因病去世。而今的納溪棉花坡,即蔡鍔領導的護國軍與袁世凱軍隊作戰之地。當年,蔡鍔高舉討袁大旗,率領第一軍至納溪,即在棉花坡與北洋軍展開激戰,但由于彈藥不足,戰斗失利,只好退至蓬溪和宜賓,正在這一關鍵時刻,朱德率領滇軍(護國軍)第三支隊,由貴州畢節前來支援。作戰動員中,面對全體官兵,朱德慷慨激昂道:“我們要消滅北洋軍,打倒袁世凱,就得不怕死,要敢于沖鋒。在戰斗中,士兵退,班長殺;班長退,排長殺;排長退,連長殺;連長退,營長殺;營長退,團長殺;我朱德退,全軍殺。這是鐵的紀律,人人都得遵守。”
這棉花坡是納溪城東的最高點。袁世凱屬下的北洋軍依仗著彈械充足,晝夜不停地攻擊朱德部。1916年2月28日拂曉,朱德帶領80人組成的敢死隊率先沖入敵陣,與北洋軍展開白刃戰。護國軍大獲全勝。這一戰,徹底扭轉了護國軍的頹勢。兩個多月后,袁世凱在北京郁郁而終。護國戰爭全面勝利,朱德自此聲名鵲起,被稱為“護國名將”“滇軍名將”。
1918年3月,朱德率部移防瀘州,兼任瀘州城防司令和四川下川南清鄉司令,時瀘州土匪猖獗,朱德組織軍隊,肅清了瀘縣、納溪、江陽區等地匪患,瀘縣百姓在玉登坪石塔西北角樹建德政碑,上刻“救民水火”四字,并配有百余字碑文;同年12月4日,瀘縣宜民鄉民眾再豎德政碑,稱頌朱德及其所部“除暴安良”之功。
率軍駐防納溪、敘永等地期間,朱德在棉花坡、敘蓬溪(今護國鎮)、牛背石(今豐樂鎮)、白節灘(今白節鎮)等地,與群眾“打玩友”(川劇坐唱)、下象棋,和當地的文人雅士詩酒唱和,留下了諸多的逸聞趣事,至今為當地百姓津津樂道。作為儒將的朱德元帥也在這期間寫下了諸多詩篇,其中一首如下:“中華靈氣在侖山,威勢飛揚鎮遠關;史穢推翻光史冊,人權再鑄重人間;千秋漢業同天永,五色旌旗映日殷;多少英才一時見,忠君愛國應開顏?!?/p>
1926年11月,朱德、劉伯承和楊闇公等人一起,策劃、組織了瀘順起義。
新中國成立后,一批具有工業利用價值的天然氣氣田相繼被我國科學家發現,遂決定在納溪建設天然氣化工廠,在此期間,朱德委員長多次作出指示,并題詞:“掌握綜合利用天然氣的最新技術,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1963年4月1日,朱德視察瀘天化建設工地,在瀘天化辦公大樓前,接見了全體職工群眾。隨后,又視察和了解了我國第一臺天然氣發電機組的運行情況,深入瀘州醫專(現改為西南醫科大學)進行考察,并為該校題詞:“繼承祖國醫學遺產,學好現代醫學科學,為廣大人民服務。”
離開納溪的時候,朱德還用望遠鏡,對著自己當年戰斗過的棉花坡凝望很久。
如今,站在棉花坡上,也能夠深切地體會到朱德元帥當年的心情。這瀘州和納溪,不僅是他一戰成名之地,也是他思想發生重要變化之地。當他去職離鄉,在德國,經周恩來和張申府介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隨后的歲月里,朱德和他的諸多戰友們,為了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為了建設新中國,可謂嘔心瀝血,九死一生,功勛卓著,為人敬仰。
在蔡鍔和朱德的塑像前,我敬禮,再鞠躬,內心思緒澎湃。不由想到,歷史總是相銜接的,每一個人都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看起來無足輕重,但本質上不可或缺。走出護國戰爭紀念館,站在聞名遐邇的棉花坡上,環視這草木蔥蘢,翠鳥鳴唱的高地,當年的炮火已經消隱在了時間深處,可朱德等人的戰功和偉大情懷,卻始終是天地之間的一種明亮音符,閃耀和跳動在晴空大地之間。
歷史總是向前的,而歷史卻是我們每一個人最強大的精神背景,在納溪的大地上連續行走之間,我突然發覺,納溪的地勢是漸次隆起的,到處都是山岡,雖然不怎么高,但看起來連綿起伏,猶如群龍聚會,各姿各態,再加上到處青綠,葳蕤茂盛,使得這一片大地處處生機盎然,正值春天,野花開得肆無忌憚,不管是危崖、田邊,還是草叢、密林,它們都以艷麗的寂寞,在微風中搖曳生姿,顧盼自如。
到護國鎮茶場,登高遠望,只見大小不一的山坡和山頭上,都是青青的茶樹,在陽光下閃著油綠的光芒。對于茶這種難得的“嘉木”,我始終熱愛有加,也認為,中國古人發現茶這種飲水添加物,簡直是天才之舉,其中包含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等自然主義精神。也覺得,古人對于大地植物功效、樣態等方面的認知,絲毫不亞于科學實驗,這其中所體現的東方智慧,總是叫人浮想聯翩,而且,每一味中藥和“食物”之中,都迸濺著活色生香的詩意以及深刻的哲學思想。
陸羽《茶經》中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試想,在那么古老,尤其是工具落后的年代,古人何以將植物的“味道”,對人體和精神的作用,了解得那么細致和精準的呢?
四川很多地方產茶,但多為綠茶,納溪的特早茶當然是其中之一。而綠茶,普遍被認為是“(清)明前”者為最好,此時的綠茶,在初冬即可萌芽,至春節之后,陽氣抬升,茶尖和茶葉成熟,采摘、炒制之后,當是最好的飲品了。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香味,而且很醇厚,略微發甜。人說,茶場之地,負氧離子密集,也是養生的絕好之地。人在大地上,諸多的事物之間都是相互有聯系的,明著或者暗著,相互之間的氣息都是在不停流轉的,人當然也在其中。坐在亭子上,晴空麗日照耀的茶場微微有些發黑,一行行、一畦畦的茶,雖然不高,但格外整齊,密集而又充滿了和諧的動感。我忍不住大喊一聲,聲音在高低不平的山間,掠著茶葉和茶尖,去向遙遠。路過一位采茶者身邊的時候,我特意蹲下來,端詳她采茶的動作,那茶尖和葉片,在她的手指中脫落之后,轉身進了籃子里面。姿勢雖然笨拙,但卻有著一種樸素的美感。
這護國鎮茶場,還做了一款特早紅茶,名字叫“金絲”,我倒了一杯,看著茶葉慢慢在杯中展開,清亮的沸水逐漸變紅,喝一口,有些澀,繼而變甜,還有一種回甘的味道。我覺得驚奇。在此之前,我也喝過一些川紅茶,口味各異,這種“金絲”紅茶,味道似乎更加醇厚一些,而且耐泡,口感綿甜,且有一種馥郁的香氣。同行的人也十分喜歡,當場購買了一些,準備送朋友。我找到其中一個銷售人員,加了他的微信。也準備買上一些,送給朋友也自己喝。物流的方便,使得諸多的農產品銷售也異??旖?。尤其如同護國鎮這樣的山地,交通不方便,盡管有很多的好產品,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設施和方法,才能使得民眾加強與外界的聯系,無差別地實現互通有無,更緊密地與外面的世界進行聯動和聯系。
距離納溪區政府十多公里的一處山間,有一面湖,名曰鳳凰湖,處在深山之間,碧綠匯集,闊大無比,碧波蕩漾的水面上,不斷反射著太陽的光澤,浪花潔白如雪。看著山中的水澤之地,不由想起毛主席詩句“高峽出平湖”,乘船在其中游弋,波浪滾滾,好像身在大海中一般。湖中島礁眾多,事實上是一座座的小山,上面植被茂密,群鳥聚集,頗有些人間仙境的味道。人在水中,俯身可以看到整個天空,明凈的云朵似乎也隨著漣漪不斷地伸張與抖動,好像仙女的廣袖,神仙的胡須一般。
太陽西斜,我們依舊乘車穿行納溪,溝坎嶺坡,民居散落,大小不一的河流在其中斗折蛇行,時隱時現,帶著一絲明凈的光。到上馬鎮黃桷壩村的時候,看到無數的紅豆杉,不由感覺驚奇。在我的印象中,紅豆杉這種常綠喬木,似乎是很難人工栽種的。后來才得知,四川原本就是紅豆杉的產地之一。此外,還有甘肅、陜西、湖北、吉林、遼寧、云南、黑龍江等地,我也曾在西藏山南勒布溝見到過活了千年之久的紅豆杉樹。這種樹的果實,已經被公認為具有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和預防高血壓等功效。
人類終究還是會在大地上找到挽救自己生命的物質,這也說明,大地與人,始終是一個有機整體,人本就是大地之物,大地也會為所有的生長在其上的事物找到一切所需。面對密集的紅豆杉樹林,面對此景,感恩之情充盈身心。人之為人,有天地庇護與萬物護佑,實在是最美的生存境遇了。盡管,自然也會有災難,但災難的目的,在很多時候也是一種警示或者說另一種意義上的救贖。車子奔行之間,綠樹閃退,青山一峰接著一峰,納溪的大地,在春天里花開錦簇,稻谷瘋長。清溪谷的“花田酒地”里,郁金香、石竹、虞美人等花朵成片開放,在日落的霞光之中,每一朵花都包含了一種令人心醉與愛戀不已的風情。
日暮之際,納溪大地與中國西南區域一起漸漸入夜,燈光在山間,猶如星辰般閃亮,不由得想起朱德元帥當年在此寫下的另一首詩:“天氣清新是巴蜀,時值盛夏山山綠。松風水月清如許,清雅人居暢所欲?!币灿X得,以朱德元帥此詩來概括自己這一次的納溪之行,自然十分恰切。這古夜郎、南中之地,自古就是百草豐茂,山川蘊秀的,也自古以來就是有故事,有傳奇的。盡管很多都成為過往,但天地之間,山川大地永在,河流浩蕩不息,無論遠古還是現在,任何的人事和物候的變遷看起來急速,似乎沒有痕跡,但世上的一切都是相互回環銜接的,不論古今,也無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