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們家的玉米地
強子從鐵柵欄向玉米地的一側倏地跳了下去,雙腳踩在長滿芨芨草的地面上,他見四面無人,便幾步跑進玉米叢,看著那些泛著清香的玉米,他不由自主的就快速掰下五六根,正要彎腰把玉米用外面的包皮捆起來,只聽得柵欄外的人呼喊:強子快跑,護青的來了。說話間,兩個操著河南口音的老漢邊小跑邊嚷嚷著,你們要干啥么,這已經不是你們村的地了。
幾天前,我的同學樺給我打電話,跟我敘說發生在老家的新鮮事。當她跟我學著河南人說話的樣子,我不由笑了起來。樺告訴我,自從我們老家十幾個村都被綠化隔離騰退后,她也搬到了五六里地以外的一個社區居住。前年,她在鄉政府辦了退休。十幾年前,我和樺曾經張羅搞了幾場發小同學會,后來大家都覺得年齡大了,有的已經有了孫子孫女,成天總是圍著孩子轉,就很少有自由的時間。我明白同學們的心思,大家內心不是不想聚,主要是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拉得太大。特別是在拆遷的過程中,每家的情況又非常不同。有多有少,也有分配不均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之間不和的,有道是家丑不可外揚,不見面不聊天誰也不知道誰咋回事。如果見了面,喝了酒,彼此不當外人,誰保不齊會說漏了嘴,傳來傳去無形成了是非。
我問樺,強子跳到玉米地里是什么情況。樺說,村子被騰退后,年輕人拿了錢,買了房,有工作的還好,沒工作的就自謀職業。像強子這種過了五十歲的,也不愿再到外邊找什么工作。他們就在小區里扎堆玩斗地主,玩著玩著就急眼,有輸錢打架,也有鬧離婚的。鄉政府考慮這些人總是這么閑著也不是辦法,就成立了綠化環境巡防隊。強子他們很愿意干這活兒,雖然每月只發2000塊錢,但畢竟干凈、體面。你知道,村子里原來的耕地都種了樹栽了草,老宅基地被整理后,變成了綠色農業生態試驗基地。據說,這基地是市里要求建的,每個鄉鎮都有。
聽到這里,我對樺說,去年六月初,基地里的麥子成熟時,我曾在麥田邊做過一期視頻。可惜,麥田外邊安裝了鐵柵欄。不然,我可以走到麥田的深處去做,那樣的景色才好看呢。樺說,你那期視頻我看了,開始覺得很親切,可看著看著就覺得哪不對勁。我把視頻轉發給強子,強子就說,那麥田原來是咱們村子的宅基地,幾百年來家家就住在那,咱們是發小,一起長大的,現在可倒好,那土地一夜之間成了試驗基地,還給裝了鐵柵欄,他們什么意思啊!是防賊呀,還是防咱村里人!?
強子的話讓我不禁想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我在當地的鄉政府上班。鄉政府坐落在一座祠堂里,前后兩個院落,分別開有南門、東門和西門。我猜想,這坐北朝南的祠堂,其正門一定是南門。開西門是為了去隔壁的衛生院方便,還有上廁所。開東門,是為了去食堂,同時也為了多出一塊菜地。我的辦公室在后殿的西配殿北房,中間是司法辦,南間是鄉長辦公室。我們辦公室三人,分別是黨委副書記、黨辦主任和我這個團委書記。后院正殿是會議室,一大一小,機關里的各種會議都在這里舉行。我們西配殿的對面自然是東配殿,東配殿北房是電話室,中間是婦聯,南房是紀檢。院落中間是個花壇,每到婦聯開會,來自村里和鄉辦企業的婦聯主任湊在一起,她們先在花壇四周扎堆聊天,有聊家長里短,也有聊計劃生育,聊得最熱烈的是說葷笑話,常令整個后院笑聲不斷,跟舉辦春節晚會似的。要說比這更熱鬧的,是每年入冬春節前,各村開始分紅,這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村民到鄉鎮府告狀。要么因為公分高低不平衡,要么就是鄉政府提留款比例過高。那時鄉政府三個大門24小時都開著,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出各個辦公室,有的村民甚至到了我們黨委辦公室,也不管誰的杯子,抄起來就喝。還有的村民因為跟我父親很熟,他們就會讓我給他們找煙抽,甚至到食堂給他們打飯。對于這些村民,我雖然內心里也很煩,但還是要熱臉相迎,笑臉相送。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一想起來,我倒覺得過去的一切很自然很親切,幾乎沒有一丁點隔閡。
大約九十年代初吧,那時我已經到報社當了記者。忽然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消息說,市政府決定要全面拆除機關的圍墻,這樣體現政務的透明,也覺得政府機關不那么脫離群眾了。很快,就見各級黨政機關立馬行動起來,甚至連中直機關也都照做,原來的院墻處幾天便綠草如茵、花團錦簇,你不得不佩服政府的執行力。當然,我也驚奇,那些草坪、花卉是如何從天而降的!然而,這樣的時間不長,好多單位很快在原圍墻處安上了鐵柵欄,過去的傳達室則變成了保安室。即使是工廠、學校,街道、鄉鎮以至農村的村委會也都配了保安。現在,你不管去哪個單位辦事,尤其要見科長、處長你都得預約。我曾經去我工作過的鄉政府要見同學樺,結果門口的保安死活不讓我進,非讓打電話聯系登記。我對保安說,三十年前,我就在這里工作,怎么我回家還得登記。可保安只說了一句,我不認識您,您得按制度辦。我正要發牢騷,猛地想到末代皇帝溥儀釋放后要回故宮看看,結果工作人員讓他出示門票,溥儀不干了,說這是我的家呀,我還要買票嗎?可想而知,我的尷尬和溥儀如出一轍。只是我不是皇帝。
強子到老家老玉米地掰老玉米,無疑是那一刻破防了他的鄉愁。他的內心對那個鐵柵欄一定是憎恨的,我問樺,強子被護青的河南人抓住沒有?樺說,強子根本就沒跑,他理直氣壯的告訴那兩個河南人:這是我們村的土地,老子十幾代都住在這,我到我們的土地上掰玉米天經地義!河南人則說:這土地過去是你們村的土地,可現在你們搬走了,這地被我們承包了,這地就是我們的。你跳柵欄到地里掰玉米就是偷就是搶!強子聽到偷和搶的字眼兒,當即憤怒了,他將手中的玉米重重地投向河南人,那兩個河南人于是沖上去和強子撕扯在一起。這時,巡防隊的幾個村里人怕強子吃虧,也紛紛跳進柵欄,把兩個河南人制服了。雖然強子他們暫時勝利了,可不到一個小時,派出所的警察就把強子他們幾個和承包玉米地的河南人傳喚去了。警察明確的指出強子他們這是犯了嚴重問題,好在后果不重,不然就要拘留。同時,警察對強子他們的內心想法也表示理解,并建議河南承包人,你們也都是農民,可以考慮待玉米成熟時可以組織當地老村民采摘,比市場價格低點就行,這樣既滿足了拆遷農民的故土鄉情,也增加了你們的經濟效益。聽了民警的話,幾個河南人笑著說:警察同志這事辦的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