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先鋒,一路走來
這組數據與電影《少年先鋒》有關:五省(市、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攝制,5年時間創作,4地拍攝,10所學校的4000多名師生參演,2000多場觀影活動覆蓋上百個社區活動中心和300多所學校,4500多份觀眾問卷調查中好評率達93%。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有1.1億多名少先隊員。如果統計一下新中國成立以來佩戴過紅領巾的人,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加入少先隊,再加入共青團,最后爭取成為共產黨員,可以說是大多數中國青少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
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少先隊量身定制的電影并不多。電影《少年先鋒》旨在反映黨領導的少兒運動百年歷史,塑造少年英雄群像。少先隊輔導員稱贊影片是“入隊第一課”“生動的思政課教材”。
有人問為什么拍攝這部電影?《少年先鋒》編劇兼導演李安東用三句話作答:為了不能忘卻的歷史,為了不該淡化的英雄,為了不可丟失的未來。
在漫長的歷史中涌現過像小蘿卜頭、劉文學、張高謙、草原英雄小姐妹、賴寧等眾多少年英雄,他們的事跡影響了幾代人。《少年先鋒》詮釋這些英雄故事在新時代的現實意義。電影還直面現實生活。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終點線又在哪里?……影片中的“少年之問”成為“時代之問”,引發廣大觀眾的思考和共鳴。
電影《少年先鋒》的思想性很強,卻沒有刻板的宣教。影片讓今天的少先隊員穿越時空,與安源兒童團員、少共國際師的小紅軍、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歷史上的少年英雄相遇相識,在沉浸體驗中感悟歷史。懸念迭起的情節,炮火連天的戰場,狂風暴雨、冰天雪地的場景變換,以及穿插的動漫和載歌載舞,使得電影具有很好的觀賞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少年先鋒》旗幟鮮明地喊出“少年紅則中國紅”“只要紅領巾不褪色,中國就永遠是紅色的中國”……影片中的臺詞,彰顯了電影人的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培養好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理直氣壯地高唱主旋律,守住社會主義的思想陣地。期望有更多滋養少年兒童心靈的優秀電影問世。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