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異客》新書發布會暨影視IP化啟動儀式舉辦
8月15日晚,一場以“從文字到光影的科幻次元跨越”為主題的《外星異客》新書發布會暨影視IP化啟動儀式在羊城書展舉行。
《外星異客》是90后青年作家、科幻電影導演兼編劇劉奕炫歷經數年創作的全新增補長篇科幻小說。小說以一個身體成分特殊的地球人李柯布為主角,講述他在跨越星際的巨大威脅中解開身世之謎,同時探索宇宙深處神秘力量的故事。作品融合了AI覺醒、外星人入侵、賽博傳染病等熱門科幻元素,不僅情節驚險刺激,更在人性、科技與宇宙等深刻話題上引發讀者思考。小說兼具文學價值與影視轉化潛力,為科幻IP的全產業鏈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布會上,劉奕炫分享了創作歷程。他透露,小說的靈感源于其2017年中科院上海研究分院參觀了量子計算計算機——也是“祖沖之號”的雛形,深受啟發,由此寫出了這個作品,并融入“忒修斯之船”等哲學話題,探討人類身份與科技異化的主題。他表示:“科幻創作不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嚴謹的科學邏輯。我希望通過《外星異客》展現一個真實而宏大的世界觀,讓讀者和觀眾都能沉浸其中。”
活動現場,多位影視行業與科技領域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外星異客》從文字到影像的跨越之路。電影《大兵小將》《十二生肖》制片人袁農女士、《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總策劃王旭東、洲明科技全球品牌部總經理王海平女士等嘉賓出席并發表見解。袁農表示,科幻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對科學邏輯的尊重和對人才的培養。她稱贊劉奕炫十年來深耕科幻領域的堅持,并強調:“科幻電影需要更多像劉導這樣兼具科學素養與藝術表達能力的創作者。”王旭東則從科幻影視改編的規律出發,指出《外星異客》的世界觀宏大且具有中國化表達潛力,未來在影視、游戲等領域的拓展值得期待。王海平詳細介紹了虛擬拍攝技術對科幻電影的革新作用。她提到,洲明科技作為全球LED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與好萊塢合作開發的XR虛擬拍攝技術正在改變電影制作方式。“《外星異客》的短片僅是初步嘗試,未來在長片制作中,虛擬拍攝將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為觀眾帶來更震撼的視覺體驗。”
作為活動的特別環節,劉奕炫導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段由《外星異客》改編的科幻短片。短片采用洲明科技的虛擬影棚技術拍攝,融合了CG特效與AI輔助后期制作,展現了外星病毒感染、人類變異等高概念場景。短片播放后,現場觀眾反響熱烈。劉奕炫回應,中國科幻的核心挑戰是解決觀眾的代入感問題:“如果大家能看進去,就是最大的成功。”
活動最后,全體嘉賓合影留念
《外星異客》的影視化征程正式啟航,未來將通過電影、劇集等形式與觀眾見面。隨著中國科幻產業的蓬勃發展,《外星異客》的誕生與IP化標志著本土科幻創作正邁向更廣闊的舞臺。正如劉奕炫所言:“科幻的魅力在于挑戰想象力的邊界,而我們的目標是讓世界看到中國科幻的獨特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