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歷史 堅持和平發展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今天,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一、抗戰勝利是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取得的,必須珍視來之不易的和平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穿過歷史煙云,一個結論擲地有聲、發人深省: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
這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贏得的和平。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全境,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中國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7年,野心膨脹的日本法西斯,蓄意制造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七七事變后,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奮起抗擊,先后進行了淞滬、平型關、忻口、徐州、武漢等戰役,殲滅日軍44萬余人,在東方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野心。1938年五六月間,毛澤東同志總結全民族抗戰開始以來十個月的經驗,作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論持久戰》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中國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長達14年之久,是蘇聯、美國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3.5倍,是英國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的2.5倍。正是靠著持久抗戰,我們贏得了勝利、實現了和平。
這是全民族共同努力贏得的和平。抗戰初期,敵強我弱的特點凸顯。毛澤東同志認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日本“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在東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個著名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個”,“我們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各方面都顯得不如敵人”。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要贏得抗戰勝利,既要靠持久戰的正確戰略策略的指導和實施,又要靠全民族同仇敵愾的艱苦努力。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后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同各愛國黨派團體和廣大人民一起,共同維護團結抗戰大局,匯聚起挽狂瀾于既倒的強大力量,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這是付出巨大犧牲和代價贏得的和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其中中國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抗戰期間,在日本法西斯鐵蹄下,中國大地到處是人間地獄,城市遭到轟炸,村莊遭到焚燒,父老兄弟遭到屠殺,母親姐妹遭到蹂躪,大好河山慘遭踐踏。南京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日本侵略軍還對中國人民發動了令人發指的細菌戰、化學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人體活體試驗。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造成的破壞及其對中國資源和財富的大肆掠奪,按照1937年的比價,造成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人民流下的每一滴血,都是為了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為了人類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二、歷史的記憶和真相不會隨著歲月流逝而褪色,必須始終銘記關于和平發展的啟迪和昭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不僅要牢記中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更要通過紀念歷史、反思歷史,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凝聚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的強大力量。
始終銘記“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既是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野蠻侵犯,也是對世界和平與正義的狂妄挑戰,更是對人類生命和尊嚴的粗暴踐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是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主權而戰,也是在為人類社會始終堅守的正義而戰、為全世界追求的和平而戰、為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的獨立自由而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偉大成果。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人民始終秉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精神,為了世界和平安寧,愿同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一起做和平的維護者和推動者,身體力行地承擔起反對戰爭、維護和平的莊嚴使命,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始終銘記“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史為鑒,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80年前,我們經過奮起反抗,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80年后的今天,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縱觀世界歷史,罔顧人民意愿,違背世界潮流,依靠武力搞對外侵略擴張,注定都是要失敗的。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我們堅信,世界各國人民都會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發展振興的同行者、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攜手為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始終銘記“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代以后中國落后挨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華民族贏得了崇高的民族聲譽。勝利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歷史告訴我們,在前進道路上,要抵御外敵入侵,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歸根到底要靠發展。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沒有發展的安全是暫時的、不可持續的。缺乏雄厚國力、強大軍力堅實支撐的“和平”是脆弱的,不能給人民群眾帶來足夠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必須做大做強自身,努力煉就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無論經受什么大風大浪、驚濤駭浪的肆虐拍打,我們都能充滿朝氣和韌性地生存和發展下去,沒有任何人能打倒我們。
三、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開創世界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走這條道路,既是牢記戰爭帶來深重苦難的抉擇,也是維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攜手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更加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抗戰史給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烙下這樣的印記: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民族尊嚴絕不允許任何勢力侵犯,任何力量也不能動搖我們堅持和平發展的信念。新征程上,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要聚精會神搞建設,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一個是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必然選擇。同時,面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蓄意挑釁,面對那些可能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重大風險挑戰,中國人民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堅信能戰方能止戰,必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傳承和弘揚中華“和”文化。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合共生”、“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等和平理念,堅定拒斥“國強必霸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和”文化,讓世界人民懂得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發展力量的增長,要讓中國式現代化更多惠及周邊、貢獻世界。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兵不可廢,廢則召寇;安不忘戰,忘則危亡。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而衛和平,則和平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必須以強大實力為后盾,能打贏才能有力遏制戰爭,才能確保和平。”只有以強軍為硬核支撐的和平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和平發展。離開了強軍,越是發展壯大越可能引來覬覦的目光,越不可能做到和平發展。與時俱進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向著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闊步前行,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全面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戰略支撐。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處理好進度和質量、成本和效益、全局和重點、發展和監管、規劃執行和能力形成的關系,走高質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續發展路子,確保我軍“十四五”規劃建設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戰檢驗。乘勢而上,把握新興領域發展特點規律,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原始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和新質戰斗力增長極,推動新質生產力同新質戰斗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大膽創新探索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展新質戰斗力。
推動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中華民族歷來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努力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局地沖突在嚴重破壞地區穩定的同時廣泛沖擊全球秩序,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斷加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國攜手各方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人類社會朝著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文明互鑒的正確方向不斷邁進,為完善全球治理、應對世界變局、破解人類難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致力于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與世界各國一起走出一條普遍安全、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