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選刊》2025年第9期卷首語、目錄
卷 首 語
本刊今年第八期首次推出《新面孔》欄目,旨在加強對文學新人的發現和推介,助力他們的成長,為文學隊伍培養后備力量。該欄目突破常規,放寬視野,不拘一格選擇好稿,唯優是舉,體現了《小說選刊》從人民立場和讀者意識出發的辦刊宗旨。欄目推出以后,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密切關注和文學界的一致認可。風格即人,千人千面,但其可貴在于面孔之新;只有新人輩出,文學才能不斷發展壯大。
本期繼續推出費多、王陌書、岑昊卿、閻海東四張新面孔,其作品或以盡孝之旅寫家庭秘史,或以方言調查寫故土之情,或以梨園興衰寫時代變遷,或以母子沖突寫精神焦慮,題材各異風格迥別,足以讓我們領略當代中國小說百花園里的勃勃生機。
本期老藤的《昆蟲志》是一篇帶有寓言、哲理色彩的小說。故事構思精巧別致,人與昆蟲的關聯結緣如天意般自然融洽。政研室的筆桿子魏征,除了文采出色、才思敏捷,業余還迷戀昆蟲。自帶光芒的螢火蟲,三只單眼兩只復眼的藍蜻蜓,堅守立場、專一不變的蘭花螳螂,一往無前、所向披靡的戰神大兜,以退為進的“倒退蟲”沙牛,居高聲遠不藉秋風的斑透翅蟬,不計利害、樂于奉獻的蜜蟻,都能給他微妙的人生啟悟。小說末尾,到辦公室窗口造訪的黑蝴蝶,更是給了魏征靈魂激發,這位“政研室的釘子戶”將迎來一次光譜重組、浴火重生。從《草木志》到《昆蟲志》,老藤的小說正合乎孔夫子關于詩學的教導,興觀群怨,“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艾瑪的《槌不離幾》起初談的是木料,黃花梨木、花梨木、楠木、紫檀、酸枝、黃楊、樟木、柘木、櫸木、榆木、杉木、松木、桑槐楝構……世間木料千百種,材質不同,各當其用。艾瑪讓小說回到最樸素的狀態:我見到了,我聽到了,我記下了。火車上鄰座的老木匠講述自己的出行目的,順帶自述生平,但這只是故事的外殼。小說的用意并非要講解木工手藝、記錄一位木匠的平生,其重心其實在于大故事中的小故事,焦點在于法槌。王法官精心定制的黃花梨法槌,刻著辨識忠奸屈直的獬豸、刻著齒輪和麥穗以及法院名字,他卻受小漆匠蒙蔽做出錯誤判決而牽連入獄。老木匠平靜的敘述更凸顯此事的反差之大、意蘊之深。
小說家的功夫高下,主要在對世事的觀察辨析和構架故事、傳達理念的能力,但小說是用文字創造一個小世界,這小世界里不只有此人和彼人,還有事與物的客觀知識和主觀認知。知識部分是小說獲得合理性、贏得可信度的重要基石。《昆蟲志》和《槌不離幾》這兩篇小說之所以打動讀者,除了精彩的故事敘述,還在于其中專業而恰當的知識盛載,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顧建平
新 刊 目 錄
新面孔
熱帶的雪 費 多
選自《小說月報·原創版》2025年第8期
余音未了 王陌書
選自《青年文學》2025年第7期
長生殿 岑昊卿
選自《十月》(雙月刊)2025年第4期
般若波羅蜜 閻海東
選自《都市》2025年第7期
評論 從自我的心靈開始 楊慶祥
中篇小說
昆蟲志 老 藤
選自《當代》(雙月刊)2025年第4期
創作談 蟲生亦人生
廣場KTV 薛 舒
選自《芙蓉》(雙月刊)2025年第4期
走近那條河 一 筆
選自《福建文學》2025年第7期
風滿樓 金岳清
選自《邊疆文學》2025年第8期
短篇小說
槌不離幾 艾 瑪
選自《萬松浦》(雙月刊)2025年第3期
創作談 那就寫個槌子吧
地心旅館 劉建東
選自《作家》2025年第8期
驚慌的駝鹿 胡性能
選自《百花洲》(雙月刊)2025年第4期
去荒野 肖江虹
選自《天涯》(雙月刊)2025年第4期
彩票收藏家 阮夕清
選自《花城》(雙月刊)2025年第4期
黃昏在懸空寺外 吳文君
選自《特區文學》2025年第8期
微小說
行走在中年 卜 偉
幫襯 孟憲歧
耍猴 謝志強
小心憑它過一冬 范子平
歸鄉 陳儒家
當時只道是尋常 姬嫣然
篇名書法:張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