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策劃的第一本暢銷書是這樣誕生的
當編輯的17個年頭,目前代表作可能還是自己策劃的第一本書——阿耐的《歡樂頌》。圖書出版時我不到27歲,進入出版社兩年多,從社里的數字出版部轉崗到文學編輯室大約一年。
現在回望那段過程,真可謂是“金手指開局,出道即巔峰”——我至今還沒策劃出比《歡樂頌》銷量更高、名氣更大的作品。
2010年,我25歲,在四川文藝出版社數字出版部“打了一年醬油”。現在看來,那時候的工作是相當輕松且愉快的。但當時年輕的我,有時會為工作上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甚至會哭上一場。那時,我在微博上無意中瞥見阿耐正在連載的《歡樂頌》,感覺就如同邱瑩瑩、關雎爾遇上了樊勝美、安迪。
每個工作日的晚上十點一過,阿耐準時在網上更新三四千字的《歡樂頌》。追看《歡樂頌》連載,成了我工作一天下來最大的期待。我看小說,不管是武俠還是言情,都會嗑CP,但我對《歡樂頌》里的CP都無感,估計是作者寫得太現實。吸引我的,主要是五個女孩子的成長和愛恨交織的情誼。離開學校已有一段時間,自己在工作中并未結識到那么多的朋友,心里的失落感、對工作的不勝任感,當時的我都能在《歡樂頌》里找到慰藉。
僅僅追看《歡樂頌》連載還嫌不過癮,我幾乎將阿耐所有的作品統統找來。實體書找不到,就趴在晉江文學網、阿耐的博客上看電子版。《食葷者》《不得往生》的商戰酣暢淋漓異常生猛;《都挺好》剖析中國式家庭關系鞭辟入里;《大江東去》寫改革開放20年民企、國企、私企發展,恢宏壯闊……
2011年,成為阿耐忠實粉絲的我,決定做阿耐的編輯。喜歡的作品,我想自己來做。第一步,是換部門。我向當時的社長黃立新提出轉崗申請,黃社長同意了,把我調入文學編輯室。
已經忘了第一次向阿耐約稿的時間,我曾用評論跟帖、微博私信等方式和阿耐聯系過,目前能找到的阿耐最早給我的回復是2011年12月28日,“阿耐ane:很開心,謝謝。我也很希望能出版。只是我寫小說一向放任,不知道寫到哪兒,最終寫多少字,所以,能否請容我到寫完再談?”
2012年3月,《歡樂頌》的連載接近尾聲,我給阿耐寫了一封郵件約稿。這封約稿信終于換來了阿耐的回復。
那段時間是快樂又緊張的。開心的是終于與心儀的作者建立了聯系,我時常就連載的內容和自己對圖書的規劃給阿耐發信息,還不時能得到她的鼓勵。緊張的是生怕夜長夢多,被其他出版社搶先一步。阿耐在《歡樂頌》連載尾聲時,曾在評論區提到山影(侯鴻亮團隊,后來的正午陽光)已經與她簽約改編電視劇,隨后就有其他編輯在評論區留言表示想約稿。但更多的還是開心,現在還能回憶起那時的心情,我常常在坐公交上下班的路上思考要怎么去做這本書,一步步靠近喜歡的作者,滿滿的都是開心。
和作者建立良好聯系后,我正式在編輯室內報了這個選題。編輯室主任和同事們對《歡樂頌》都很認可,其中一位同事還是阿耐的粉絲。他們鼓勵我進一步向社領導匯報。于是,我整理了與阿耐溝通的情況和對作品的分析,向時任總編輯胡焰進行了詳細匯報。胡總在百忙之中通讀了《歡樂頌》的連載內容,對作品贊不絕口。我和胡總又一起向社長黃立新匯報選題。黃社長在聽取了胡總對作品的市場判斷后,批準了這個選題。
我們在版稅和首印量上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主動提出首印5萬冊、版稅10%的條件,想一擊即中。我們都看好這本書的市場潛力。對這本書傾注了那么多熱愛,我絕對無法做到和心儀的作者討價還價。這個版稅,是我從業以來簽得最高的。多年后,我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編輯,依然不喜歡和作者討價還價,但遇到困難時,我會主動尋求作者幫助,以較低的價格簽下稿子,這并非是有意壓榨作者,而是為了留足營銷空間或者把更多資金投入印制。
2012年5月,我們雙方簽訂了出版合同。除了《歡樂頌》(三季)外,我們還簽下了阿耐的《都挺好》《不得往生》(電視劇改名為《風吹半夏》)。我的第一次策劃簽下的三本小說,后來都成了爆款電視劇。
在思考圖書形態時,我想到了一個點子:將連載期間讀者的精彩評論收錄進書中,放在每一章節之后。《歡樂頌》在晉江文學網和阿耐博客連載時,有眾多讀者追捧,評論區里不乏高質量的討論和見解。我覺得這些評論本身就是作品魅力的延伸,甚至有網友留言說“評論也是《歡樂頌》的一部分”。我向阿耐提出了這一設想,她聽后非常認同。阿耐表示,讀者的這些評論給了她繼續寫作的動力。為此,阿耐把她晉江文學網賬號的用戶名和密碼都告訴了我,我終于實現了很多粉絲在評論區的高頻留言“鉆進作者大大的存稿箱”。我登錄阿耐的晉江賬號,逐條瀏覽評論,篩選出有代表性的評論,然后將它們一一復制粘貼到書稿相應章節之后。現在回頭看,初版《歡樂頌》的裝幀設計真是非常一般,唯一可取之處或許就是收錄了那些讀者評論。
圖書出版后,阿耐在她博客上寫了這么一段話:“我在寫《歡樂頌》時候經常說,這篇小說要與評論一起看,映照著看,不看評論是一大遺憾。幸好,編輯好姑娘也認同我的意見。于是有史第一次,網友們的評論與我的文字一起印在書上,終于滿足了我這個網絡作者出書以來一直心存的一個愿望。曾有采訪問我,為什么熱衷網絡寫作。我的回答是,喜歡與網友的即時交流。我在寫作時單純投入的是性情,而網友們待我也以單純的性情。因此不免彼此有一拍即合,也有齟齬破裂,各種七情六欲,但都是性情自然流露。這就是網絡寫作與網絡閱讀的魅力。”
因為很愛這本書,所以,最早的營銷活動是在簽合同的當月。那時候,我還沒有“營銷”這個概念,完全出自本能,就是想讓自己喜歡的書被更多人知道。阿耐的讀者當時不算很多,但黏性很強,于是我挨個給豆瓣上標記過閱讀阿耐作品的用戶發送豆郵,告知他們《歡樂頌》即將出版的消息。2012年5月29日,我收到了一封豆郵,對方說她是當當網的小說采購,可以重點談。2012年8月,我在豆瓣上建立了阿耐的小組,至于建阿耐QQ群和微博上的書友會,我忘記時間了。由此,我認識了一些阿耐的粉絲朋友,他們熱心地給圖書寫評論,宣傳這本書,有個粉絲是報社的,《歡樂頌》上市后,她做了一個整版。更別提我因發豆郵而結識的當當網采購的粉絲,在電視劇開播前,她對圖書的銷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給當當網做了《歡樂頌》簽名版,還有獨家贈品,一個粉色的筆記本,當當網采購了3000套(一套3冊)。2012年11月圖書上市后,《歡樂頌》的海報在當當網首頁呈現。這是我后來十幾年,再也沒有遇到的殊榮。圖書上市當月,當當網銷售了1000余套。這個銷量,當時的我覺得不盡如人意。但其實,我現在努力做的圖書,基本上也達不到這個月銷量。
2016年,《歡樂頌》電視劇大爆,銷售頂峰時,一個月開卷監控超過5萬套。電子書熱銷,收入數百萬元;有聲版權出售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圖書版權輸出到韓國等。《歡樂頌》入選2016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我屬牛,那時候,可能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入行之初就成功做了喜歡的作者的編輯,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激勵著我。為喜歡的人和喜歡的書付出,真的太幸福了。在和阿耐的多年交往中,阿耐亦不時提點我為人處世,對我幫助很大。后來我回望這次經歷,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擁有過那么好的運氣。
稍微有點閱歷后,我才明白,整個策劃中,關鍵人物不是我,而是當時的總編輯胡焰和社長黃立新。面對一個年輕新編輯的選題匯報,胡焰總編輯第一時間看原稿,不到一周時間看完近百萬字。黃社長和胡總編果斷決策,在稿酬上以最大的誠意打動了作者。我不敢說自己是千里馬,但他們肯定是伯樂。
在這本書之后,我經歷了一些低谷。我在想,或許人生的運氣守恒,我已經擁有過那么好的運氣,所以,后面的日子哪怕付出很多收獲很少,我也能坦然面對。在走出那段低谷后,好像默默的努力又積攢起來了一些好運,于是,又有了新的好書的故事,就今后再分享吧。
(作者系四川人民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