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詩筆寫新篇——由《當代青年詩詞一百人》想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1世紀以來,中華詩詞憑借古典、精煉、雅致的特質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刻在中國人骨子里的傳統詩韻重新綻放光彩,贏得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驀然回首,青年詩詞寫作已蔚然成風,呈現出“漫山紅遍”的蓬勃景象。2025年初,中國詩詞出版中心成立,中國書籍出版社與《詩刊》社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這為詩詞出版提供了新的重要平臺。《當代青年詩詞一百人》作為雙方合作的首批重要成果之一應運而生。 該書的編輯出版既是對這一代詩詞新力量的及時總結,也是對他們的一次重要推介。
《當代青年詩詞一百人》以廣闊視野精選了100位青年詩詞作家,每位作者均配發簡介、照片、詩詞觀及3首代表作,該書堪稱當下青年詩詞寫作的一次全面檢閱。研讀這部選集,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作品有很多,比如邢建建的《北漂》、陳賀達的《伯狐兄饋橙一篋詩以報之次礐庵韻》與羅小娟的《贈Ta》。 邢建建的《北漂》是我素來偏愛的古風長詩。過去詩詞多寫得短,是為便于口口相傳,而如今則需盡量拓展篇幅,才能承載當下紛繁復雜的生活,《北漂》恰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陳賀達對七言律詩有著深入鉆研,其《伯狐兄饋橙一篋詩以報之次礐庵韻》既恪守七律的嚴謹莊重,又兼具難得的靈動飄逸。他從一枚橙子起筆,思緒延伸至地球、齊楚、項劉、大鵬,字里行間充滿想象的張力。羅小娟的《贈Ta》多年前初讀便令人難忘,這首28字短章既是她的成名作,也堪稱其難以超越的創作高峰。文字間既含古意,又洋溢著網絡詩詞的新鮮趣味,雋永靈動,情真意切。
“詩言志、詩緣情、詩練魂”,歸根結底,寫詩如寫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生活,當代青年詩詞作家既有獨屬于自己的經驗書寫,又傳承著“文以載道”的精神追求,這種追求并非亙古不變,而是在時代語境中一脈相承。中華詩詞從遣詞造句、引經據典,到格律形式、精神內核,無一不是悠久厚重的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那么到了當代,中華詩詞如何跨越國界“走出去”?如何讓世界讀者讀懂并欣賞?
當代詩詞作家既需要傳承古典詩詞的精髓,又要具備宏大視野和開放包容的姿態。通過將世界性的語言和形式融入創作,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比如《當代青年詩詞一百人》中,有留學英倫背景的懺紅齋所作《蒂凡尼的早餐》,標題現代,但其中“漸忘指尖冷,咖啡凍生煙”的字句既蘊含古典意境,又通過現代生活場景,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都能感受到詩意的共鳴。這種扎根傳統又面向世界的創作實踐,不僅為當代詩詞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架起了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的橋梁。
此外,詩詞在翻譯中保留什么、丟失什么,這也是需要當代詩詞作家在創作時有所考量的。可適當淺化語言、簡化格律,將字詞的推敲轉化為句子間的銜接與碰撞,如此一來,不僅便于翻譯,也可以預判翻譯中的難點,讓最具價值的內涵在翻譯后得以留存。同時,還要在精神層面追求深刻,將“詩言志”的個人抒懷升華為對世界的詰問與追思,使中華詩詞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承載人類智慧結晶的不朽篇章。
(作者系《作品》雜志編輯,廣東省清遠市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