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在南京研討湯成難小說創作
研討會現場
8月9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上海文藝出版社主辦的“湯成難小說創作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邱華棟視頻講話。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副主席鄭焱,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李偉長,作家湯成難及1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由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魯敏主持。
邱華棟表示,湯成難是青年作家梯隊里極具辨識度和創作活力的作家,她的作品語言簡潔、精準,敘事兼具冷靜與灼熱,白描處如手術刀般精準,抒情時又蘊含巨大的情感沖擊力,形成了獨特的文字張力。無論是《子彈穿越南方》
里對命運偶然的追問,還是《月光寶盒》中對時間本質的探索,亦或是其他作品里對愛與孤獨的書寫,都體現著一位青年作家對社會現實的深刻介入以及在藝術表達上的積極探索。以湯成難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的崛起,為江蘇這片文學高地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畢飛宇稱湯成難為“江蘇揚州的作家”,因為她的小說中滲透著揚州的歷史文化基因,充分表達了揚州的歷史文化特征。她的小說呈現出一種“浪漫的克制”,她以“此地”而非“遠方”為敘事空間,情感內斂卻暗含詩意,盡管寫現實的揚州生活與歷史古跡,但永遠有極為浪漫的色彩在其筆下蕩漾。
李偉長介紹說,上海文藝出版社堅持以打造高質量的文藝原創作品為目標,致力于發現和培育具有獨特創作個性和深厚文化潛力的優秀作家,湯成難是其中的代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兩部小說集《月光寶盒》和《子彈穿越南方》,集中呈現了她的小說創作精華和獨特風貌。
與會專家圍繞湯成難近年小說創作成果的文學價值、敘事特色及創作變化等進行了充分解讀和深入探討。大家認為,“逃離”與“尋找”是湯成難小說中的重要母題,她的小說作品兼具力量與思想深度,不僅關注“百業百態”中的平民尊嚴,體現對生命本質的尊重而非俯視式悲憫,也注重心理與情感的裝置性表達,展現了人物在殘缺命運中的自我感知,并最終達成與世界的和解。其創作的不足之處在于常常弱化情節,部分作品現實邏輯稍顯薄弱,雖“寫普遍命運但無個性人物”。建議增強個體與時代的具身關聯,警惕寓言化導致的同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