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2025年第4期|曹有云:詞語之軸(組詩)
曹有云,在青藏高原從事文學創作三十年。作品見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詩刊》《十月》《北京文學》《芳草》《文藝報》《作家文摘》等報刊。著有詩集《時間之花》《邊緣的琴》《高地大風》《心靈的織錦》等。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茅盾文學新人獎”、《芳草》“漢語詩歌雙年十佳” 、《民族文學》年度獎、“萬松浦”文學獎、方志敏文學獎、川觀文學獎、中國當代詩歌獎、首屆青海文學獎、首屆《青海湖》文學獎等。
變化:阿多尼斯的啟示
不要匍匐在大地寫作
不要膜拜
要時刻看見天際
不斷變化、不斷更新著的
自我的天際,真理的天際
恒定就是僵死
是沒有未來的
哪怕是建立在經典磐石之上
合法的恒定
要變化,要有創造的勇氣
那輝煌磅礴的七日之后
我們還有事可做
有新的事物可造
是大有可為的
但要時刻看見天際
那變幻莫測,氣象萬千
意義的天際
深度:傾聽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彈鋼琴
你獨坐冬天寂靜的中央
彈鋼琴
用左手
用溫柔的音錘敲打
敲打漫天的雪花
敲打堅硬的空白
彈無虛發,很快就命中
夢中奔跑的鹿群
簡潔而精準
這數學般美好的深度
境界: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之歌
你的手已全然不見
你用爐火純青的詩歌之焰
敲打音錘
聾子的耳朵充滿音樂
合著節拍,翩翩起舞
而那個墻角里默坐良久的盲人
則看見你靈動如游魚的手指
在琴鍵之波飛馳
白鷺
——致沃爾科特
在兩只黃鸝的鳴叫中
一行白鷺飛上了青天
自此,白鷺,東方隱秘如詩的白鷺
定格在浩茫而空無的青天
其他則無可奉告,一無所知
昨天,我打開一個嶄新的頁面
突然看見了另一只、另一群白鷺
它們似乎不在青天
始終在大地,或者縈繞著
蒼茫的山河生活,敘事
津津有味,秩序井然
像擁有天賦的高貴詩人
昂首闊步,在河畔專心啄食
詞語豐盛、活躍的蟲子
吞咽下去,或者扭頭甩掉
它們知道——選擇
這生死攸關的重量
不是神話,也非天使
它們只是在優雅地啟示
靈感的來源,生死的蒼白
以及美學的終極
一如它們在霏霏煙雨中
駕馭著潔白如雪的身體
再度飛過空蒙的蒼翠山巒
傳奇
——紀念博爾赫斯去世三十周年
據說,博爾赫斯終其一生也沒有寫過愛情
雖然愛情對孤獨的他對所有的人對文學對這個荒涼的世界絕對要緊
據說,博爾赫斯的書架上沒有一本是自己寫的書
雖然他一生嗜書如命,讀書浩如江海,著書立言成就非凡
據說,他房間里唯一的裝飾品是一只掛在墻上冰涼的瓷老虎
雖然在他冷漠乃至殘酷的詩句中,黃金老虎火一樣燃燒不熄
據說,蜚聲國際文壇后,無論邀請他去何等豪華奢侈的餐廳
博爾赫斯的晚餐都是一份白米飯
完全失明的他給白米飯輕輕淋上橄欖油,用勺子一點一點慢慢吃掉
他的生活簡約至極,就是閱讀、寫作、圖書館和無盡的冥想
他的作品神秘莫測,就像供置龕閣深處一直未被撬開的魔法寶葫蘆
有人問他緣何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平靜地說:那應該歸功于瑞典人的智慧
而年逾古稀,爐火純青的大師略薩獲得諾獎后則如是說
我羞于領取這個未曾頒發給博爾赫斯的文學獎
里爾克之夜
只能在零點以后
甚至在夜半
純粹的寂靜和
絲綢般的黑暗中
才能看見你
玄奧的幻象,情感的深淵
以及雪花般翩然而至的才華
因為你
自遙遠的星辰飛奔而來
一束原始的,純凈的光芒
甚至,就是光源本身
孤獨而強大
向著幽暗、艱深處投以正午的亮度
瞬間照亮我們所有的柔弱、哀愁和傷痛
照亮世間所有的愛情與美善
讓我們在無人的暗夜
莫名哭泣,莫名狂喜
如果四周只是一片蒼白無知的光明
只是喧囂
你會迅捷撤離
并且沉默、隱逸
復歸于巨大的夜
巨大的無
像一只獨來獨往
夢一樣飄忽不定的雪山之豹
無跡可尋
最后的玫瑰
——致保羅·策蘭
之后
只能是他們
血光里
伶仃的幸存者
只能是從肥沃的骨灰堆里
重生的苦杏仁
才能思
才能詩
你,我
詞,語
未經黑暗之雪
未經生死之火
都是輕浮的
可笑的
更是可恥的
詩歌
這直指星辰
高于所有黃金
最后的玫瑰
早已凋謝
孤絕的舞者
——再致保羅·策蘭
知天命之年
極目遠眺
百年喧囂文苑
驀然看見你——
極地
懸崖邊上
孤絕的舞者
沒有舞伴
沒有舞曲
也無觀眾
但你擁抱著
奧斯威辛之后
母語殘損的雪花
在冷艷的極光中
一直舞啊舞
加速再加速
直到飛旋而起
從黑洞邊緣逃逸
向著杳渺無盡
另一個深淵或者
另一個星辰
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