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霍俊明:張岱:琴社與龍山
    來源:《青海湖》2025年第8期 | 霍俊明  2025年08月14日08:57

    霍俊明,河北豐潤人,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現任中國作協《詩刊》社副主編、編審。著有《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九葉傳》等專著、傳記、詩集、散文集、批評集等,著有韓文詩集《喝粥的隱士》,譯注《笠翁對韻》、評注《唐詩三百首》,曾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文聯年度評論獎以及《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南方文壇》《山花》等刊物年度評論獎、詩歌獎。

    張岱:琴社與龍山

    霍俊明

    1

    琴自古就是知音的藝術,關于琴的名詩更是數不勝數,比如李太白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聽蜀僧浚彈琴》)紹興地區曲藝繁盛,“紹興琴派”更是首屈一指,甚至一度與常熟的虞山派齊名。

    關于彈琴技法,張岱提出的“練熟還生”的觀點非常富有啟發性和操作性,“古人彈琴,吟揉綽注,得手應心,其間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應之靈,頓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種生鮮之氣、人不及知、己不及覺者,非十分純熟,十分淘洗,十分脫化,必不能到此地步。蓋此練熟還生之法,自彈琴撥阮,蹴鞠吹簫,唱曲演戲,描畫寫字,作文作詩,凡百諸項,皆藉此一口‘生氣’。”(《與何紫翔》)

    張岱認為對于初步學琴的人來說往往問題在于不夠熟練,不能夠自然而連貫地處理勾留、穿度、呼應、頓挫。而對于那些已經嫻熟的琴師而言,問題的關鍵又恰恰在于他們在指法爛熟之際卻不能脫化出“生鮮”之氣。

    張岱屬于典型的琴癡、琴狂,將琴視為一生知己。張岱寫有《琴亡十章》,追憶人世間中罕見的知音之交與孤絕之聲。他認為人世間最大的快樂就是在梧桐、松樹或梅樹之下小憩,于月升山巔之時在齋中彈琴自娛。

    張岱最早求學于紹興一代琴師名家王明泉,學會了《漢宮秋》《水龍吟》《山居吟》等曲。張岱于萬歷四十四年、萬歷四十六年分別向首屈一指的名家王侶鵝、王本吾學習,王侶鵝為王明泉派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張岱的弟弟張萼、張鐸也在同學之列。

    張岱先后習得四十余種琴曲,比如《高山流水》《漁樵問答》《雁落平沙》 《滄江夜雨》《列子御風》《清夜坐鐘》《梅花弄》《水龍吟》《烏夜詠》《碧玉調》《莊周夢》《普庵咒》《淳化引》《靜觀吟》《山居吟》《漢宮秋》《胡笳十八拍》《搗衣環佩聲》等。

    張岱深得王本吾的指法要領。有一次,王本吾與張岱、何紫翔、尹爾韜一起彈奏同一琴曲,他們四個人竟然如同一個人彈奏那般整齊劃一、技法嫻熟。張岱的琴藝已經遠近聞名,遠在姑蘇的張載元曾攜琴拜訪他,在幽幽琴聲彈奏之際二人遂成知音。張載元七十六歲生日的時候,張岱還為其獻上祝壽詩,稱贊其“大道在絲桐,即此證仙箓。”

    在學琴的同學之中,尹爾韜深諳音律,用功最勤,日后成長為一代著名的音樂家。

    尹爾韜(1600-1678),名曄,字紫芝,晚號芝仙,別號袖花老人。他與張岱一樣,幼時體弱多病,患有瘵疾,但精敏聰慧,尤其在音樂上很早就展現出了異稟。有一天,他去范與蘭家里,剛好華亭的董若水與紹興王本吾兩位著名琴師在場獻藝。在拜王本吾為師后,尹爾韜的琴藝突飛猛進。尹爾韜成年后,游歷吳越、八閩、湖湘、淮海各地二十多年。他見聞廣博,取各個琴派之所長并予以融會貫通,終于成為一代名家,聲震大江南北。

    崇禎年間,尹爾韜到了北京,機緣巧合遇到文震亨并被引薦給皇帝。崇禎帝很是賞識他并賜名“芝仙”,召為武英殿中書舍人。在整理、校正歷代宮廷所藏琴譜的同時,尹爾韜還撰寫了《五音取法》《五音確論》《原琴正議》《審音奏議》《右手指法詳著》 《左手指法詳述》 《兩手合用指法》等,并將崇禎皇帝的《崆峒引》《爛柯行》等五首詞譜為琴曲。

    明亡之后,尹爾韜將王本吾以及其他名家的諸多琴曲集成《徽言秘旨》。他于流亡的悲憤和孤獨中創作了琴曲《蘇門長嘯》《歸去來辭》 《安樂窩歌》《歸來曲》 《夏峰歌》《魯風》等。

    尹爾韜與張岱都是長壽之人,康熙十六年(1677)的時候他還參與修訂了《松風閣琴譜》。他晚年所招收的學生孫洤于康熙三十年(1691)前后修訂增補《徽言秘旨》為《徽言秘旨訂》(收曲60首),并撰寫《尹芝仙先生傳略》。

    在與張岱一起學琴的人中還有一位奇人,名曰范與蘭。

    范與蘭似乎天然地不具備音樂細胞,在跟隨王本吾學琴期間,大半年的時間居然只學會了一曲《石上流泉》,而且彈奏起來還非常生澀。甚至沒過多長時間,連這一首曲子也不會彈了,只會幾個簡單的指法而已。盡管范與蘭沒有學琴的天賦,甚至最終荒廢了琴藝,但是卻在蓄養建蘭以及盆栽方面展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能力。他不僅是十足的花癡,而且把蘭花和盆景視為自己的妻子一般照顧有加。

    建蘭,又稱四季蘭,花期通常為六月至十月,具有非常高的園藝欣賞價值。如今,建蘭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了。當時,范與蘭栽種了三十余盆的建蘭。他殷勤照料建蘭,為此常年辛苦異常。根據建蘭的生長習性,在夏天的時候他于早上把建蘭從院內搬到室內,到了晚上再搬運到室外;到了冬季,他則一大早把建蘭搬到院子里,到了晚上再一一搬回室內。

    張岱往往會選擇建蘭開花的時節到范與蘭處閑逛,其時花香濃烈,沖鼻四溢。張岱往往在蘭花間會待上一整天,香氣不知不覺已經沾染在衣服之上,即使過了四五天的時間這些香氣也不會散盡。花謝的時候,范與蘭將掉落的花瓣掃進簸箕內準備扔掉。張岱看到了,立刻勸阻,說這些花瓣可以用來制成美食啊,比如和上面粉煎炸,比如用蜂蜜浸泡冷食,比如用微火烘焙食用。

    除了養蘭,范與蘭還精于盆栽技藝。他的這些盆景,有人出高價購買他也不肯賣,而是把它們視為“小妾”一般疼愛。其中一盆黃楊,枝干蒼勁,張岱強行把它帶回家中,放置在書齋案頭達三個月之久。因為養護不慎,其中一個細枝已干枯下垂。見此形狀,張岱趕緊將其送回范與蘭處。范與蘭看到之后,也是慌張無措,倍感痛惜,趕緊用蒸煮的人參水澆灌黃楊,從早到晚還不停地輕輕摩挲它并跟它說悄悄話。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精心照料一個月之后,黃楊居然奇跡般地恢復了生機。

    因為對琴藝的癡迷,為了培養紹興本地的音樂人才,“音癖”張岱特地發起成立了絲社,每個月要定期舉行三次活動,目的是共志絲桐之雅。絲社除了張岱之外,重要成員有尹爾韜、何紫翔、范與蘭等。張岱在成立大會上發布了一個極具才情和煽動性的演講,“既調商角,翻信肉不如絲;諧暢風神,雅羨心生于手。從容秘玩,莫令解穢于花奴;抑按盤桓,敢謂倦生于古樂。共憐同調之友聲,用振絲壇之盛舉。”

    2

    紹興多山,各具風姿。

    張岱經常游歷紹興城內的八座山,即龍山、蕺山、塔山、火珠山、白馬山、峨眉山、鮑郎山(陽堂山)、彭山。其中的龍山與蕺山、塔山呈鼎足之勢,龍山海拔74米,塔山海拔僅32米。

    至于府城外之山,更是不可勝數,比如會稽山、宛委山、秦望山、若耶山、牛頭山、上方山、下方山、琵琶山、陳音山、戴于山、六峰山、龍尾山、彈丸山、麻林山、項里山、法華山、花徑山、直步山、蘭渚山、玉架山、麻姑山、白峰山、鳳凰山、東眺山、西眺山、石姥山、禹山、涂山、侯山、何山、賴山、海山、峽山、柯山、外山等。

    諸山之中尤以龍山以及放燈最為著名。

    現在我們常說的紹興的府山,就是張岱在亡國之后的回憶中反復提及的龍山。龍山,又稱臥龍山、興龍山,因文種葬于此地而稱種山。

    龍山之巔,曾有范蠡所建的飛翼樓,唐代在其遺址上建立望海亭,南宋嘉定年間重修望海亭。據傳,明代蕭太守在亭柱子上題有一句“放眼前山外”,卻苦苦想不出下一句。徐渭見之,立即對曰:“無言一笑中”。

    在多年前的一場梅雨中,我在紹興飯店的茶室中惦念著遙遠歲月中的張岱快園,遙想一位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突遭國破家亡之變。在黃酒的微醺中我鉆進雨霧,在沈園徘徊良久之后登上府山的越王樓,游覽了范仲淹的清白池、清白堂。張岱曾講過范仲淹的十一世孫因忤旨入獄而最終免罪的離奇故事。皇上在翻閱獄案時見到其姓名、籍貫,于是追問相關人員,此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人。經確認后,皇帝御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并宣布免其五次死罪。

    在府山的層層雨霧中我看見一位垂垂老者正在一隅獨坐,時而發出一兩聲響亮的哂笑……

    張岱在紹興山中的讀書處很多。

    六歲時,張岱跟隨父親張耀芳在懸杪亭以及品山堂讀書,那里林木蔥郁,流云霧靄,氣溫宜人。張岱的二叔張聯芳于懸杪亭附近修建了萬玉山房。風水先生說懸杪亭有礙萬玉山房的龍脈,于是張聯芳想盡辦法從張耀芳手中購得此亭,然后一夜之間將其夷為平地。于是,張岱童年的快樂之地,只能在瓦礫和夢中尋找了。

    張岱年少時曾在龍山西南方向的龐公池畔的山艇子讀書。

    龐公池,因紀念唐朝將領龐玉而得名,位于龍山西麓的西園之內。每當酷夏,尤其是月圓之夜,張岱就與奴仆蕩舟龐公池及其左右。張岱在舟中鋪上竹涼席,然后仰望山頂之星月。奴仆一邊劃船,一邊唱曲,累了就趴在船頭歇一會兒。張岱則優哉游哉,忽而醒來,忽而睡去,忽而鼾聲雷動,忽而夢中囈語。山高月小,萬籟俱寂之際睡眼蒙朧的張岱已經分辨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現實世界,真正達到了物我兩忘、莊周夢蝶的境地。拂曉時分,張岱才讓奴仆劃船回去,然后一大覺睡到下午甚至黃昏。那真是一個尚不知憂愁為何物的快哉無比的青蔥年月,而大明仍在繁花似錦的盛世之中。

    龍山的磨盤岡下建有一座雷神殿,此處曾有錢镠興建的蓬萊閣,而后成為廢墟。六七月,天氣開始炎熱之際,每天下午張岱會與秦一生、石田和尚以及一眾兄弟帶著吃食酒水在雷神殿前面的高臺之上納涼,剝食雞豌豆,飲香雪酒,喝本地的雪芽茶。仆人提前把西瓜浸泡在井水中,到了夜里撈上來再吃,冰涼爽口,暑氣全消。此時,幽黑的樹林中山鳥靜伏,唯蟬鳴而已。

    龍山成為張岱自童年起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尤其是元宵節前后的放燈成為紹興城一年一度的盛景。

    張岱是名副其實的燈迷、燈癡,其一生收藏了很多奇巧的燈具。每年,都是張岱親自負責家族燈具的保養、展示以及采購。

    一位同鄉,邀請著名制燈師傅精心打造了十架燈籠,知道張岱是燈癡,于是想贈送給他。張岱實在過意不去,給了對方五十兩銀子。張岱的好友夏耳金是名冠一時的制燈師,每年都會精心制作多種形制的燈籠。張岱會在第一時間從夏耳金那里采購一些燈具。在張岱看來,夏耳金制作的這些燈具簡直是鬼斧神工,無人能出其右。

    明代在上元節有燈假十天。民間燈節,以紹興、杭州為盛。白天,售賣燈籠、燈飾、香火的市集上人頭攢動。到了入夜放燈,滿城珠光寶氣之際百姓傾巢而出,其景之壯觀可以想見。

    一生之中,給張岱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紹興龍山、杭州西湖、秦淮河、蘇州以及兗州的燈市、燈船、燈節。張岱不無自豪地認為紹興龍山的燈節為天下第一。每年端午,秦淮河上的大小船只會掛上羊角燈。到了夜里,諸多流光溢彩的船只壅塞河中。其時,幾乎全城的女子都梳妝打扮,盛裝夜游。

    紹興人在過年節時格外注重張燈、觀燈。因為竹子、紙張、蠟燭都比較便宜,所以紹興城內幾乎家家都能制作燈具。正如張岱所言:“竹賤,燈賤,燭賤。賤,故家家可為之;賤,故家家以不能燈為恥。”

    臨近上元節,無論是官署私宅、寺觀庵堂還是大街小巷、墻頭橋尾,處處都是竹質燈棚,其上懸掛形式各異、大小有別的燈籠。燈上彩繪各種人物、花鳥以及《四書》《千家詩》的故事。入夜,燈亮起來之后,整個紹興城如同白晝,觀燈者、賣貨者、演出者絡繹不絕,整夜不眠。與此同時,各處煙花升空,爆竹聲四起,雞犬噤聲,硝煙彌漫。

    年幼之時,張岱騎在仆人的脖子上,觀賞王陽明留下來的描金羊角燈。一年除夕,紹興城落下幾十年不遇的暴雪,雪中一盞盞紅燈如花綻放,掛燈的人、觀燈的人、舉燈的人如同山海走馬。這讓人想到《水滸傳》中汴京的繁華燈市,“樓臺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天際禪師曾寫過走馬燈的詩偈,“團團游了又來游,無個明人指路頭。除卻心中三昧火,刀槍人馬一齊休。”關于花燈,張岱講過一個燈謎:“四面笙歌鼎沸,兩腳何曾著地。只為有佳人,遠在碧云天際。迢遞,迢遞,流盡兩行珠淚。”

    值得注意的是張岱早年在紹興所遭遇的那場罕見大雪以及崇禎五年(1632)十二月連下三天的大雪,文士們只是強化了雪景之美之雅之奇,而忽視了暴雪背后被凍死的成百上千的草民。這時江南地區的罕見暴雪也對應了明代正處于小冰河期,那時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

    張岱家族開創了于龍山之上大張旗鼓打造燈市的風氣,緊跟著就有士紳富賈在蕺山、塔山放燈。

    萬歷二十九年(1601)上元節這天,時年五歲的張岱跟隨叔父在龍山放燈。當時叔父讓木匠打造了一百多個燈架,每個架子上放置三盞裝飾精美的彩燈。此外,龍山的城隍廟、蓬萊崗以及山路、樹上,無不有燈。

    一霎時,整座龍山如同瓊樓玉宇,流光溢彩,群星閃耀,璀璨至極。觀燈者,賣貨者,飲酒者,縱談者,管弦者,唱曲者,隨處可見,如同潮涌。

    上元節這天的深夜,一家酒館即將打烊的時候,突然涌進來六七個美艷異常的婦人。其時,酒水已經賣盡,僅有一甕沒有開封的陳釀。幾個女子多花了兩倍的價錢買了一個大酒壺,可裝酒四大斗。沒料到,她們竟然一眨眼的工夫就把四斗酒給喝光了,然后出門而去,消失在燈火闌珊之中。

    正月十六這天,按察使以及織造局的太監在晚宴后也趕來龍山看燈。燈會延續了五夜,龍山上下雜物狼藉,堆積如山,不堪入目。因為人多擁擠,好多人的鞋子都被踩掉了,又來不及撿拾。到了第二天,清掃龍山的人居然撿拾的鞋子有三四籮筐之多。

    更有甚者,在城隍廟附近租了幾間房,里面有容貌姣好的男童提供特殊服務。一個少年前往娛樂,于酒后試圖猥褻一男童的時候,解開衣服之際發現居然是一個女子。

    天啟六年(1626)十二月,紹興下起幾十年來罕見的大雪,厚達三尺多深。大雪到傍晚的時候方才止息,年近三十歲的張岱帶著家班中的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馬小卿、潘小妃等伶人于雪中登上了龍山。

    山高城小,唯有滿眼的積雪閃著銀光。

    是夜有月,但較之積雪之白,人們已經感受不到月光所在了。張岱一行人喝著黃酒御寒,不勝酒力的張岱居然在這個雪夜連喝了幾大杯都沒醉。

    伶人開始彈奏唱曲,然而因為天氣冷徹,他們不禁瑟瑟發抖。于是,大家趕緊收拾家當,下得山去。甚為奇特的是有兩個伶人居然抱在一起,從百步街滾落而下。張岱作為公子哥,乘坐兩人推挽的羊頭車緩緩下得山去。

    夜深人靜之際,嘎吱嘎吱的車輪碾壓積雪的聲音在多年之后轉換為雪崩的轟天巨響。

    崇禎十二年(1640)是閏正月,兩次上元節,兩次放燈,每次放燈五日,所以稱為“五夜燈”。閏正月的情況比較罕見,在整個明代閏正月出現過五次,即永樂十八年(1420)、弘治元年(1488)、正德二年(1507)、嘉靖二十四年(1545)以及崇禎十二年(1640)。崇禎十二年至今,沒有一次閏正月的情況出現,而下一次出現閏正月將是2262年。

    崇禎十二年的閏正月,在緊鑼密鼓地張羅燈節之際張岱還撰文稱頌這是三生難遇、百年難逢的大事,所以今年燈節要格外隆重些才好。

    在入夜張燈之時,張岱特意點燃數十根特制的碗口粗細的蠟燭。家奴中有善于制造兩尺多高花炮的,咝嘯升空之際八方炸響,煙火照徹了整個夜空和紹興城。其時,嗩吶聲聲,管弦歌舞,聲伶家班粉墨登場,圍觀者密不透風。

    誰承想,僅僅四年之后大明國祚終結。張燈結彩、煙火璀璨轉瞬間化為山崩地裂、國破家亡。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综合久久久40p|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精品9E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2022精品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最新|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