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周末”第十六場 | 以文學力量銘記抗戰精神
8月8日上午,第二屆“龍江之夏”文學周系列活動暨第十六場“文學周末”在黑龍江文學館舉行。本次活動“以文學力量銘記抗戰精神”為主題,特邀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郭力進行專題講座,來自全省的作家、學者、文學愛好者現場聆聽,黑龍江省作協各團體會員通過中國知網平臺同步在線收看。
講座中,郭力以宏闊的學術視野和細膩的文本分析,對黑龍江抗戰題材當代文學作品進行了系統梳理。她首先從阿成的短篇小說《趙一曼女士》談起,認為作品通過歷史與現實的交織,塑造了兼具文人氣質與軍人冷峻的英雄形象,濃郁的地域文化底色賦予文本獨特的龍江氣質;王忠瑜長篇小說《趙尚志》則通過宏闊歷史敘事與微觀人物描摹的結合,再現了趙尚志將軍的錚錚鐵骨。
隨后,郭力以遲子建《燉馬靴》、王偉力《獵人狙擊手》等作品為例,解析了黑龍江作家如何以“在地性”視角,將白山黑水化作自然敘事元素,把抗聯精神深植于山川草木與百姓日常,形成獨具龍江特色的抗戰書寫。郭力表示,無論是《懸崖》《懸崖之上》的諜戰敘事,還是《夜幕下的哈爾濱》的家國情懷,都體現出龍江作家對復雜人性的深度開掘與對信仰力量的熱烈禮贊。黑龍江抗戰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創作中,具有十分獨特的地位,為全國抗戰題材作品填補了一筆壯麗的色彩。
講座結束后,現場觀眾就“如何處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等話題與郭力進行了深入探討。
圖/申志遠 于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