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的搖籃
穿過一道道清澈明朗的野水,穿過高低起伏的山巒,終于來到一個小石村。到處都是石頭,石墻石屋,石磨石碾。只有屋頂是草搭的,還有一個個草編的搖籃。
搖籃,遠在歲月的風雨中,卻還是讓人生出無盡的感動,甚至心疼。是啊,里面再沒有笑語和哭聲,所有的一切都進入了安寧??蛇€是會讓人想到一群人,想到乳汁和生命。
在艱難的抗日戰爭時期,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出現了一批投身于戰場的女性,她們不會拿刀拿槍,卻以自己的愛心,筑起一道長城,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紅嫂群體。就如明德英,看到一位在炮火中倒下的小戰士,急忙把他救助到隱蔽處。等敵人走了,又去查看。看到小戰士還處在昏迷中,嘴唇干裂,不住地顫抖,生命危在旦夕。她想找水,一時又找不到,急得四處抓摸,忽而就想到了奶水,這位普通的聾啞女,立刻毫不猶豫地扯開衣襟,將潔白的乳汁一滴滴擠進小戰士的口中。小戰士漸漸蘇醒。當他明白了一切,眼里頓時涌出滾燙的淚水。
1942年冬,八路軍衛生員莊新民負傷與部隊走散,明德英夫婦悉心照料,將家中唯一的老母雞熬成雞湯,為其補養。莊新民歸隊后,長期與明德英一家保持聯系,明德英病故,莊新民以兒子身份為其立碑??勾笠环中6箨犝谓虇T周抗,在突圍中腿部負傷,當地一位大娘發現了,將他藏在山洞里。大娘和兒子冒著生命危險,為他送飯送水,直到他傷愈。
大愛,無私而純真。
在那個非常的年代,一個個紅嫂刷新了沂蒙精神的底色。為了照顧革命后代和烈士遺孤留下的四十二個孩子,王換于自覺地辦起了戰地幼兒園。她四處動員,找來了各種搖籃,不夠就動手做。那些孩子躺在搖籃里,她晃了這個晃那個,嘴上哼著搖籃曲。那個情景,溫馨而寧靜??蛇@是戰時啊,鬼子隨時會來襲擾,也就隨時會燃起硝煙。
所以還要不時地轉移,不停地折騰。但無論怎么折騰,都不會讓這些孩子受到驚嚇、感到不適。讓他們感受到的,是親切的母愛與親情。
這中間,也多虧八路軍的支持,把一些戰利品給孩子帶過來,多虧了鄉親們的幫助,跟著一起看護和照顧。有的還送來煎餅,有的拿來剛收的雞蛋,幫著推推搖籃,抱抱孩子。但是那些很小的孩子,還是讓人掛心不已,他們還不會咀嚼,也不好消化,所以總是哭鬧??粗鴳驯е鴮O子的媳婦,王換于咬了咬嘴唇,說,把奶喂烈士的孩子吧,咱的孩子沒了,還能再生,烈士的孩子沒了,就斷根了。媳婦放下自己的孩子,把另一個哭著的孩子抱在懷里。自己的孩子哭起來,她的心微微一顫,看看孩子,又看看婆婆,繼續喂著。對于那些大點兒的孩子,也會用乳汁浸泡干了的煎餅,送進他們的嘴里。
就這樣,一個個孩子健康成長起來,她們自己的孩子卻越來越瘦弱,先后有四個孩子因缺乏營養失去了生命。淚水一次次蒙上她們的眼睛,但她們還是繼續著自己的使命,沂蒙山樣的使命??!后來,這些孩子有的找到這里,只能面對一堆黃土了。下跪瞬間,大聲地喊出了在心中喊了無數遍的“娘”,喊得涕淚橫流,動地驚天。搖籃在輕輕晃動。歡笑從里面撒出來,像一只只鴿子。墻上串串金黃的玉米,輝映著陽光。
微風傳來淡淡的芳香,野草花依然,石頭屋依然。哪里響起一陣熟悉的歌聲:人人都說唉——沂蒙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