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云中往事
    來源:文匯報 | 朱航滿  2025年08月05日07:54

    我的中學生活是在小鎮云陽度過的,但母校云陽中學已在十年前消失了。它與其他兩個同樣創辦在鄉鎮上的中學合并,搬遷到了我的故鄉縣城所在地,取名涇陽中學,后來又改名崇實中學。處于關中腹地的涇陽歷史上崇尚讀書,晚清到民國有崇實和味經兩座享譽關中的書院,在近代陜西教育史上均有一席之地。但我對這種改名,一度頗不以為然。這幾天看全國高考的新聞,寒窗苦讀的學子們邁入考場,不由得又想起備考三年的中學生活,一晃至今,也快三十年了。在諸多的學校之中,云陽中學可能是最為普通的一所,但留給在這里讀過書的學生的記憶,一樣是難忘的。

    我于1995年考入云陽中學,當時為何就讀這所鄉村中學,原因已不得而知。初中時,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按說可以考入縣城最好的中學,或許是學校所在的小鎮離家較近,也或許是初中老師直接幫我辦理了入學手續,總之我是在不知情的混沌情況下,去了云中讀書。對考學和讀書,我曾有一種莫名的熱切和興奮。盡管這座學校十分普通,但每年都會有一些師兄師姐考上大學,他們就像一扇扇打開的窗戶,總令我夢幻般地看到未來的自己。

    云中的校舍十分破舊,但在當時的我看來,已經是很不錯了。那時學校僅有兩座兩層教學樓和兩排平房教室,宿舍樓則是兩排小平房,東側一排住男生,西側住女生,而且都是大通鋪,我僅住過很短的時間,便搬了出來。起初借住在一位同學的家中,后來這個同學輟學當兵,我便又搬回了學校。為了保證學習時間,我并未搬回宿舍,而是把被褥搬到了教室。晚上熄燈后,我和另一位同學便將教室的課桌拼起來,然后在桌子上睡覺,倒是分外地愜意。應是當時的學校條件實在太差的緣故,我們的這種做法,并未遭到學校的制止。而這樣的做法卻也方便了學習,節省了更多的時間。

    其間發生了一件尷尬的事情,一度成為笑談。有次因為晚間學習太晚,結果早上沒有醒來,一些同學早到學校后,看到我和另一位同學還在睡覺,也不便打擾,就在教室外面晨讀。后來,我們終于醒了,正在慌忙穿衣服的當口,有位女同學推門進來了,當時真是非常難為情。原來這位女同學并不知情,被其他同學惡作劇了。后來這位女同學到西安讀大學,我有次去西安一所高校實習,專程去她學校看她,提起中學往事,二人相視一笑。

    學校只有一個食堂,沒有飯廳,學生們打飯之后,男同學便蹲在食堂外面的小廣場或者樹蔭下吃飯,女同學則打到飯盒里帶回宿舍去吃。有些家境較好的同學,會在學校附近的一些小飯館搭伙,當時感覺非常奢侈,不過現在看來,也并非什么特別的享受。食堂的面片湯、豆腐粉條、醋熘白菜、青椒土豆片,幾乎頓頓都有,味道很是寡淡。我對食堂印象最深的,不是飯菜的味道,而是每天晚自習結束時分,食堂會打開一個窗口,在夜燈下售賣蔥油大餅和茶雞蛋。晚上加頓餐,然后再返回教室,熄燈后又點上蠟燭,繼續學習。當年在此讀書的同學,多來自附近鄉鎮和農村,家境大多寒素,故而食堂并不收費,而是采用收糧票的形式,無論飯菜,都可以用糧票來兌換。糧票則只需學生從家中帶糧食來即可。我學習很努力,成績也很不錯,但糧票總是拮據,常常不夠用。班里有位女同學,家境較好,性情爽朗,曾邀我去學校附近的小餐館吃飯。記得好像也不過是餛飩之類,但對我來說,已經很是美味了。這位女同學的舉動,頗有江湖古風,令我至今難忘。還有位女同學Waner是姑姑同村的,算是遠親,也常常接濟我。

    Waner是個很溫婉的女孩,后來我才知道她還是天主教徒,因為村里有個教堂,很小的時候,她就跟隨家人信教了。有次我與她談起未來的想法,她說自己想成為一個修女,當時聽后真是非常吃驚。但也或許是因為與Waner的這種特別的關系,我與她彼此都有好感。幾年前,姑姑因癌癥病危,我專程回去看望,她提及我和Waner的往事,一臉的笑意,但說來都是瑣屑的記憶。

    因為與Waner在一個班級,我在下課后往往并不著急去吃飯,而是把作業寫完后,才想辦法解決肚子問題。后來發現,每每這個時候,教室里就只有我和她兩個人,且都沉默著。大約高二的時候,有位同班女同學突然輟學了,原因是有個小學需要一名民辦教師,她在家人的努力下,去填了這個位置。我和Waner對這位女同學的選擇很感遺憾,但也無能為力,我們曾一起在周末坐車去那個位于山下村子里的女同學家中看望。記得車停靠在一條山邊的公路旁,我們先在一棵蘋果樹下乘涼,說起人生的選擇,至今想來都是無限地懷想。那天一起步行到了村子,又在簡陋的小學里,找到了那位女同學。再相逢,我們都是既高興又感傷。

    我的中學時代很有收獲的事,可能是有幸加入了一個文學社。記得讀高中不久,有個名為文川文學社的社團招納新生,我寫了篇散文上交。過了很久,已忘記了此事,忽然有位學長通知我參加社團的活動。我是后來才知道這個社團是由一位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的老師創辦的,在那個年代,我們的學校很難有這樣的名校畢業的老師,而這位老師因為一個特殊的事件,被分配到這偏僻小鎮來教書。他來到后,很快創辦了文學社,并邀請一些作家來授課。記得有位雜文家來講座,談到他的一篇雜文獲獎后,他去北京領獎,在西單的圖書大廈買到了一本印有他的散文的選集,帶著那本書,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心里充盈著滿足與快樂。我的老師則在一次文學講座中,分享了問世才兩年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還多次談起他的大學生活,使我們在貧瘠中也有了詩意的感受。記得他說有次去拜訪中文系的一位教授,看到教授心無旁騖地讀書,而家中到處都是書籍,那情景令他頓感一種學問的神圣。文學社不久就停止了活動,因其無益于應試,活動終于寂寥,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這位老師的調離,但在我的心中,卻種下了文學的種子。

    中學雖然學習緊張,但我還是頗愛讀點課外書,特別是一些文學作品。學校并沒有圖書館,附近也沒有像樣的書店,當然也沒有零錢去買書。課本之外的讀物,是極為貧乏的。我的那幾本課外書,多是在一家滿架惡俗讀物的租書鋪子里搜尋來的,這也讓我有了飽讀詩書的虛榮。記得我曾租過司湯達的《紅與黑》、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還有瑪格麗特的小說《飄》。大哥曾從大學帶回一冊《平凡的世界》,我則在同學處借過一冊《穆斯林的葬禮》,Waner借我一冊她很喜歡的長篇小說《第二次握手》。有次我在學校的報欄里讀到周國平的散文《愛與孤獨》,高二去縣城考試,竟在新華書店里看到了這本書,便傾囊購下。我還借過一本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那是一位親戚在她讀大學時的紀念。記得讀完這本書,是在周末的校園午后,分外寂靜,我忽然看到校園圍墻外的麥田里升騰起了火光。我對魯迅的偏好,并非因為入選課本的他的小說和雜文,而是偶然在一本教輔書上讀了魯迅的小說《傷逝》,令我看到了一個感情細膩又沉郁的魯迅。后來我還在學校地攤上買過一套《魯迅文集》,但并未細讀,直到上大學后才翻讀一遍。

    我在學校的書攤上還買到過一本書,書里的內容,全是北京大學的學生談他們怎樣進入到這所中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那些文章談學習心得,也談應試技巧,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對于作為最高學府的北大的向往與虔誠。這本書的作者大多是北大中文系或歷史系的學生,受他們的影響,我做出了一件影響自己一生的決定,便是在高三已經過半的時候,通過在學校任教的親戚,把自己從理科生改成了文科生,并很快把座位從二層樓的教室,調換到了一個土坯房子的教室。現在想來,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決定,但當時我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并打算來年再努力。

    從理科轉到文科后,Waner基本上每天都會到我所在的文科班來看一眼,但并不與我言談。我們這種默契,很快被同學們發現,當時距離高考時間很近了,也只能有意地保持著疏離。直到有天晚自習后,只剩下我一人在教室里學習,她來到文科教室的后門,像往常一樣張望一番。不知為什么,我大膽走過去,約她一起到校園外去散步。那天晚上,月光如水,至今還記得我們約定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學。

    我中學時在班級里擔任過一些學生職務,也會偶爾組織一些班務活動,但最有意思的,便是曾在高考前自發組織過一個學習小組,由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我還策劃與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周末去游玩過幾次,其中一次是騎上自行車,前往嵯峨山下的唐崇陵,因為那個陵墓就建在小組中一個同學所在村子的田野里。我們把自行車放在田地里,然后爬到了崇陵,看到那些被風吹雨刷的石像生,依然儀態莊嚴,氣象森森。再一路爬到嵯峨山頂,眺望著廣袤的關中平原,山河壯美,黃土肥厚,我們都被這風景震住了。嵯峨山上,松樹成林,寥無人跡,我們在松蔭下聚餐、談論、拍照,忘記了苦累與煩悶。幾年前,我回鄉,到縣城拜訪一位朋友,他的辦公地點旁邊就是崇實書院舊址,書院已經破敗,僅留殘跡。他給我講了許多書院的往事,講了故鄉人對于讀書的尊崇,還講那些從故鄉走出的優秀讀書人,許多故事都是我未曾聽聞過的,很是加深了我對這片土地的認識。去年初夏,回到老家,翻出當年在嵯峨山上的一張合影照,當年同游者早已四散各地,也失去了聯絡。我再次去了崇陵,又爬到了山頂,想起了這些悠悠往事。

    高考即將來臨之際,記得有天傍晚,天極熱,校長召集高三文科學子們開會,大體是談論高考事項。還記得那個教室已經很破舊了,三個文科班的學生大約一百五十多人,擠在一個教室里。這個會議,是師生的交流會,但更多是為我們鼓勁和加油,希望大家都能有個好前程。但氣氛卻是有些壓抑,因為文科生一個班每年也就寥寥數人能夠考上,大多數人只是為了一點希望而在堅持。會議結束,校長希望能與同學們更多交流,但當時有問題大家也都不舉手,偶爾會用小紙條寫上一個問題,傳到臺上。記得我寫了一張紙條,大意說在中學讀書三年,感覺就是為了應試,對于成為一個理想的人沒有幫助。校長看了這張匿名小紙條,表情很是異樣。對于在高考臨近時刻還有學生會有這樣的想法,顯然有些無奈,但還是當眾念了出來,表示了最大的理解,但他仍然希望學生首先考上大學,再找到屬于自己的新天地。現在看來,當時的我,有了一點獨立思考,但在那種環境下,真是少年意氣了。

    一個月后,我參加了1998年的高考,隨后填報志愿。很快成績揭曉,我被南京的一所大學錄取,Waner卻落榜了。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婷婷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