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大賽獎項揭曉 參賽作品5.67萬部創歷史新高
8月2日,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本屆大賽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共同指導,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支持,閱文集團主辦。大賽以“好故事與時代同行”為主題,參賽作品5.67萬部,最終14部作品脫穎而出——《關內關外》《幸孕面線糊》獲一等獎,《升職之神》《我不是文豪》獲二等獎,《犬齒》《閃門》等九部作品獲優勝獎。其中,由95后作家“眉師娘”創作的《云去山如畫》獲本屆大賽特別獎。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國資委副主任黃斌兵,上海市出版協會理事長胡國強,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與網絡文學作家、影視及出版行業代表等參與活動。
黃斌兵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于2015年率先創辦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鼓勵作家突破傳統網絡文學的藩籬,用筆書寫時代波瀾、反映時代風貌,取得“十年內十倍增長”的好成績。未來,要進一步加強大賽的品牌建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以IP轉化賦能產業升級。
敖然也認為,網絡文學每一次躍升,都離不開對現實的體察、對時代的呼應。現實題材的十年崛起和向陽生長,正是網絡文學迭代升級的縮影,是新大眾文藝蓬勃發展的最生動寫照。
多元化類型精品疊出,百花齊放
據了解,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吸引5.4萬名網絡作家投稿,同比增長15.49%,參賽作品5.67萬部,創歷史新高。多部獲獎作品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融合非遺、科幻、職場、懸疑等多種題材類型,實現跨界創新、百花齊放。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表示,歷經十年發展,現實題材逐漸成為網絡文學的一支“新主流”,有了更多年輕的讀者、更創新的內容、更多元的開發;網絡文學不僅能寫現實,而且能寫出有筋骨、有溫度、有熱度的現實精品。
特別獎作品《云去山如畫》以抗戰時期國立藝專的烽火遷徙路為背景,通過守護國寶、藝術傳承與家國情懷的結合,深入展現了在戰爭背景下,小人物對藝術的堅守、對家國的熱愛以及對正義和文化傳承的執著。
一等獎作品《關內關外》用兩代深圳人的命運,折射城市化進程;《幸孕面線糊》以美食與非遺為紐帶,將閩南文化融入女性創作故事。二等獎作品《升職之神》《我不是文豪》深入職場、中年危機等社會議題,在熱點、痛點中建立起深刻的共鳴。懸疑高概念作品《閃門》以相機連通平行時空的機制為引,揭開兩組人物的情感秘密,實現軟科幻與都市情感的類型破壁。
上海文藝出版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李偉長也在發言中指出,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顯著豐富了原創文學的內容生態和題材廣度,為原創文學注入真實細節與時代洞察力。未來,上海文藝出版社將持續聚焦網文精品內容開發,探索打造主題出版工程,參與網絡文學經典化。本屆大賽獲獎作品《云去山如畫》《我不是文豪》《閃門》等已列入出版計劃。
作品改編率超80%,現實題材成IP開發新“富礦”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4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現實題材已躍升為網文增速第二大品類,成為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激發文化創新力的鮮活載體。現實題材亦成為IP開發的新“富礦”。
本屆大賽的獲獎作品中,《關內關外》《我不是文豪》《煙云華強北》《守護蒙瑪拉爾》《血花屋》等已進入實體出版及有聲開發階段,多部作品正在被影視機構重點關注。大賽歷屆獲獎作品中,超八成獲獎作品進入IP開發各階段,出版、有聲、動漫、影視多線開花,已有24部授權影視劇集改編。
活動現場,長信傳媒文學總監邸哲文在發言中表示,文學是IP的源頭,以《逆流純真年代》為代表的現實題材作品,既突出了時代發展的典型性與變化性,也刻畫出大時代背景下的民生百態,能夠強烈喚起觀眾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共鳴,具備極高的市場潛力。據悉,《逆流純真年代》是作家“人間武庫”的現實題材首作,曾獲第三屆現實題材征文大賽優勝獎。目前,該作品已推進劇本開發,預計2026年拍攝制作。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自2015年創辦以來,已涌現百余部精品佳作:《濱江警事》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多部作品走進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等世界級文化殿堂。“過往十年,不僅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從小眾到主流、蓬勃發展的十年,更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十年。”侯曉楠表示,未來閱文將繼續加大現實題材精品培育,打造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IP。
頒獎典禮現場,第十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同步啟動。
第九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獲獎作品如下:
特別獎
《云去山如畫》
一等獎
《關內關外》
《幸孕面線糊》
二等獎
《升職之神》
《我不是文豪》
優勝獎
《從gal社開始的乙游女主生活》
《紅圈律所:鑄金之路》
《將滿未滿》
《犬齒》
《閃門》
《守護蒙瑪拉爾》
《血花屋》
《煙云華強北》
《一攬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