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25年第8期|劉笑偉:到中流擊水
延安,延安
當四周都被黑暗侵占的時刻
這里就是光進入中國的入口
那束光,把延安染成金色
哦,金色的延安,抗戰的延安
寶塔山把信仰的高度
刻進天空的湛藍
當民族的聲帶被刺刀割得喑啞
這里就是一段崇高樂曲的開端
信天游,把延安染成金色
哦,金色的延安,抗戰的延安
延河水把情感的熾熱
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
那孔窯洞窗口的煤油燈
閃耀出北斗的光芒
那位奮筆疾書的人
引導著中國革命
緊緊握住了歷史的方向盤
延安有黃金
那是整座黃土高原所鑄就
那是金燦燦的小米所賜予
延安有白銀
那是抗戰的怒吼
把每道山梁都磨成利刃的閃光
那是戰士的刀鋒
在寒夜中凝結的
刺向冬天的冰霜
當四周都被絕望吞沒的時刻
這里就是希望登陸的港口
那波紋,把延安染成金色
哦,金色的延安,抗戰的延安
光明之城,歌聲之城
被萬千熱血青年所吟唱——
延安,延安
“你的名字將萬古流芳
在歷史上燦爛輝煌”
《論持久戰》
大片濃重的黑暗,壓彎了
整座黃土高原。以及那片沉睡著的
蒼老的國土。你抬起頭來
讓思緒的狂草,力透紙背
一個個不眠之夜
消瘦了這孔窯洞中的煤油燈
文字的星辰,升起在天空之上
擊退了黑夜的黑
一個個灰暗的村莊
在你的文字中蘇醒,舉起
微弱的火把,匯成涌動的星河
思想的閃電破繭而出,催熟了
這片黝黑的五月的原野
歷史的黑土層里
你埋進四萬萬顆春天的種子
那是不屈的種子
飽含著悲憤與蒼涼的種子
孕育著沖天力量的種子
慢慢發芽,茂盛了
一個民族廣袤的大地
十四年,說長不長
說短也不短
誕生勇氣的地方
弱小者可以戰勝強壯者
生長思想的所在
偏遠之地,亦可以成為
中心之城
思想就是一匹
長著金色鬃毛的駿馬
你騎在馬背上,吟誦著
“江山如此多嬌”
讓窯洞外那座山上的寶塔
在萬丈霞光中聳立為紀念碑
映入延河之水
成為一個國家的
中流砥柱
《八路軍進行曲》
在音符與樂曲之間
一定有一段更為隱秘的情感
未被發現。當他站在黃土高坡上
高原正如一把金色的銅號
把天空吹奏成
一片炫目的金黃
向東望去,他的眼神
就是指揮棒。太行山的山脊線
連綿成金色的五線譜
黃河的浪花,成為跳動的音符
這些金黃色的水波
與射出的子彈一起
擦亮了 1939 年的風
讓每個音符中
都響亮著黃河的咆哮
“向前,向前,向前!”
音符如潮水
點燃了黃河的河床
胸懷家國的人,眼睛里
升起金色的帆影
熱淚如復仇的子彈
劃過一個個血色的黎明
士兵們也如奔跑的音符
把整個中國,踏成一張
低沉、嘶啞歌唱著的
旋轉的唱片
當他寫出太陽
寫出祖國的大地
寫出民族的希望
這些洶涌澎湃的詞語
正如黃河一樣奔流而下
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向前,向前,向前!”
一直向著太陽進發的隊伍
超越一群向著神圣進抵的音符
在他的樂曲里找到了光芒的含義
如果沒有他
你們會到哪里棲息?
在音符與樂曲之間
一定有一段更為隱秘的情感
未被發現。尋找的過程
承載著思想的日出
——誰能夠讓發現的喜悅
突破地平線
誰就終將會被大地典藏
槍桿詩
是黑夜點亮了我們的名字:
田間、柯仲平、光未然……
名字,是沉睡中擂響的鼓
我煉著金子
從詞語的流沙中
淘出最閃亮的金砂
我攥著火種
把每個字都燃得透亮
到街頭的人流中淬火
當彈片削去多余的詞匯
每個字都帶著爆炸的引信
我拆掉,再安上
每一個呼嘯而過的
短句,讓語言產生加速度
比子彈更快抵達戰壕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我的這些文字中的怒火
將不會被人們所銘記
若干年后,我的詩句
會在陳列館的玻璃柜中
迸出鮮血:這是死亡,更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