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2025年第8期開卷、目錄
開 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們重走抗戰地,參觀革命文物展覽,重溫抗戰文藝經典,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文旗隨戰鼓。抗戰的烽火硝煙中,在晉察冀和晉冀魯豫根據地,一手拿筆、一手拿槍的文藝人,以大量優秀文藝作品鼓舞人民、揭露敵人,彰顯了澎湃的文藝力量。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河北誕生了徐光耀的《小兵張嘎》,孫犁的《風云初記》,雪克的《戰斗的青春》,李英儒的《戰斗在滹沱河上》和《野火春風斗古城》,劉流的小說《烈火金鋼》,馮志的《敵后武工隊》,孔厥與袁靜的《新兒女英雄傳》、李滿天的《水向東流》等一大批抗戰題材力作,為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做出重要貢獻。其中,多篇經典之作在本刊前身《河北文藝》《河北文學》首發。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文藝人有一代文藝人的責任。今年以來,本刊發起“大美河北”文學創作征文,主旨之一就是對河北豐厚深邃歷史文脈、紅色文脈的書寫。本期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專輯推出十位作家的優秀之作。其中有魯獎得主、河北籍作家劉笑偉走八百里太行深入采風之后,滿懷激情創作的組詩《燃燒在太行山上》,有“中國好人”、知名作家王小丫歷時六年、行程數萬公里采訪回民支隊老兵的深情講述,也有基層作家劉艷菊對八路軍墳與一座碑的“發現式”書寫,有抗戰親歷者后代程根樹對先輩工作戰斗歷史的精心爬梳和整理……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那些走入歷史深處的人物,那些熔鑄于血與火的精神,是需要一代代寫作者持續挖掘、發現、書寫的題材富礦。我們期待更多新時代語境下創新性的精品力作,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目 錄
開卷
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專輯
我和三十四枚老兵手印的故事(散文) / 王小丫
“八路軍墳”與一塊碑(報告文學) / 劉艷菊
孫犁的阜平抗戰食記(散文)/ 張金剛
在平山,凝望滹沱河朵朵浪花(散文) / 邢建軍
地道中誕生的《團結報》(報告文學)/ 程根樹
鄧永耀在臨城(報告文學)/ 米麗宏
燃燒在太行山上(詩歌) / 劉笑偉
雁翎(詩歌) / 馬蘭
每一個戰士,都是長城上的一塊磚(詩歌) / 王琦
馬蘭紀事——致鄧拓和《晉察冀日報》(詩歌)/ 謝虹
小說坊
裘吉兒 / 何榮芳
酒逢知己 / 戴濤
精短佳構
老殷 / 魏福春
琴聲 / 袁炳發
三味書屋 / 李春華
生態現場
銀葉樹和它的鄰居們 / 王國華
大興安嶺小札 / 李青蔓
新文采
種在陽臺的鄉愁 / 袁海勝
遠去的列車 / 李霞
跑過十字路口的傘 / 曹淑風
致巨河書 / 蒼耳
豆腐絮語 / 王暉
藝術河北
郭躍峰美術作品
朱元杰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