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吉狄馬加:立足于人去創作,就不會被AI取代
7月28日,以“煙火里的詩意樂至”為主題的樂至第七屆田園詩會如約舉行。著名詩人、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在會上分享了他對詩歌創作與AI創作的看法:只要是立足于人去創作,反映我們人在當下社會的生存狀態,書寫個人的生命記憶,書寫生活中的事物,那么就不會被AI代替。
在吉狄馬加看來,田園詩會很重要的宗旨是讓詩歌回到自然,讓詩人書寫自然。他認為,人們在經歷了工業化之后,一直徘徊在遠離自然和不時迷戀自然的狀態中。“但是任何時候都要相信,人類是自然之子,我們不可能離開自然。”
當天詩會的舉辦地——四川樂至,是吉狄馬加心中讓詩人書寫自然的理想之所,“到達樂至,就會想到濛溪河遺址,不自覺地去感受數萬年前人們生活的場景。在這里舉行詩會,邀請詩人到樂至來感受自然,會和前人在精神上產生共鳴,發生關系。”吉狄馬加認為,樂至上千年的建城史,也有利于行走其間的詩人更好地感悟自然,牢記人類是自然之子,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舉辦到第七屆的詩會,更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吉狄馬加說。
談及田園的同時,吉狄馬加也聊起了他對“現代化”的看法:在現代化過程中,人們借助科技的發展,生活質量變得越來越好。吉狄馬加以詩會舉辦地樂至為例:“在民生改善、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特別是在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績,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