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困境與重生—— 吳佳駿新書《散文家們》首發式暨分享會在重慶舉行
《散文家們》新書發布會現場
7月27日,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期間,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北岳文藝出版社承辦的“散文的困境與重生——吳佳駿新書《散文家們》首發式暨分享會”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行。詩人李鋼,文學評論家張育仁,山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招宇,山西出版集團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孟紹勇,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出版業務部主任董潤澤,北岳文藝出版社黨總支書記、總編輯、社長董利斌等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散文家們》是一部文學評論集,是青年散文家吳佳駿在主持《紅巖》雜志“中國文存”欄目的幾年中寫下的“編前語”,其深邃的洞察和真知灼見的剖析,既是對當下散文存在問題的精準把脈,也是對散文精神的召喚和倡導。同時,也是當代散文界的一面“鏡子”,既可照見散文的面龐,又可照見散文的骨骼。這部《散文家們》,無疑是作者文學旅程上又一次深邃的探索與凝望。這本書聚焦于“散文家”這一群體,它不僅僅是對同行者的描摹與致敬,更是對散文這一文體在當代境遇下的深刻思考。
吳佳駿分享《散文家們》創作心得
發布會現場,吳佳駿說這是一本“意外之書”,起因緣于他從2015年開始在《紅巖》雜志策劃和主持的“中國文存”欄目。這些文稿,全是他在8年時間內寫下的“編前語”的基礎上擴充而成。他坦言,一個寫散文的人,唯有寫出人的散文,才能維護和捍衛散文的尊嚴。從這個層面來說,任何一個散文作家,要想博得他人的認可和敬重,必須懷有恒定的價值觀和理想主義情懷。不能只在文字上玩技巧,耍花招,也不能只關心一己的悲歡,要具有利他精神和天地精神,不混淆是非,不顛倒黑白。要在作品中彰顯人民性,強調道德意義和倫理價值,有穩定的信仰和拯救苦難的激情,有關懷弱勢者的悲憫心和時代變革的敏銳度,有謳歌真善美的責任感和鞭撻假丑惡的批判力。吳佳駿表示,人生是充滿痛感的。倘若體察不到這種痛感,只能說明我們對人生的感悟還比較膚淺。作為一個散文寫作者,我們需要用文字去捕捉這些痛感,將之呈現出來,為這個時代作證。
發布會上,李鋼、張育仁與吳佳駿進行了對話交流。他們一致認為,吳佳駿是當代青年散文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作品極富個性,辨識度很高,內容扎實,注重審美價值和思想含量,而且深具悲憫情懷和人文精神。
李鋼坦言他和吳佳駿認識很多年了,都是老熟人,之前讀他的散文還顯得比較稚嫩,題材關于家鄉的生活寫作,后來他的散文開始聚焦城市題材,有了新的變化。這本《散文家們》帶有思考性和評論性,經過這么多年的歷練,呈現出明顯的成熟氣質。李鋼表示,看了《散文家們》后印象非常深刻,也很有意思,而且以一種隨筆式的短文書寫,從這個意義來看,《散文家們》顯然是值得期待的。
張育仁談道,吳佳駿的創作道路走得非常艱難,他從一個農村幾乎絕望的少年流浪到城市,飽經命運的鞭打,走到今天,成為了一名知名作家。他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寫作的深度也發生了變化。在張育仁看來,他的這本《散文家們》,是其散文理念的集中體現,每篇文章都有的放矢,個案凸顯,對當下散文創作存在的問題,也對什么是好散文進行了探討。這本書不只對寫散文、熱愛散文的作者有參考價值和啟示意義,對寫作其他文體的作者,同樣具有省思意義。
作為80后作家,吳佳駿在散文創作上成績斐然,已出版十余部著作,先后榮獲“冰心散文獎”“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文學獎”“絲路散文獎”“長安散文獎”“豐子愷散文獎”“劉勰散文獎”“三毛散文獎”等獎項。這本《散文家們》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據介紹,北岳文藝出版社已出版吳佳駿多部著作,如“微塵三部曲”散文系列(《小魂靈》《小街景》《小卜辭》)和散文集《誰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我的鄉村我的城》《行者孤旅》等,反響不俗,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