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2025年第7期卷首語、目錄
卷首語
閻海東的中篇小說《般若波羅蜜》,從親子關系危機處切入,展開對生命態度的覺悟。茲事體大,關聯著兩代人“童年”的教訓和當下家庭的命運。兒子在步入優質高中重點班的緊要關頭忽陷中度抑郁,眼見要功虧一簣,母親周文枝頓感遭遇人生最大的“忤逆”,她在悲泣中忍受,卻難掩滿懷怨懟,終究不甘于“出局”“落伍”——這一筆,寫出了時下親子之間多少難以言表的乖戾。而更深的一筆在于跟隨周文枝內心的掙扎,經歷孤苦痛恨,轉而追根溯源——此番追溯切中文學關注人生的要旨,成就了作品深沉、扎實的品格。
周文枝父母之間至死互不相容的對立,姐姐、弟弟及周文枝本人奔赴各自生活之前的緊張與失重,以及他們和下一代經歷外部塑造后帶回的浮泛、負累與唏噓……主人公原生家庭的種種狀態,呈現了人性、情感在時代、社會轉型中的分化和變異,其間疊印著讀書者失其淳樸、科技壓迫人倫,以及學而困于所學、教而誤其所教等諸多悖論。這樣一張錯綜交織的生活之網,卻暗藏調性和秩序,且看周文枝如何返回生命現場,于渾然不覺間轉入母子重新相見的路徑。伴隨著主人公通透無礙的號啕大哭,百川聚流歸海,高潮倏然而至,世俗零亂背后顯現安閑鎮定的格局,這種撥云見日、去“巧”歸“真”實現于生活本身,成就了閻海東作品的厚重。這個煙火氣十足的故事沒有句號,與敘事并行的,是文本結構生發的意義張力。小說借“般若波羅蜜”為題,凸顯精神觀照的“發散”效應。是“題”也是“眼”,“眼”中照見復活的智慧,照見世間生命內在的圓滿和美麗。而作為敘事段落標記的節氣名稱十三次出現,如同一一注釋著命運的“碼頭”,從意義層面串聯著生命運行的節奏。這種結構張力間蘊含了本真而又曠達的視角,破除著眾人自以為是的趨之若鶩,啟示的是真切、裕如、健朗的“活著”。敘事擱筆處,正是觀照深廣時。
本期刊出的短篇小說,無不從靈魂的孤獨處叩問何去何從。《冬夜》的主人公徒勞地掩飾生命的委頓,她能否在演出敗露后的崩潰中回歸清醒?《搖一搖》里搖出溫婉的火苗,是生活中的激情奔赴,還是童話般甜蜜的尋找?《白色斑點狗》層層剝開無以傾訴的落寞,那些活過了的美好片段是否還意味著什么?《奔跑的月亮》照見了主人公情感空虛的尷尬,而比這種空虛更大的空虛又是什么?
文 /劉照華(《都市》主編)
目錄
中篇小說
般若波羅蜜 /閻海東
短篇小說
冬夜 /李鷺
搖一搖 / 李靜
白色斑點狗 /吳溪
奔跑的月亮 /蔡吉功
名家隨筆·祥夫說
隨筆六章 /王祥夫
散 文
趕車人 /高海平
換一種方式流淌 /李美霞
青春的巢穴 /徐三保
鏡中人 /程華
評 論
生命救贖,三種不同的方向和可能——張象“命運三部曲”讀札 /張浩
都市詩歌
我的城市有座紀念碑(外二首) /夢非
太行奶娘(外一首)/曹愛玲
躬耕,生命的芬芳(組詩))/孔慶武
穿過時光的流影(組詩) /佳 倍
星光集
玉蘭花開(外一首) /宮白云
日落時光 /田 斌
鮮花店 /任隴嬋
逝者 /羌人六
絕技 /劉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