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上海文學》2025年第7期|李檣:碟片屋
    來源:《上海文學》2025年第7期 | 李檣  2025年07月15日08:13

    1

    在碟片機早已從人們生活中消失了許多年后,朱其偉還在做著出租碟片的勾當。

    認識他純屬偶然。那天我跟馬未未在老門東錯綜復雜的古巷里一邊穿過摩肩接踵的人群,一邊閑聊瞎逛,不經意走進一條死胡同。我們正要回頭,卻見一道白墻上嵌著兩扇老式桐油漆的木門,一扇關著,一扇半開著,門頭上方是道凸出來的青色滴水瓦檐,上面長著幾株瘦弱的細草,局部落有青苔。滴水瓦破碎了許多,看上去有相當年頭了。

    馬未未一眼看中木門上的門環(學名“鋪首”),說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造型的。顧名思義,門環嘛,都有兩個可以用來叩門的銜環,眼前這副雖有,卻只是個造型。“有其型而無其實,這是明清兩代皇家宮闈常用的造型哇!”馬未未驚嘆著湊近了端詳,我卻被墻上掛著的一塊木頭招牌吸引,上有“租售碟片”幾個字,與這片老街區以及同樣是滴水瓦覆頂的徽派建筑的山墻格格不入。這就新鮮了,都啥年代了。

    跨進那扇敞開的木門,一股老屋陳腐的氣息撲面而來。屋子里光線暗淡,一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有的木結構、玻璃面的柜臺把房間分割成兩部分,柜臺后的一把躺椅空著,墻邊站滿胡桃木色的敞門書柜,擺滿了盒裝碟片,碼得整整齊齊,似乎許久沒動過了。左邊墻上還有一扇門,門開著,里邊有燈光。

    我是個寫小說的,生活中一些真實有趣或者晦澀神秘的人和事,總能引起我的興趣。最近這兩年,我開始關注“隱匿者”這個話題,所以決定二次探訪朱其偉。再者,敗興而去的馬未未也叮囑我,得空一定要再去幫他磨一磨,但凡有點可能,都要把那副門環弄到手。

    三天后的一個下午,我便拎著一布袋子從家里翻出來的碟片再次去老門東,卻記不清碟片屋的所在了。

    那天完全是陪馬未未閑逛,沒在意方位,當看到老門東入口處的那座明代牌坊,我才意識到碟片屋在哪條巷子里成了個問題,只記得是個死胡同,然而對于一片類似迷宮的街巷來說,死胡同比比皆是。我穿過牌坊,一邊辨認著各式翻新的或仿古重修的建筑和一家接一家的店鋪,一邊遭遇著一個又一個死胡同。兜了一圈,完全不是記憶中的情形,像走錯了地方。那天下午我就是在牌坊外的馬路邊把馬未未送上出租車的,他去機場,我則穿過地下人行道,坐公交回家。我努力回憶著,當時我們是參觀完江南最大的科考遺址貢院,出門后左轉,路過先鋒書店,穿過一條擺滿花鳥攤位的巷子,又過幾條橫向交錯的巷子我不知道,但肯定是再次左拐,便誤打誤撞地闖入了那條死胡同,我還記得那道徽派建筑的山墻。有了這個線索,我干脆先找到貢院的出口,然后回頭,左拐穿過花鳥街市,就看見了先鋒書店。經過書店門口時,正好跟走出來的店主錢大華打了個照面。他以為我也是來參加我們共同的朋友、著名詩人韓西的新書發布會的,我只好說不是,然后道別。再往前穿過五條巷子,一直走到最后一條橫向交叉的巷子時,記憶總算恢復了。巷道兩邊的建筑老舊、低矮,也沒什么店鋪,盡頭是堵墻,不再通向別處,所以我說它是個死胡同。既然是這樣,游人走到這里,只需瞄一眼也就回頭了,所以才會寂寥。這恰恰是我所愛的,心底不禁涌起一陣輕快和欣喜,好像之前蒼蠅般穿來繞去的那些街巷,都是朱其偉的迷宮,想要找到他,必須穿過那些熱鬧非凡的假象。

    腳下的石板路有些高低不平,看得出來也有相當年頭了,如果不是碟片這么一個過氣了的現代性名詞,我會認為穿過迷宮后的自己進入了另外一片時空。

    朱其偉卻把門環換掉了,換了一副新的仿古黃銅椒圖門環,跟那兩扇老式木門并不協調。很明顯,前幾天馬未未軟磨硬泡地想讓他把那副蛇首門環賣給他,引起了他的警覺。不怕人偷,就怕遭惦記,那是一種讓人忐忑不安的感覺。

    門沒上鎖,說明人在,于是我輕扣了三下門板。“進來。”聲音幽幽地。屋內還是前日光景,簡陋不堪,卻干凈整齊,說明主人是個利落的人。朱其偉走出里間,看都沒看我一眼,只重復了“進來”兩個字,便掀開柜臺邊的擋板,示意我進去,好像我是他守在這里一直等待著的那個人,全無生分。你不得不相信,人和人之間,有時就有一種神秘的默契或關聯性——你的潛意識里關著無數道門,每道門上都有一把鎖,當鑰匙出現在附近的時候,鎖眼就會發出輕微的震顫,向你潛意識的前端發出一種親切而久違的信號。

    而我幾乎不相信,自己和第二次見面的朱其偉有什么關聯。

    他看上去細眉闊鼻,最引人矚目的是他的下巴,比常人的長,還略微向上翹起。這種長相,因為不再年輕,所以不會給人一種愣頭青的感覺,只剩下一股子倔強勁兒——這是這種造型的下巴帶給他人的天然印象,一種倔強感、拒絕感、疏遠感,總之不那么具有親和力。

    我把布袋子放到柜臺上說,老婆收拾房子,要把這些扔了,我覺得可惜。為了不讓朱其偉因為還從事著碟片租售這個早已隱入煙塵的生意感到難堪,我解釋說,你顯然是位碟片收藏家,這些你看看有沒有值得收藏的,都給你了,家里還有好多。我把朱其偉提升到收藏家的高度,以為這樣很高明,至少不會被拒絕,豈料他似乎并無興趣,只是出于禮貌,打開袋口翻了幾下,便不再理會我兜兜轉轉好不容易拎過來的一袋子碟片。

    他把我讓進里間,指著那副桌面上的蛇首門環說,你是沖它來的吧?

    果然,正宗的老物件,這一點從環釘就能看出來。現在仿古門環的環釘都是螺柱加螺帽的工藝,古代沒這工藝,是一截鍛打出來的金屬釘,中間對折,鍛打出一個圓環,環內事先套上銜環,再穿過門上的鉆孔,尾部露出到門后邊,反向撬開,敲實,就安裝好了。環釘起先多是青銅、黃銅材質,后來有了鐵,更堅硬牢固,便多改成鐵釘,而這對門環的環釘明顯不是鐵質的,否則長期嵌在木頭里的那一截,將和門環長期暴露在外的部分一樣青黑斑駁,不會是現在這樣,有的地方還散發著金黃的光澤。

    由于風吹雨蝕,朱其偉自己都沒料到,就連門環收藏家馬未未也以為這副門環是黃銅材質的,孰料卻是純金的。關于這一點,卸下門環后,朱其偉就快速找人進行了秘密的確認。純金材質,有銜環結構而鑄造成一個整體,這是明代親王府邸的規制,當時有明文規定,所以基本可以確定,這是一副老物件無疑了——后來馬未未又打電話問,我不禁譏笑他,你買不起,再說這是文物,十之八九是要上交的——但其蛇頭造型,一般出現在墓葬,起到恐嚇和鎮墓的作用,它是怎樣跑到朱其偉大門上的呢?

    2

    朱其偉原是民樂器廠的技工,才上班,工廠就倒閉了,工人有的被分流,有的給筆安家費終結關系。剛就業就失業,而且他才結婚,老婆肚子里已經有了孩子。那時有個流行詞叫“下海”,現在叫“創業”。朱其偉對這些潮流詞匯并不感冒,但也毫無熱情,只是拿筆安家費,在這兩間屬于私產的老房子里做起租售影碟的小買賣。那時生意還好,各種歌曲、影視劇的載體,主要就是一張亮晶晶的光盤。娛樂嘛,一個大產業,大到山西路市民俱樂部成了東部地區最大的影碟批發市場,生意火到一卡車一卡車拉光盤的程度,去晚點都批發不到。金城飯店一個姓鄭的經理是朱其偉的朋友,也下海干起光盤批發,想拉他入伙,老婆也覺得這事兒可干。朱其偉動沒動心不知道,反正沒成,仍守著這間作為娛樂產業下游毛細血管的出租屋。老婆抱怨他,人家一個個成了大佬,成了頭部商家,成了時代的弄潮兒,再看看你,一副千年王八萬年龜的樣子,啥也不是。不過很快,隨著互聯網興起,看碟片的人越來越少,幾乎是一夜之間,商場里各種品牌的碟片機專柜都撤了,山西路的批發市場也隨即蕭條,只有一兩家小批發店還杵在那兒茍延殘喘。有人給朱其偉出主意,說你這樣還掙個屁錢,你得搞盜版,搞點東瀛和歐美資源,這些還有不錯的市場。下海的那位鄭姓朋友,轉行到一家建筑公司,承包起木工活兒,后來自己單干,專做古建類木藝裝飾件,如梁托、雀替、掛落、楣子、花牙的設計、生產、安裝一條龍,發財了。他請朱其偉出山,說你腦子里花樣多,手藝好,不如一起干。朱其偉婉言謝絕了,但也答應他,可以幫他畫些圖紙,按件收費。

    碟片屋的招牌,本來掛在面向外街那一面的門臉,后來沒了生意,很多人找過來,要租他的房子,家人也勸他,不如租出去,這里的租金可比你掙得多多了。后來老門東這一代進行古建出新,營商改造,政府要把他的兩間瓦房拆了,他不答應,給再多錢也不管。也是仰賴評估委員里有位懂行的古建專家,說他這個房子有保留價值,加上位置在街區最偏僻的一小截死胡同里,沒什么再造空間,這才沒被強拆。眼見老門東改造完畢,正式開放,往日凋敝零落的古街區煥然一新,外街也跟著沾光,要來租房子的人更多了,租金也水漲船高起來。朱其偉仍然不為所動,甚至封了本就是后窗改造的門臉,打開面向內街原本是正門的兩扇老式木門,重新掛上招牌。

    按理,朱其偉的這兩間房子該獲得新生了,即便不出租,隨便賣點兒緊跟時代步伐的什么,也不至于是現在這副模樣。用門可羅雀都是抬舉了,即便不停有像我跟馬未未這樣的游人誤打誤撞地來到碟片屋,一看招牌,也會默然離開,或者挖苦一句再掉頭離開。

    女兒本來也想讓朱其偉把兩間門面讓出來,可眼瞅著老爹封上外街門面,內街位置又如此幽閉,便氣不打一處來,說你是不是瘋了。女兒要求恢復外街門臉,給她做玉石掛件生意,至于這些碟片,一把火燒掉算了。女兒還搬來母親、舅舅,對朱其偉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結果都是對牛彈琴。這下,朱其偉跟本來就無所謂的家庭成員算是鬧掰了,關系雖沒決裂,卻也沒人愿意搭理他了。朱其偉干脆住到碟片屋里,極少回去,好像家人都不是他生命中那幾個對的人。

    難道我是那個人嗎?在接下來成為淡如水的幾乎算不上朋友的兩年多時間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都不是朱其偉生命中對的人,肯定不是。他就像一顆形單影只的星球,在茫茫宇宙里默默運轉,自生自滅。

    3

    一六二六這一年,不管是對明朝這個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來說,還是對當朝倒數第二個皇帝朱由校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頭。這一年的五月,也就是端午節的第二天,皇城的天空萬里無云,風清氣爽。人們都吃過早飯沒多久,該干嗎干嗎,沒人意識到一場令人恐怖的災難正踩著時間的鼓點從天而降,這就是王恭廠一帶的一場大爆炸,史稱“天啟大爆炸”。據后來的科學考證,這場爆炸相當于一千噸TNT炸藥的能量,其破壞程度,在世界歷史上都十分罕見。是官署的《京報》最先報道了這場災難,后續不少書籍均有記述,重點不盡相同,各有側重,如死傷三萬余人,數萬房屋盡為齏粉;人畜、樹木、磚石等被拋向空中,天昏地暗中隨風落下,慘狀讓人觸目驚心;爆炸聲還傳到了百里之外的密云、通州、河北邊界等地。在死傷人員中,有三千個正在修繕皇宮的工匠,被大爆炸的沖擊波震下腳手架,摔死了。人們在驚恐中議論紛紛,說這是大兇之象,不祥之兆,作為天之子的皇帝,應該站出來,給全天下一個說法。迫于輿論壓力,朱由校只好發布罪己詔,并大赦天下。對皇帝來說,這就是走個過場,事情也就過去了,可是朱由校仍然傷心欲絕,寢食難安。

    在這場大爆炸中,他最寵愛的“高小姐”也被倒塌的房屋壓死了,香消玉殞。

    這位“高小姐”不是嬪妃,也不是宮女,而是個小太監。通過相關文史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在明朝中晚期,整個社會非常流行斷袖之戀,幾乎達到風靡的程度。流行是一種病,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很容易被流行的事物感染,不管它值不值得,是否恰當。在這場浩蕩的斷袖風里,朱由校未能免俗,作為奴婢的“高小姐”除了未能免俗,也完全沒有資格拒絕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寵幸。他天天跟皇帝膩在一起,形影相隨,像一對鴛鴦。秦徵蘭的《天啟宮詞一百首注》有一段關于“高小姐”的描述:“年未弱冠,丹唇秀目,姣好如處女,宮中稱為高小姐。”然而那場意外,卻奪去了“高小姐”的生命。從端午節到中元節,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皇帝仍然淹留于悲傷,無心朝政。他還命令宮人在中元節的晚上,于大高殿內布下道場,并在皇宮的護城河里點滿河燈,超度“高小姐”的亡魂。整個皇宮被照得亮同白晝,淚眼婆娑中,咱們的皇帝仿佛又看到了“高小姐”的音容笑貌。

    砸死“高小姐”的那座偏殿,是皇帝親自為他設計、建造的居所,就連室內的桌椅、床榻、箱盒等等,都是皇帝一鋸一刨親手打造。跟朱由校比起來,今天的很多“舔狗”為討好自己的“女神”挖空心思制造的種種小浪漫,都不在一個等級,就連超級富豪為某個女明星一擲千金的豪舉,也是小兒科。你沒聽錯,這位廟號熹宗的皇帝,雖然當年只有二十一歲,但他從小就有木工天分。天才這個東西,怎么說呢,有的說是打娘胎里帶來的,父母的基因組合得好,有的說是基于環境、興趣和長久的專注,這些都對,但我更相信天才的形成往往發生在一個階段,一個過程,甚至一個瞬間,有一種神秘力量打開了這個天才的天靈蓋,從此他開始在某一方面爆發出驚人的能力。我相信,每個人的身體里都住著一個天才,只是我等絕大部分的天分都被封印了,終生淪為常人。皇帝的天分是怎樣解封的,我們不得而知,總之他的“大匠”之名已經風聞天下,無有出其右者。除親自設計、督造了許多大型殿宇,他還執迷于發明創造,研制出諸如折疊式床板、流水木龕、會動的小木人等許多精巧靈動的木藝。他可以說是一代宗師,把木工技藝升華到了藝術境界,只是,他天天鉆在自己的木工房,不理朝政,任憑閹黨專權,弄得整個王朝腥風血雨,怨聲載道。皇帝沒有反思這些,反而一直沉浸在悲傷中,一次次地痛恨起自己建造的房屋,怎么那么不結實,怎么就倒塌了呢!這是一個莫大的否定和侮辱,幾乎摧毀了他在木工方面的自信。痛定思痛過后,皇帝決定研發一種新型建筑,一種怎樣都不會倒塌的房屋。

    從那時候起,到一六二七年九月底皇帝因溺水染病死去的兩年零三個月里,人們發現他極少再走出木工房,直到那件無與倫比的杰作悄然問世。愛戴他的太監、宮女私下議論,皇帝肯定是太傷心了,無情最是帝王家,可我們的皇帝不是,他是一個溫暖的人、一個有愛的人,還有哪個皇帝比這樣的皇帝更值得愛戴呢?閹黨們則更加開心,更加肆無忌憚起來,所有皇帝的旨意,均由一個叫魏忠賢的太監下達,甚至由他直接代擬圣旨。朝局被閹黨掌控,整個王朝進入至暗時刻,統治的根基搖搖欲墜。忠心的大臣們則痛心無比,他們經常在皇宮外長跪不起,只求能夠見上皇帝一面,上秉朝政。可是,他們見不著皇帝,就是進得了皇宮,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也可能隨時拒絕召見。在一次次失望中,大臣們幾乎想要放棄,沒法子了,皇帝瘋了,你還能指望一個瘋子做些什么呢?關于瘋子,又該怎么說呢?天才和瘋子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常常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或者說兩面一體。只有天才和瘋子才能擁有一個完整的自我,才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對朱由校來說就是這樣,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意義。

    皇帝重新振作起來,再次充滿了對自己木工天才的自信,并讓宮人把飯菜都送到木工房。他足不出戶,任憑斗轉星移,日月交替,皇宮里的花開花謝、雨打芭蕉,這些都因為“高小姐”的離去而失去了色彩,沒有了詩情畫意。他要為“高小姐”打造一座永遠不會倒塌的房子,同時也是一具棺槨,安放到他的墳墓里。任憑多么劇烈的爆炸,多么地動山搖的震動,只要在這座房子里,都會安然無恙。

    建筑的靈感最終在皇帝的夢里成型。他夢見兩條盤踞在一起的大蛇,在一片幽藍的光線里蠕動盤旋,暗沉的鱗片反射著微光。兩條大蛇的脖頸突然變細,口口相對,吐著火紅的蛇信子,甚至能發出嘶嘶的聲音。忽然,一陣颶風吹來,天地間飛沙走石,大樹被連根拔起,連同房屋、牛羊、車馬都被卷到空中,被無情地撕碎,又流星雨般飛向遠方,或者砸向地面。皇帝一聲驚呼,從噩夢中醒來,渾身冷汗。他坐在床頭,大口喘著粗氣,窗外的夜晚透進來的光線,和夢里的一模一樣。強勁的風暴已經平息,視線清晰起來,滿地狼藉,原先的兩條大蛇卻安之若素,再次出現在皇帝視線里的時候,仍然那么纏綿,那么親密無間。它們居然沒有被颶風吹走,皇帝“啊”地叫了一聲,快速下床,撥亮宮燈,來到案頭前。他把案上已經畫了不知多少張的設計圖統統扒拉到地上,打開一張新圖紙,快速畫出夢里兩蛇相纏的輪廓。

    窗外月朗星稀,一顆流星劃向天邊,宮墻外傳來更夫的梆子聲。除了值班的宮人,皇宮里的人們都睡著了,沒有人知道木工房里發生的那場颶風。直到月亮西沉,天邊露出魚肚白時,負責侍候皇帝的宮女已經添了兩次燈油,皇帝一直站在書案前,躬著腰,手上時急時緩,筆走龍蛇地描畫著。

    現在,這張名為“夢冢”的房屋設計圖的復制件,就壓在朱其偉書桌的玻璃板下。圖紙來自鄭老板,他是在一幢明代建筑閣樓的夾層里發現它的。作為文物,原圖必須上繳,但鄭老板有第一時間拍下照片的機會。朱其偉感到震驚,同時也不明所以,憑著多年經驗,他和鄭老板都能判斷出,這是一種建筑的設計圖,只是從沒見過兩蛇交纏的造型,著實令人匪夷所思,他們甚至懷疑這不是來自中土的東西。出于好奇,鄭老板建議朱其偉照葫蘆畫瓢,看能不能復制出一件實物。

    4

    每天早上起來,一般是六點來鐘,朱其偉準時出門,去古護城河邊散步。向西走一段路,有個橋洞,上頭是新開的馬路橋,橋上車水馬龍,總是鬧哄哄。橋下是片上下三層的土石結構,上層離橋頂不到一人高,是片土石混雜的緩坡,爬下緩坡一人高的水泥墻,是一層平臺,再下若干臺階,才是河岸步道,步道邊還有兩張供人休息的條椅。這里遮不了風,卻能擋雨、擋夜露。朱其偉不止一次見過流浪漢或者不舍得住旅館的人蜷縮在條椅上過夜。第二層水泥平臺一側,有兩間移動廁所,即便關著門,也總有一股子騷臭氣,讓人不愿逗留。有次從廁所間出來,下了臺階,一只擱淺在河邊的黑色橡膠桶吸引了朱其偉,那把手掛到水邊的石塊上,這才沒被沖走。朱其偉蹲到河邊,撈起橡膠桶打水,把廁所間沖了下,顯然不夠,又打一桶,接著又一桶,直到騷臭味明顯淡下來。他把另一間也沖了,來來回回折騰二三十趟,身體都冒汗了。第二天,朱其偉帶來一把舊拖把,一把磨禿嚕的掃帚頭,都是從垃圾站撿來的。掃帚頭用來刷蹲廁,拖把可以拖一拖沖過水的臺面,這樣一來,廁所間變得體面了。一個差不多年齡的男人罵罵咧咧地說,總算有人管了,有回差點兒熏得老子腦出血。

    溜達到九點來鐘,朱其偉才去吃早點。他基本上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一頓,下午四五點鐘一頓,夠了。其余時間便都鉆在屋里,也沒什么可干的,更沒生意,就是看看閑書,下午有時去幫社區做做義工。

    朱其偉就是在橋下發現珠珠的。那天清晨大霧,朱其偉照常出來遛彎,照常來到橋下打掃廁所,正要拉門,突然門從里邊被人推開了,門邊蹭到朱其偉拎在前面的水桶,河水漾出來,潑在他的一條褲腿和鞋子上,濕透了。珠珠冷漠地瞥他一眼,非但沒有道歉的意思,倒像是嗔怪。朱其偉沒說什么,只是有些奇怪,眼前穿著一身灰色緊身吊帶長裙,趿拉著一雙粉紅拖鞋的女孩有些蓬頭垢面,睡眼惺忪,好像剛起床的樣子。

    朱其偉后來才發現,珠珠原來就藏住在橋下最上層那片土石坡上,步道上看不見,不過爬上一側上橋的樓梯,一眼就看到了。打掃完廁所,朱其偉正要繼續向前溜達,正好看見珠珠又從坡上爬下來,差點兒摔倒。還是那身半新半舊的長裙,胸口有些低,也沒穿胸罩,頭發還是亂蓬蓬的。朱其偉停下,但看到珠珠警覺的眼神,只好離開。向前走了段路,朱其偉回頭,看見她正蹲在河邊洗臉。

    接下來幾天,朱其偉發現珠珠始終沒離開,他還爬到樓梯半腰,觀察土石坡上的情形。地上鋪有睡覺用的東西,旁邊散落著塑料袋、泡沫飯盒、塑料杯什么的,一片凌亂。女孩白天基本不在,晚上什么時候回來,不得而知。朱其偉擔心起來,無論如何,一個女孩子,不該窩在這種地方。他就近買了份早點,對爬下土石坡的珠珠說,給你的。他說完就走,回來的時候,早點已經不在了。

    此后一連數天,朱其偉都帶一份早點來到橋下,盡量不重樣。有時看不到珠珠,他放下早點,大聲咳嗽兩三下后才離開。可是接下來連續兩天,早點卻沒再動,朱其偉躲得遠遠的,過了個把鐘頭,也沒見人來。朱其偉以為珠珠離開了,不禁有些失望,就是一只貓,也該喵喵幾聲表示回應,怎么說走就走了呢!

    朱其偉忽然想念家人了,決定回家住。家人早就習慣有他沒他的日子,老婆見他回來住,也并不奇怪。女兒一家雖然搬去了新房子,但外孫女在附近上學,一家人仍然過來吃晚飯,遇到事兒或者風雨天,仍然住下來,老婆倒也沒覺得空落。女兒發現一貫沉默、總是拉著個臉的父親變得活絡起來,笑盈盈地跟自己打招呼,逗外孫女玩兒。畢竟,人還是戀巢、念親情的,尤其是快要老了。只是,聊起碟片屋,女兒還是不甘心那么好的一片地兒白白杵在那兒,成了渣渣。她再次試探,以閨女要學鋼琴、學舞蹈,需要不少錢為借口,讓朱其偉把碟片屋的使用權交給她。女兒說,要不舍得那些碟片,就都搬回來,反正我們也可以不住這兒,夠你放的了。朱其偉猛地一拍桌子,說想也甭想,那是我給你鄭叔畫圖的工作室。女兒不敢再說什么,老婆卻又嘟囔起來,人家老鄭掙多少,你又掙幾個子兒,還好意思說。朱其偉最討厭老婆說錢的事,尤其是老拿他跟老鄭比,比了一輩子,有個卵用。

    朱其偉生氣地出門,在街上溜達了一圈,決定住回碟片屋。

    5

    珠珠的消失間接擱置了朱其偉復制“夢冢”的進度,這點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也沒發現,珠珠走后,他便終止了打掃廁所的工作,去社區幫忙也不那么勤快了。當又聽到有人說廁所的不堪,他才想起自己干的好人好事,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徹底終止。這個世界有他沒有他一樣,都無傷大雅。只是珠珠不一樣,那畢竟是個讓人擔心的大活人,一個比自己還沉默孤單的人,一個可以隨時銷聲匿跡的人。因此朱其偉主動跟她建立了某種直接的關系。

    之前每天溜達完,回到碟片屋,他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是埋頭雕琢,這一弄就是好幾個小時。珠珠離開后,也就是我走進碟片屋的時候,除了那副門環,更多的是一地木工器械和木料,似乎許久未動了,蒙著一層灰塵。一方粗壯的原木,已被他鑿成兩條纏繞在一起的蛇狀造型。蛇頭不在最上頭,而是向下盤旋到大約胸口高度的位置,兩個蛇頭吐著信子,腦袋上的鱗片也已經雕刻出來,其余都還光溜溜的。能看出來,朱其偉的手藝不賴,他還不無興奮地猜想,那副門環也許和“夢冢”有關,要不是因為馬未未,他還從來沒注意到它。可是門環和“夢冢”到底是什么關系,如何安裝和應用,他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我看了眼圖紙,忽然想到什么,便把拎來的布袋子里的碟片統統倒出來,翻找了一番,沒找到。我告訴朱其偉,我有一張叫《帝國神匠》的紀錄片,內容是根據明熹宗朱由校的墓葬發現、傳奇一生和那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一起拍攝而成的,只是沒帶來。作為一個木藝工作者,朱其偉當然知道這位皇帝,卻不知道這部紀錄片。然而他并不期待,只是看著地上的那堆木料喃喃自語說,總覺得哪里不對。

    他回家常住的那段時間,閑來無事,腦子里總是反復盤桓“夢冢”的結構,這個過程中他意識到,自己所有的思路和做工都徒勞無益,所以干脆停下來。這一擱就是三個月,朱其偉倒也不急,直到三個重要的時刻交疊重合,他才恍然大悟。

    我去碟片屋給朱其偉送去《帝國神匠》紀錄片的那天下午,他一直在外邊。是社區組織了一場即將到來的端午節的表演彩排,朱其偉被安排管理道具。群眾演員忙里忙外的時候,朱其偉也沒什么事,便打開手機短視頻,連翻好幾條,都是關于一場臺風的信息。臺風的名字叫“貝碧嘉”,先是在浙江臺州一帶登陸,接著迅速襲擾上海、蘇州、無錫、南京,第二天撲向安徽。網上迅速有了大量的新聞、圖片、短視頻,其中最吸引朱其偉的,是關于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報道。風力已達十四級的“貝碧嘉”襲擾時,上海中心大廈的千噸阻尼器“慧眼”左右擺幅達到一米多,臺風過后,大廈安然無恙,這令朱其偉唏噓不已。朱其偉正看得帶勁,一個群演招呼他幫忙,把一個不倒翁道具抬到前臺。朱其偉彎腰抱住道具下沿,收腹提臀,不想那玩意兒相當重,加之用力過猛,朱其偉“哎喲”了一聲,腰扭了。道具被別人搬上去,朱其偉坐在后臺,一邊揉腰一邊觀賞演員在不倒翁上面左右搖晃,幅度夸張。正常情況下,人早摔倒了,可他總能很好地控制地心引力。

    朱其偉扶著腰回到碟片屋的時候,我也剛到門口,正要打他電話。我問他怎么回事,他說了排練的事,我們一起進屋。

    《帝國神匠》除了講到閹黨專權、東林黨的滅頂之災和努爾哈赤的崛起與襲擾的歷史風云,更多是從個人的角度,旁征博引,佐證了朱由校作為一代宗師的木工造詣和他親手設計、督造的建筑,以及他對今后六百年中式建筑的貢獻和影響。其中也為觀眾留下一個難解之謎,那就是朱由校的皇帝陵墓里,還出土了十來張被命名為“夢冢”的木結構設計草圖。解說員連續發問,這些圖紙被作為陪葬品,可見它們對朱由校的重要性,這是為什么呢?據考古學家和建筑學家共同研究,“夢冢”這種造型怪異的建筑,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那么它到底是建筑,還是要表達不知什么意思的靈感?從圖紙上出現的蛇首門環這種僅用于墓葬的配件判斷,“夢冢”是陵墓無疑,可是朱由校的陵墓并不是這種造型,那么他是為自己設計但死后并未被采納嗎?“夢冢”的設計如此玄妙,以至于今天的建筑學家也無法參悟,除了其恐怖的外形起到嚇唬人的作用,其內部結構,又如何搭建,有著怎樣的性能?發出一系列疑問的同時,畫面還閃過幾幅“夢冢”設計圖的照片,朱其偉把那些畫面截圖下來,確認它們是一種建筑不同構件的設計圖無疑,但那些畫面都不夠清晰。

    朱其偉這才明白,他手頭的這張復印件,只是“夢冢”諸多設計圖中的一張而已,怪不得總也摸不著頭緒。他當即聯系老鄭,問他發現圖紙的具體位置,老鄭說了個很偏僻的地方,在湯山以東山洼里的一間古寺,政府做修復工程,他負責木建方面的修舊如舊,無意間發現了它。朱其偉顧不上腰疼,當即讓老鄭帶他去,“圖紙不止一張,北京還有,但我懷疑這個實體建筑可能在南京,你趕緊帶我到工地去看看。”朱其偉說著便抓住我的手腕,“要不你也一起去?”

    朱其偉興奮溢于言表的樣子出乎我的意料。這是一個沉默寡淡的人,波瀾不興的人,一個現世的熱鬧之于他無關痛癢的人,怎么就忽然熱烈起來了呢?出于好奇,和他死灰復燃般的高漲的情緒的感染,我答應跟他一起去。

    一路上,朱其偉忘了腰疼,興奮得像個得到三顆糖的孩童,又像個就要見到巨星偶像的粉絲,就差沒有聲嘶力竭淚流滿面了。他抓住我的手腕說,“夢冢”肯定是座陵墓,但他不是為自己設計的,而是為另一個人,一個對他非常重要的人,他很可能把他葬在了南京。我若有所悟。除了幾張圖紙和解說員的疑問,《帝國神匠》里沒給出任何后續發現,皇室成員,包括繼任大統的他的弟弟朱由檢,都不可能答應這樣的建筑作為一代帝王的陵寢,這是比較容易分析出來的。我對朱其偉說,也許你是對的,這是咱們的皇帝最后的作品,他肯定會不遺余力地付諸實施,讓它落地生根,但你怎么能肯定他會建在南京呢?朱其偉說,你想啊,這樣造型怪異的陵墓,顯然有違皇家的尊嚴和高貴,建在北京的話,肯定會遭到各種反對。他最好的選擇,就是安排工匠在南都付諸建造,發現的這張圖紙就是最好的證明。我朝朱其偉蹺起大拇指。

    車子一路飛馳,過了湯山鎮,我們繼續向東進入山區,兜兜轉轉,終于趕到鄭老板的工地,已經在收尾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發現圖紙的那幢古建筑都不可能是“夢冢”,包括以其為偏殿后來擴建成為一座小型寺廟的其他建筑,均無其形。朱其偉甚至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山羊,竄跳著爬到寺廟東邊和北邊的山頭上,向下看,向周邊看。他在兩山之間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亢奮、固執、忘乎所以,仿佛眼前之地,就是六百年前有一群工匠被秘密地送到這里,建造一項偉大工程的施工現場。然而他終究一無所獲,最后連我和老鄭都有些不耐煩了,對他說還是算了吧。

    朱其偉氣喘吁吁,但也只能放棄,于是我們返程,一路上仍喋喋不休,堅信“夢冢”一定被付諸建造了,只是后來很可能被毀壞了,或者就是埋在了某座山體里,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否則那對門環怎么會出現在自家的老木門上呢?!朱其偉的猜想被老鄭取笑了一番,他也沒作任何反駁。

    6

    后來朱其偉還去了趟北京,把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歷史檔案館都游覽了一遍,仍然一無所獲,只看到朱由校留存下來的唯一一件漆器,是一把南瓜形狀的茶壺,兩面纏繞著一對金龍,精美的工藝令他唏噓不已,也十分慚愧,自己的手藝在人家面前簡直是蜉蝣。但考察技藝不是他的目的,他想看到《帝國神匠》里展示的那些圖紙,可惜那些文物都已被封存,并沒有陳列出來,就連放在哪里,他都沒能打聽到。倒是在故宮看到民間畫師所繪的身著大紅龍袍的朱元璋的畫像時,他忍不住也摸了摸自己凸翹的下巴,心里嘀咕了一句,真他的丑。

    回南京的火車上,朱其偉睡著了個把鐘頭,并在輕飄的顛簸中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群數量不大的黑色飛蟲,組成一個在空中盤旋的橢圓,由于速度和視錯覺的作用,那些飛蟲的身形把彼此之間的間隔填補了,連成了一個實線圈。線圈仿佛是靜止的,又好像在流動。線圈后邊是一道木柵欄窗戶,光線穿過木格,又穿過線圈,照向墻角睡著了的自己,又好像是另一個人,正躺在床上做夢。接著視線拉遠,一幢由內向外透視的建筑構造出現在朱其偉的夢里:建筑材料主要為木材,也有叫不上名字的現代科技合成材料,主要是一些球形、圓柱體、橢圓或三角形的構件。那些構件均為黑鐵的顏色,通過傳統榫卯工藝和那些木結構的主體勾連、嵌合,從墻基、門窗到屋頂,整個建筑看不到一處焊接的痕跡。因為畢竟是在夢中,這些景象都是飄忽的,朱其偉無法給以定義,但關于建筑結構的理念,在夢里的他的腦海里卻無比清晰起來。那些構件都是帶有磁性的,但不像吸鐵石那么脆弱,而是有著極強的硬度,同時有著極強的韌性,也就是說,當巨大的外力來襲,它們是可以帶動整幢建筑拉伸、變形的,當外力消失,則恢復原狀,因此它有著最高級別的抗震功能,當地震或颶風來襲,房子倒塌或散架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是其一。其二,建筑的地基是鍋形結構,鍋底還有若干柱體傾斜或垂直地向地下輻射,對建筑的穩定性起到了極大的加強作用;實心鍋體的材料則是一種比鋼筋混凝土要重不知多少倍的合成物,像不倒翁的底座。僅此兩點,足以說明這幢建筑的偉大創造性,但似乎還不夠,作為第三方面補充,房子還自帶一個天然磁療場。

    醒來后,朱其偉有些懊惱,回碟片屋的路上,努力想要復原夢境的每一個細節,尤其建筑的內部結構,結果大部分都遺忘了。他迫不及待地再次播放《帝國神匠》,尤其關于“夢冢”那幾幀少得可憐的畫面,驚喜的是,在其中一幀畫面里的圖紙上,他發現了球形、圓柱體、橢圓或三角形構件的標記,夢境的所有細節都回來了。

    臺風“貝碧嘉”、不倒翁和火車上的夢這三個因素在他腦海里交疊重合,同時發酵,朱其偉終于豁然開朗。他不無自嘲地對我說,自己先前的雕琢根本就是瞎折騰,“夢冢”顯然是空心的,整個建筑應該是由無數的部件嵌合而成,而不是雕刻一個外型那么簡單的事情。至于那副蛇首門環,朱其偉意識到,它們很可能是打開“夢冢”大門的鑰匙,而“夢冢”外墻上的每一片蛇鱗,都是一扇窗戶。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也許要傾盡后半生,把自己關在碟片屋里,對“夢冢”的空間結構進行研究、復制,也許到他死去的那一天都不能成功。

    他對我說,以后不要再聯系我了,就當沒我這么個人。

    91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孕妇|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