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葉”詩人辛笛
四十年前,我在中國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從事會務工作時,上海團有位身著中山裝、戴法蘭帽、說話沙啞的老作家的訪客不斷。作協同事見我好奇,便介紹說,他是“九葉”詩人辛笛,早年“清華”畢業,赴英留學,在京朋友多。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辛笛、穆旦等九位詩人因風格較為接近而相互認同,逐漸形成了一個流派。1981年九人詩集征名,辛笛提議:咱們不能為紅花,就當九葉吧,于是詩集命名為《九葉集》,9位詩人也被稱為“九葉派”。我才知道點皮毛,便在辛笛面前“賣弄”起來。他聽了說道:“那是過去的事啰。”
那時,辛笛剛當選上海作協副主席,來作協開會活動時,我愛聽他講與巴老的交往。那時,適逢中華大地復蘇的好時光,他高興了就蹬上“老坦克”去巴金家。我從巴老日記中對1978年辛笛上他家粗略統計就有三四十次。他倆共同的話題是外國文學,也聊曹禺、卞之琳、蕭乾等朋友的近況。聊晚了,巴老還管飯。有時,巴老會陪友人上辛笛家品嘗女主人徐文綺的現煮咖啡。一次,曹禺來滬,巴老陪他到辛笛家做客。事后,我見辛笛臥室里掛著老友相聚的合影。
1998年11月,辛笛在女兒圣思攙扶下來到巴金病房,進門后,他把新出版的《夜讀書記》送巴老。巴老讓我取精裝本《再思錄》回贈。此時,我見辛笛笑瞇瞇地站著看巴老寫他和夫人之名。簽過名后,巴老問:“你過去愛下小館子,現在還去嗎?”辛笛笑著說:“美食家是陸文夫,我現在連離家不遠的‘梅龍鎮’也去不了?!卑屠嫌謫枺骸澳銗蹖懪f體詩,還在寫嗎?”辛笛說:“舊體詩還在寫,準備出一本集子。我今年86歲了,不知能否如愿?!卑屠衔⑿χf:“我比你大八歲,你還年輕,還能寫東西,我真羨慕你……”
2000年,我準備出本《世紀巴金》畫冊,賀巴老96華誕。萬事俱備就缺序了。我心里很想請辛笛寫,便向他開了口。辛笛一聽是為巴金畫冊作序,立刻答應。沒多久,我便拿到了《我所了解的巴金》一文。書出版后,出版社拿了30本請為畫冊作序并寫書名及后記的辛笛、王元化、黃裳簽名蓋章,為失學兒童進行義拍。辛笛知道后即說:“這種善事該多做,快把書拿來?!蹦翘?,我們把書搬進他房間,辛笛先生佝僂著身子為失學兒童簽名的情景定格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