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飛揚,共赴文學救贖之旅 —— 曉角詩歌分享會舉辦
2025年6月15日下午,由中國校園文學雜志社、中國青年文學聯盟、共青團戲曲學院委員會主辦,中國戲曲學院社團管理部、九月文學社承辦的 “文學的救贖 —— 曉角詩歌分享會”,在中國戲曲學院報告廳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我們》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五四文學社、中國農業大學摯友社、中國傳媒大學青果文學社等十五所高校文學社成員,與眾多文學愛好者齊聚一堂,共襄這場充滿詩意與溫情的文學盛會。
活動伊始,中國戲曲學院李依諾和張婉怡帶來的《霸王別姬》《牡丹亭》經典選段,以婉轉唱腔與細膩表演驚艷全場。傳統戲曲之美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為詩歌分享會奠定典雅基調,更讓觀眾領略到不同藝術形式交融的奇妙魅力。
曉角發言
詩人曉角無疑是分享會的焦點。她真誠講述詩歌創作的心路歷程,并現場朗誦詩集《三天過完十六歲》中的詩作。曉角坦言,曾經她是“發泄式寫作”,現在渴望更平和、陽光的形式進行寫作,希望讀者能喜愛她的新風格,一同用愛擁抱這個世界。這番坦誠分享,既展現詩人的成長蛻變,更傳遞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校園文學雜志社主編徐峙,揭秘了曉角寫作路上的故事。從發現契機到潛力挖掘,每個細節都彰顯著《中國校園文學》對文學新人的關懷。他著重強調詩歌在當代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意義,鼓勵青年學子在快節奏生活中堅守詩意追求,為心靈尋得一方寧靜的棲息地。
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詩刊》社編輯符力從專業視角,深入剖析點評曉角詩集中的作品,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詩歌創作鑒賞課。經他解讀,同學們對詩歌藝術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自身創作開拓了新思路。
《中國校園文學》編輯部主任、曉角的責編李娜強調,《三天過完十六歲》是一部充滿力量與希望的詩集,記錄了失學女孩在文學世界中尋求救贖與成長的真實歷程。曉角憑借讀書寫作改變命運,從閱讀汲取養分,不斷打磨作品,用文學照亮生活。李娜呼吁大家以文學為伴,在困境中尋找出口,相信文學的力量。
詩人胡胡分享了對曉角詩歌的獨到見解,引發在場文學愛好者強烈共鳴。各大高校的校園詩人紛紛登臺,朗誦原創詩歌,分享文學與詩學觀點,盡顯青年學子的文學創造力與對詩歌的赤誠熱愛。互動環節中,曉角大方分享未來詩歌及短篇小說的創作思路與選題趣事,令同學們沉醉其中。
活動尾聲,主持人黃子真宣布分享會圓滿結束。中國青年文學聯盟主席殷志強、校園媒體平臺主任滕飛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此類文學活動,為學子搭建更多展示平臺,推動校園文學社發展,助力高校校園文學創作繁榮。此次 “文學的救贖 —— 曉角詩歌分享會”,不僅是詩歌交流盛會,更是一場心靈洗禮,激發了青年學子的文學熱情,為校園文學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