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脈匯京華,一曲辭章話古今 “古韻今賞?瓷話辭說” 系列展演活動啟幕
盛夏時節萬物榮,千年窯火映今朝。在第二十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 由首都圖書館主辦的"古韻今賞?瓷話辭說"系列展演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啟幕。首都圖書館副館長李念祖出席活動并致辭,以三重文化致敬為本系列活動開篇:向復現古窯秘技的科研團隊致敬,向輯錄陶瓷典籍的學術泰斗致敬,向喚醒古瓷新生的工匠藝術家致敬。
恰逢景德鎮窯火傳承千年、申遺工程十載之際,“古韻今賞?瓷話辭說”系列活動共十講,匯集瓷器研究領域權威專家學者,以深厚學術積淀與實踐洞見帶領讀者溯游瓷史長河,解析窯口興衰、工藝特質與藝術風骨,破譯瓷器紋飾文化隱喻與精神圖騰,剖析制瓷技藝傳承創新脈絡,展現匠人智慧淬煉之路。
首場活動,特邀景德鎮陶瓷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建文主講《何以景德鎮——世界瓷都發展的歷史及原因》。在中國南北眾多陶瓷窯口中,景德鎮為何能在明清時期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瓷業中心?曹教授深入淺出、旁征博引,由水土宜瓷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工匠來八方”的城市包容性、分工協作且技藝專精的工藝基礎、民窯與官窯的共同推動、不斷創新的優勢產品六大維度為現場讀者揭開了這座世界瓷都的神秘面紗。
活動現場特別設置窯火瓷韻香氛體驗、古器樂微演出,多感官構建起形而上的人文審美場域。在青白瓷展覽現場,讀者可親手觸摸跨越千年的瓷片肌理,并在釉料傳習過程中,聆聽專家學者揭秘"雨過天青"的燒制密碼。
隨著啟青瓷釉色漸次暈染,這場貫通古今的文化展演隨之風雅啟幕,未來將圍繞“瓷話辭說”“國樂之韻”兩大系列開展2場主題展覽及20場主題展演活動。"國樂之韻"系列活動以"樂文互證"展演模式,邀音樂美學家現場解碼中國器樂的審美意向,民樂演奏家以當代編曲重現古樂音律,實現"讓古籍里的音符重新跳躍"。現場特設器樂的分解裝置,使觀眾可感受中國樂器不同形態的獨特音韻。
結合兩大系列主題中心意境設計“微演出”“微展覽”,貫穿香氣作引導,緊扣主題韻味,使讀者得以多感官、沉浸式體悟中國傳統藝術魅力,深入剖析經典著作內質,在書香與感官體驗的交融中傳承中國式生活美學的高雅品格與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