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刊》2025年第4期|扎西尼瑪:雪山懷里的帳篷之城
雪花回到純潔的故鄉
被寒冷研磨的水汽
轉化為長有翅膀的精巧花朵
飛往原本屬于自己的歸宿
養育著林草和純潔的故鄉
一群冬月里回家的孩子
跟隨相伴周身的急風趕路
與祁連山巨大懷抱相逢
放下肩頭重量,做一個甜夢
目睹一座座山峰拉升銀色船帆
拓荒千里的志向鼓蕩閃現
想要劃破灰蒙云層
繁枝茂葉覆蓋世間沙石
云杉的枝丫捧著冰淇淋
灌木叢堆積奶糖,深林紅錦雞
探頭啄食從天而降的美味
萬物映照的秘境纖塵不染
仿佛棉花的溫暖簇擁村莊
爐火歡躍,引出存放心窩的話語
一段團聚時光煮沸窗口星河
感恩的酒歌流淌晶瑩淚珠
山坡上發亮的屋頂
一縷白發的炊煙長久站立
囑咐遠行的孩子們
走路慢一點兒
雪紙記錄的意象
河流無聲,干燥的嚴寒季節
保養草原容顏,最好的面膜
是一張珍貴,蘊含水分的雪紙
我能問誰,一個人斑白的頭發
滾動的日子里,拿什么修復
清晨的舊雪,引來黃昏的新雪
牛羊,駐足鉛色凝重的曠野
用象形文字,寫出自己的姓氏
隱于雪紙背后的枯草默等春天
面對雪紙深處的詩和遠方
我在盡力貼近生活的溫度
居住高坡的野兔子,謹遵祖訓
不吃窩邊草,每次外出覓食
起伏的雪紙上標注歸途的記號
牧人遠行前,總會掃凈院落積雪
終有雪晴,夕陽是天生的畫家
在雪紙的長卷,暈染彤紅霞光
勾勒群山萬壑硬朗的骨感
聽不到唳叫,我就在留白的高空
補畫一只明亮的老鷹
路過雪域盤旋的酒香
烏鞘嶺,峰線的千秋雪
抬高了眾山的脊梁和海拔
陽光里漫游的無影風
為我吟唱一支古老酒歌
青砂鋪墊,商旅往來的驛道
戍卒舉杯望明月的城堡
若在眼前,又隱現于史書
安定遠方的記載
最清洌的水,總是在低處
緩坡的安遠古鎮,雪域金盆
石頭縫隙冒出亮晶泉眼
一只鷹披戴火燒云縱情飛舞
半空中盤旋酒香氣息
在低溫酒窖,密閉之發酵池
青稞,與其他谷物手牽手
就像這個鎮子的人們
彼此都是淵源深長的親友
一起釀造生活的好酒
打開金葫蘆,每一滴酒液
糧食的精華,給我奔行的光陰
添加了一雙火熱翅膀
草原的積雪悄然融化
正月的年味刻進記憶
穿戴一新的暖風出門遠游
光臨抓喜秀龍草原
展揚雙臂,就像充滿好奇的
小姑娘,迅疾行走觀賞
又側身歡快旋轉
深藍天空是一面明亮鏡子
照見洗過雪浴澡的村落
青瓦白墻房舍,三五牛糞垛子
白雪一閃一閃的
光暈里,散發潮濕熱氣
晴朗的白牦牛,圍欄內吃草
沉入時間的勞作者
埋頭于眼前事情
把覆壓身上的積雪
變成純潔的毛色和靈魂
暖風一路徜徉,她走過的地方
薄雪,展露柔軟波紋
持續滲落的水滴
彌合凍土裂口
遍野枯草蓬松,晶雪之素手
伸出鵝黃針尖,穿引纖細綠線
牧民眼里,一幅碧綠的刺繡
漸次顯現出來
雪山懷里的帳篷之城
馬牙雪山,馬的牙齒
咀嚼流云浮載的悠閑光陰
有時落雪,有時打雷
樸拙的高巖,屹立皎潔形體
從神話傳說走出的巨靈
銀質的骨頭,一身白盔甲
草木滋養的體魄擋住寒冷
阿尼嘎卓帳篷城面山而建
看風景的人們抬頭仰望
想必那一只雪豹
伏臥在巔峰,正安靜地
俯瞰世間繁華
雪山一樣聳立的頂蓋
玻璃門窗,陽光進進出出
瓷碗的奶茶端平了波瀾
金黃酥油,浸潤寬廣胸襟
長河熠熠發光,是那明亮列車
清晨送來絲綢,夜晚運輸
嘩啦嘩啦的星群
紅塵篝火,拉起月光的玉手
跳鍋莊舞的隊列齊聲高歌
綠浪的漩渦,撩動草原心弦
【詩人簡介:扎西尼瑪,藏族,1970 年生,甘肅省天祝縣政協機關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