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知名網絡作家甘肅生態行:以文學之名 為山河立傳
穿過廣袤無垠的荒蕪山原,一抹抹綠色逐漸映入眼簾,一座嶄新的城市拔地而起。這是2012年啟動建設的蘭州新區,短短十余年間,便崛起為一座擁有超過70萬人口的新城區。變化的不只是在荒灘上誕生的現代化城市,還有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
記者曾于10余年前到訪甘肅,乘火車從西安一路向西抵達敦煌,留下的印象是貧瘠荒蕪的自然地貌。此次置身于蘭州新區的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眼前水草豐茂、生機盎然的自然生態,著實令記者驚嘆不已。清淺的水塘映照出藍天白云,鳥兒自在翱翔天際,蘆葦隨風搖曳,野鴨在水中嬉戲……這一幅景象怎么也沒法和印象中的大西北聯系起來。
記者拍攝的蘭州新區秦王川國家濕地公園
新時代以來,甘肅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力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保護優先、治理為要、發展為重的原則,取得了顯著成效。曾經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發展相對滯后的甘肅,如今正煥發出新的風貌,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書寫隴原大地的生態巨變
2025年,恰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在“六五環境日”期間, 6月3日至9日,由甘肅省文聯、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甘肅省作協、省生態環境宣教中心、省網絡作協承辦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隴原巨變創作工程”全國知名網絡作家甘肅生態行舉行。20余位知名網絡作家、評論家深入蘭州新區、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地,實地感受隴原大地上的生態巨變。其間,網絡作家們還走進西北師范大學,圍繞“解碼網絡文學的甘肅基因”這一主題與學子們分享交流。
啟動儀式與會者合影
4日在蘭州新區舉辦的啟動儀式上,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督察專員李作斌,甘肅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正茂,甘肅省蘭州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軍出席并致辭,勉勵與會作家以敏銳觀察、深刻思考和優美文字傳遞甘肅生態故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思考啟示。網絡作家代表蔣勝男、月關、蔣離子分享了各自的創作心聲。甘肅省作協專職副主席王熠主持啟動儀式。
據介紹,新時代甘肅生態文學創作計劃于2023年“六五環境日”正式啟動,至今已實施兩年。2023年、2024年,甘肅省作協分別組織省內骨干作家深入黃河流域(甘肅段)、祁連山(甘肅段)實地調研,引導作家們圍繞甘肅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度挖掘甘肅生態故事,積極打造本土生態文化,推出了一批反映甘肅生態之美、守護之責的文學作品。
網絡作家走進西北師范大學
《祁連回響:甘肅生態文學作品集》,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讀者出版社,2025年6月
這些作品集結成《黃河安瀾:甘肅生態文學作品集》《祁連回響:甘肅生態文學作品集》兩本書,分別在2024年、2025年甘肅省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主場活動上發布。此次全國知名網絡作家甘肅生態行,是甘肅省作協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隴原巨變創作工程”與生態文學創作計劃相結合的又一創舉,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作家們實地走訪和沉浸式體驗隴原大地,親身感受甘肅獨特的自然風貌與深厚的人文底蘊,為創作更多描繪甘肅生態之美的文學作品積累豐富的素材。
數天行程中,網絡作家們近距離感受到祁連山的雄渾與柔美、黃河的壯闊與深沉、河西走廊的廣袤與神秘,深刻體會到甘肅人民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決心與行動。大家一致表示,將用敏銳視角與靈動筆觸,捕捉甘肅近年來的生動實踐與顯著變化,共同講述新時代的甘肅故事,弘揚隴原精神。
讓綠水青山譜寫新時代壯美和聲
近日,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推進生態文化的研究傳承、傳播推廣和轉化利用,厚植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
意見強調,要加強黨對生態文化建設工作的全面領導,各級生態環境、文化和旅游、文聯、作協等部門要加強合作,形成生態文化建設推進落實機制。同時,要在人才培養、鼓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支持生態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強保障,組織開展生態文化建設試點和成效評估工作,征集并向社會宣傳推介生態文化建設典型案例。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省文聯、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省作協聯合開展的“新時代甘肅生態文學創作計劃”,便是對2023年生態環境部、中國作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新時代生態文學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的貫徹落實,也是對《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的積極響應。
網絡作家們在祁連葦海合影(主辦方提供)
以文字描摹生態之美,以文學重塑生態認知。正如甘肅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王登渤所說,讓文學以“在場”姿態與時代相遇,已然成為甘肅文學工作者的時代使命,亦是鍛造文學精品的源頭活水。希望更多作家投身于甘肅生態文學創作之中,讓文字化作守護山河的永恒回聲,共同見證甘肅生態文學的新征程。
我們堅信,會有更多省市作協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對生態文化研究傳承、生態文化傳播推廣、生態文化轉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闡發,讓新時代生態文學更加豐富多彩、繁榮興盛。我們也熱切期待更多作家加入生態文學創作的行列,以文學之名為山河立傳,讓祖國大地的綠水青山共同譜寫新時代的壯美和聲。